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亞東FANG Ya-dong
(西安工業大學機電學院,西安710021)
隨著機械工程系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改革的不斷深入,實踐性教學內容改革的不斷加強,專業重心在降低、知識起點在提高、高新技術含量在增加,工科學生的工程意識、創新意識和綜合創造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工科院校的首選目標。針對上述目標,如何構建一個面向機電學院師生、以機械工程系列課程為基點的開放式教學資源庫,是加強學生綜合訓練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管理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按我校機械工程課群或課程設置,教學資源可分為工程力學資源、工程制圖資源、機械CAD/CAM資源、機械制造工程學資源等。每一類具體教學資源可通過資源標號、資源名稱、資源所用語言,對教學資源進行編碼,以便教學資源的計算機輔助管理。其中機械工程教學資源庫的總體建設思路為:
①總體方案設計;②教學資源收集、整理;③教學資源分類與編碼;④系統分析與設計;⑤系統開發與測試;⑥系統安裝與部署;⑦資源描述與添加;⑧資源庫運行與維護。
2.1 體系結構 系統四層B/S結構,即用戶界面層、請求接受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存儲層,其中業務邏輯層負責用戶管理、資源查詢、資源修改、資源下載、資源上傳和資源分類管理等操作,如圖1所示。
2.2 開發環境 機械工程資源庫采用基于Web的J2EE體系,以Java、JSP程序語言開發,JBuilder X和Dreamweaver MX為開發環境,J2EE服務器采用Tomcat4.1.24,操作系統采用Windows2000 Server,數據庫服務器采用MySQL。

圖1 機械工程教學資源庫的體系結構
2.3 資料的錄入與管理 資源庫建設初期,所有資源可由專門維護人員按資源類型進行收集、整理,然后按照機械工程課程的分類標準實現教學資源類管理。資源庫建立完成后,為機械工程相關課程的老師分配用戶名和密碼,老師據此通過網絡實現遠程教學資源的上傳、下載、修改等操作,以實現教學資源庫的擴充。資源庫建設過程中,首先添加機械CAD/CAM教學資源數據測試,并進行相應修改和完善。然后添加機械制造工程學、機電學院生產實習等教學資源進一步測試和完善,最后實現面向機電學院師生、以機械工程系列課程的教學資源庫的構建。
通過建立機械工程教學資源庫,較好地解決了教學資源分散、凌亂、重復等問題,可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和課程之間的滲透。由于該項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根據機械學科的發展,及時調整和補充教學資源,并由專人進行后期的建設和維護。機械工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實踐(11JGY03)的實施能夠有效推動我校網絡數字化教學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改革,并支持機械類綜合型生產實習模式的探索與研究(10JGY04)和機械制造工程學中工程素質培養(090202)的深入。
[1]許歡.基于XML的教學資源庫系統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3):580-582.
[2]吳玉.醫學地理學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建設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160-1162.
[3]王曉文.關于專業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幾個問題[J].黑龍江教育,201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