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貴州少數民族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和索引

2014-09-15 07:27:47王羊勺
貴州文史叢刊 2014年2期

王羊勺

摘要:《貴州民族研究述要》一書,分分三章評介自清末至1949年100余年以來省內外專家學者對貴州少數民族的研究成果,為研究貴州少數民族工作者提供了詳盡的資料和線索,對研究貴州少數民族研究有較大的價值。

關鍵詞:評介 總結 線索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4)02-117-123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文明古國,現今生活在中華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共有56個民族,各民族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從人口上來說,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綿長;其他的民族也因人口的多少,歷史發展進程長短不一。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對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的研究因之而定,漢族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漢族以外的各個民族,稱之為少數民族,這對包括漢族在內的中華民族整個大家庭來說,在政治上和其他方面沒有任何一種特殊區別,這只是一個很正確、也很恰當的學術界定,以方便人們分別進行各個民族的研究,有利于各民族的發展。自有文字以來的中國歷史,對民族的研究,從沒有忽略過這個問題,對漢族與其他民族的研究,相對來說只是一個多寡、詳略的問題,沒有影響整個中華民族歷史的研究總過程。按中國各個地域即省區來進行民族研究,亦沒有脫離這個范疇,也是同樣道理。

近來,讀到的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翁澤紅所著《貴州民族研究述要(1840—1949)》(以下簡稱《述要》)一書,感到作者就是在這個前提下而努力完成的一部對貴州少數民族研究的總結性專著,書名雖然沒有“少數”二字,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故本文評介也是就按此原則進行,不在強調“少數民族”這個基本概念。

《述要》一書的出版,是對一百余年以來國內外、省內外專家學者對貴州少數民族研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另外,也為研究貴州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線索,方便人們對貴州各個少數民族去進行個體的、專題的研究,并尋求前人的論述和資料,進一步的研究貴州民族。故《述要》一部使人受益匪淺的專門著作,筆者對該書作一簡單地評介,亦請方家指正。

《述要》不是研究貴州少數民族的著作,而是研究貴州少數民族研究的著作,故其有專門的編撰體例。該書以年代為經,橫向展開敘述一百余年來前人研究貴州民族的狀況和成果,按“歷史文獻名目、內容、順序列目、摘要、搜集、整理、編纂”而成。全書按三個時段分為三章十六節三十三目(“目”標題省略):即第一章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時期的貴州民族研究(1840—1911),共分五節,一、外國人士和團體與貴州民族研究,二、國內相關民族著述中的貴州民族研究,三、有關貴州民族的專門著述,四、貴州地方志中的民族記載,五、鄉土教材與貴州民族研究;第二章北洋政府時期的貴州民族研究(1912—1927),共分六節,一、貴州與邊疆的關系,二、北洋政府時期貴州民族研究的社會基礎,三、相關民族著述中的貴州民族研究,四、有關貴州民族研究的專門著述,五、貴州區域調查中的民族狀況,六、貴州地方志中的民族記載;第三章國民政府時期的貴州民族研究(1928—1949),共分五節,一、相關民族著述中的貴州民族研究,二貴州民族研究的蓬勃興起,三、貴州地方志中的民族記載,四、鄉土教材與貴州民族研究,五、日本人編纂的《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卷》中民族。后按慣例有結語一篇和主要參考文獻目錄。從全書目錄來看,作者對章節的編撰是經過多方考慮和精心設計的,各章節有相同有不同,各章均有其特點,比如第一章第一節著重敘述外國人士和團體對貴州民族研究的狀況和著述。第二章第一、二節,則著重敘述了國內開始規模性民族研究的時代背景,奠定了中國人自己研究民族歷史的基礎;第五節是專門敘述關于民族調查的情況,表明民族調查在民族研究中的重要性。第三章第三節,則是著重敘述了貴州民族研究已經成為一種專門學科勃然興起,表明了是貴州民族研究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們注意到作者在三個篇章中,都專門設立了“貴州地方志中的民族記載”一節,表明了作者特別注重地方文獻中的民族資料記載和研究,本文將作專門評介。

《述要》全書20余萬字,是作者經過多年搜集整理各種散見于文書檔案、書籍報刊等載體中零星資料匯集而成,是作者辛勤耕耘的結果,該書為貴州民族研究工作者提供了詳盡的資料和路徑。該書匯集的各種各類成果和資料,正如作者所言:

