王雅瓊WANG Ya-qiong
(府谷縣礦產資源管理辦公室,府谷719400)
渭河是黃河流域最大的一級支流,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渭河流域曾經是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在中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渭河流域占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現在的渭河,作為陜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關中地區的“母親河”。
但近年來,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和與日俱增的流域地區人口,讓渭河流域的生態系統面臨很大的挑戰,水患、缺水、水體污染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地阻礙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渭河發源于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流域涉及甘肅、寧夏、陜西三省(自治區),在陜西省潼關縣注入黃河。渭河流域面積13.48萬km2,其中44.1%在甘肅境內,6.1%在寧夏境內,49.8%在陜西境內。干流全長818km,寶雞峽以上為上游,河長430km,河道狹窄,河谷川峽相間,水流湍急;寶雞峽至咸陽為中游,河長180kln,河道較寬,多沙洲,水流分散;咸陽至入黃口為下游,河長208km,比降較小,水流較緩,河道泥沙淤積。
渭河有很多支流,其中,南岸的數量較多,但大部分的較大支流在北岸,水系呈扇狀分布。有14條的支流的集水面積超過了l000km2,北岸有咸河、散渡河、千河、漆水河、葫蘆河、牛頭河、石川河、徑河、北洛河;南岸有榜沙河、黑河、洋河、措河、溺河。黃土丘陵和黃土高原是北岸支流的主要發源地,相對源遠流長,比降較小,含沙量大;而南岸支流都發源于秦嶺山區,源短流急,谷狹坡陡,徑流較豐,含沙量小。
近年來由于關中地區缺水量較大,加上渭河沿岸城市污水(點源污染)和四大灌區灌溉退水以及降雨徑流排入的污染物(非點源污染)量逐年增加,使得渭河的水污染特別嚴重,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比如河水少、水質差等,嚴重影響了關中地區經濟的發展,所以控制渭河水質污染是當務之急。
陜西省全省6大水系中,漢江、丹江、嘉陵江水質優,延河、無定河水質輕度污染,而最大水系渭河的水質屬重度污染。11條支流中,金陵河水質良好;黑河、灃河、澇河、榆溪河屬輕度污染;沋河屬中度污染;皂河、臨河、灞河、漆水河和北洛河屬重度污染。在全省6大水系56個斷面中,符合相應功能水質標準的有30個斷面,I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別占7.1%、23.2%、16.1%、25.0%、3.6%、25.0%。

圖1 陜西省主要河流水質狀況
從圖1中可以看出陜西省河流的污染程度總體上較大,而這其中污染最嚴重的要屬渭河,因此對渭河污染的研究應該進行深入。
渭河干流水質屬重度污染,以劣Ⅴ類水質為主。渭河干流13個監測斷面斷面控制河長400多公里,,符合Ⅱ類水質斷面1個,符合Ⅲ類水質斷面2個,符合Ⅳ類水質斷面1個,符合劣Ⅴ類水質斷面9個。渭河干流水質從咸陽的興平斷面至渭南的潼關吊橋斷面,共9個斷面均為劣Ⅴ類水質,69.2%斷面超過水域功能標準。與2009年同期相比,水質類別無明顯變化,但主要污染物濃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渭河主要污染指標為石油類、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屬有機型污染。本文在其中選取COD作為研究指標。

圖3 渭河干流氨氮沿程變化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渭河水質的各項指標都超過國家相關標準,渭河水的污染程度十分嚴重。對于渭河污染原因的探尋十分必要。
本文認為,渭河水質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工業廢水的排放。渭河沿岸的企業數量眾多,而許多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其企業的工業直接排入渭河中造成了渭河的嚴重污染。②流域地區內人口的猛增。渭河流域涉及甘肅、寧夏、陜西三省(自治區),在陜西省沿線的一些地區近年來定居的人增多,生活廢水不經過處理,排入渭河中,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渭河的污染。③生態水的缺乏。導致渭河污染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態水的嚴重缺乏。陜西省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大約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55%,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省份。渭河流域水資源量根本不能基本滿足關中的社會用水和渭河生態用水需要,水循環程度不夠從而造成渭河的污染。
總之,造成渭河水污染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并結合研究提出對渭河污染改造的措施。
[1]武秀琴,張建云.污染水體的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08(17).
[2]楊青海.中國富營養化水體修復技術進展[J].生物科學與工程,2008,15(2).
[3]劉慶生,陳祿政.受污染水環境的修復技術[J].礦山環保,2003(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