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強 NIU Xiao-qiang;尉麗敏 WEI Li-min
(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西安710068)
我國男子鐵餅成績近幾年來一直提高不大,最好成績一直在60m左右徘徊。本文中的研究對象是2006年在雅典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的選手,他們的最好成績達到70米以上,和我國運動員相比,顯然具有很大的優勢。研究有關主要田徑比賽中投擲運動員在時間分析(持續時間),各階段的時間;關于投擲鐵餅的運動學參數,包括投擲鐵餅的出手速度、高度、角度等一些重要參數。
1.1 研究對象 本文的對比對象是參加2006年雅典田徑世界杯的前四名運動員,國內運動員參考的是李少杰2000年全國田徑大獎賽及奧運選拔賽的最好的一次成績,如表1所示。

表1 運動員基本情況及相關成績
1.2 研究方法:①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查閱了關于男子鐵餅方面的文獻,以及對國外期刊的翻譯,為本文提供了數據;②實驗法:外文中拍攝使用兩臺JVC GR—DVL9600E(日本,victor公司)數字攝像機,對9名投擲者的技術進行現場采集,拍攝頻率50幀/S選取投擲者的最好的一次成績進行研究;李少杰拍攝使用的是兩臺松下M9000攝像機,拍攝頻率為50Hz。③錄像解析法:應用艾里爾方法體系(APAS—XP)對拍攝的錄像進行3D分析,以及數據的處理;李少杰采用的是近景動態立體測量法。④數理統計法:全部的數據均在計算機上處理,其中關于投擲節奏的時間精度控制在±0.01sec。
在表2中呈現的是各個階段的時間,雙支撐階段Preparation (P:double support starting phase)、單支撐階段the Entry(E:single support starting phase)、騰空階段the Airborne(A:Supportless phase)、 過 渡 轉 換 階 段 the Transition(T:single support delivery phase)或稱單支撐釋放階段、最后的雙支撐投擲階段the Delivery(D:double support delivery phase),完成投擲動作的時間S1,E—D階段的時間S2,各階段分別用字母P、E、A、T、D表示。時間單位S,成績單位m。

表2 運動員本次比賽成績及各階段時間
由表2可見,在單支撐階段相對于雙支撐階段有一個較短的持續時間,參賽者的單支撐階段的時間相對較長,但并不能看出和比賽成績有什么關系,運動員在轉換階段,沒有一致的模式,每一個階段的分配時間也有所不同,對比李少杰的各階段的時間分配和總時間,明顯要比其他運動員長,完成整個投擲動作李少杰用時1.70s,和前四名相比,他們都在1.60s以內,相比各階段的時間分配,李少杰在騰空階段用的時間過長。

表3 運動員出手時刻的生物力學參數
在表3中的數據是9名運動員在出手時刻的運動學參數,包括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其中立陶宛的ALEKNA贏得了本次的冠軍,盡管運動員投了3次,但是他第二次的投擲最有價值,成績最好,有一個低的投擲角度。根據相關文獻資料,李少杰的出手速度為23.55±0.44m/s,和其他運動員相比,明顯要低的很多,再從出手角度看,李少杰的出手角度為(35.97±1.63)°,和國外運動員相比,并無明顯差異,但和成績較好的國外運動員對比,發現李少杰的出手角度偏大;李少杰的出手高度為(1.86±0.05)m,和國外運動員相比偏高,當然這可能和運動員的身高和投擲技術有關。史銀斌等在文章中也統計了國內優秀男子鐵餅運動員的最后出手平均速度為23.07m/s,國外運動員為25.84m/s,可見國內運動員在出手速度上存在問題。在國外的文獻中(如表4所示)給出了自1976年、1984年、1988年以及1996年奧運會金銀銅牌獲得者的一些重要參數,1993年、1997年世界杯的前三名的相關運動學參數,和我國運動員李少杰相比,不僅在出手速度上存在差距,而且在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上存在顯著差異,李少杰的出手速度較慢,出手角度與世界優秀運動員接近,出手高度過高的問題。從成績來看,李少杰也和國外運動員有一定的差距。

表4 1976~2006年主要田徑比賽獎牌得主的一些平均參數
3.1 從表2中可見,投擲鐵餅的時間,從單支撐到鐵餅出手的時間(E—D)(0.78s—0.90s),這個結果是有爭論的,在相關的文獻中報道的是(0.57—0.93s),單支撐階段的平均時間為0.37s,與相關文獻中的數據相同,出手速度、角度、高度也與文獻中的數據相同。
3.2 在表3中提到9名運動員在出手時刻的最有價值的3個參數,HADADI在這些參數上已經接近優秀選手的參數,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都非常的合適,但在這次的比賽中,并沒有取得冠軍,這是值得研究者去的,包括一些可變因素,如旋轉軸、旋轉角、風速等因素對擲鐵餅的影響。
3.3 建議在單支撐階段加快速度,利用在單支撐階段的反應力量并通過發展垂直軸的角動力轉換;為獲得合適的肩髖角、肩臂角身體要做不同程度的扭轉,通過這些參數希望對鐵餅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提供有用的參考,幫助優秀鐵餅運動員獲得更好的成績。
3.4 本文通過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優秀鐵餅運動員李少杰和國外優秀運動員進行對比,從時間分配、出手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出手高度等幾個非常重要的參數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希望能夠對今后的訓練提供有關的科學依據。
[1]Vassilios Panoutsakopoulos,M.A.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men's discus throw in the Athens 2006 IAAF world cup in the athletics[M].
[2]李建臣,王新澤.對李少杰擲鐵餅技術的三維運動學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1,10:29-31.
[3]周學兵,陳東.吳健鐵餅投擲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