“記錄了貴州民族從1840年至1949年歷史時期內的社會實錄、歷史印記,具有珍貴的歷史意義和學術價值”。下面分章簡要評介。

清代后期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勢力不斷侵入中國,除通商外,外國教會和傳教士獲準進入,并已達內地乃至于貴州這樣的邊遠山區。傳教士利用此機會,多方收集中國各種資料,并在國外以出版等形式公布于眾,其中有關貴州的內容,客觀上必然與民族研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述要》在第一章中,列舉了一些相關著述和文章,從中分別介紹了外國傳教士和外國學者、研究團體對貴州民族的調查和研究。傳教士的著述具體有《貴州植物譜》、《貴州教區詳圖》、《夷法詞典》、《黔苗圖說》、《在中國的西南部落中》等,最多的是英國傳教士柏格理所撰寫的《中國歷險記》、《苗族紀實》、《在未知的中國》、《柏格理日記》幾種。柏格理在貴州住了20多年,他所記錄的都是對苗族支系、語言、宗教、傳說及生活習俗、風俗的珍貴記載,《苗族紀實》、《柏格理日記》可以說是外國傳教士著述中最重要的二部。另外,曾擔任過貴陽大修院院長的傳教士范恩利和周忠臣,經過30余年不斷編繪而成的《貴州教區詳圖》,在香港印刷出版,把貴州介紹于世界。傳教士童文獻于清咸豐七年(1857)創辦的法文刊物《貴州教區日志》,每年有兩期專門刊載貴州地方風土人情,是當時主要的報刊。外國學者最重要的著作是日本人鳥居龍藏的學術著作《苗族調查報告》,1907年東京帝國大學印行,1936年國立編譯館翻譯、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出版(新中國后亦有多種版本),學界認為是“研究中國西南民族的權威著作,成為人類學民族學田野調查的典范”,共分九章。外國研究團體主要有法國里昂商會,該會于1895年組織一次長達一年多的在中國云南、四川、貴州的實地調查,規模、范圍即探研深度為前人所沒有,其成果為一部近1000頁的考察報告,1898年由里昂商會編著出版,書名《晚清余暉下的西南一隅:法國里昂商會中國西南考察紀實》(2008年云南美術出版社有譯本出版)。其中有貴州西部民族的地理分布情況和風俗習慣的記載。上述外國人著述《述要》均作了專門介紹。

外國人的著述開啟了中國近代民族研究先聲,但實際上中國自有史以來,歷史文獻和各種典籍中就有關于民族歷史文化的記載,較早并很重要的當數《史記·西南夷列傳》,個人著述則數不勝數?!妒鲆芬粫笥跁r問的限制,故沒對1840年前的文獻進行梳理,期待作者能有這方面的著作再次問世。

清中后期以來,中國學者和相關官員實際上也早對中國乃至貴州民族研究有了專門的著述,《述要》列舉了任職貴州的各級官員和本省人士編著的一些學界很熟悉的書籍,如道光年問由湖南人羅繞典編撰的《黔南職方紀略》,道光、咸豐年問浙江人吳振械編撰的《黔語》,光緒年問江西人徐家干編撰的《苗疆聞見錄》等。貴州在咸豐同治年問爆發了大規模的各族人民大起義,歷時二十年,震動全省大部地區,影響范圍為全國最大。這一時期,有關這次大起義的著述,除官方記載和正史外,一系列的個人著述,記錄了這一重大事件,是研究這次大起義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貴州民族專門著作,《述要》介紹的有:貴陽人羅文彬、四川人王秉恩合作編撰的《平黔紀略》,河北人劉書年編撰的《黔亂紀實》,遵義人宦懋庸編撰的《播變紀略》,遵義人唐炯編撰的《援黔錄》及《成山老人自撰年譜》;還有在光緒年間編撰而成的蹇訚的《權彭平番援黔日記》,余昭的《平定豬拱箐苗匪始末》,韓超的《苗變紀事》及《南溪公年譜》,空六居士的《獨山平匪記》及《遵義平匪日記》,周煦的《豬拱箐平彝紀聞》,岑毓英等的《平定貴州苗匪紀略》,蘭廷玉的《鄧家隊平黔戰事記》,張時杰、譚廷獻的《安順知府沈公行述》等;一些當時在職貴州封疆大臣如貴州巡撫岑毓英的《岑襄勤公奏稿》及佚名作者編撰的《鎮遠兵資記》、《銅仁兵炙記》、《平越咸同兵事始末》等。其中《黔南職方紀略》、《黔語》、《苗疆聞見錄》、《平黔紀略》、《援黔錄》主要幾部,《述要》作了詳盡的評介,有助于讀者參考和使用。貴州早期革命家、彝族著名領袖和學者安健,貴州最后的土司之一,其編撰的《貴州土司狀況》一文,純屬罕見,論及貴州土司衰落現象及其原因,敘述了貴州少數民族的種類、分布和風俗習慣,是研究貴州土司歷史文化重要文章,《述要》有專門介紹。

第一章中第五節提及鄉土教材中的民族研究,是作者的細心所為。清末民初,當時的政府認為國家面臨民族危機,便要在兒童少年中培養愛國之心,培養愛國之心,必須先在中小學生中開展鄉土教育,使學生能在了解鄉邦歷史、文化、地理、物產和古今先賢名人事跡的基礎上,提升人格境界,激發學生熱愛桑梓,以致達到最終熱愛國家民族的目的。而鄉土教材也就成為地方志的一重要組成部分。故《述要》輯錄介紹了這一時期貴州出現幾種鄉土教材,有陳寶書編撰的《水城鄉土歷史地理》,易輔上編撰的《安南縣鄉土志三篇》和佚名《貴陽鄉土地理志》三種,這是貴州近現代鄉土教材之最早出現者,也是研究貴州的主要地方文獻。另外,作者在該書第三章第四節還有介紹,讀者可注意和參閱。

民國肇始,貴州是22個省份之一,但卻是最落后最貧窮而少數民族較多的邊遠省份。自孫中山提出五族共和的主張以后,民國政府把民族平等納入憲法,至少表面上的平等是有的,并制定了一些新的民族政策。該書第二章一、二節,專門記述了北洋政府時期所存在的邊疆問題和民族政策,為本章特點,作者認為是這一階段民族研究的主要背景和社會基礎,是有其一定道理的。作者還認為貴州民族研究在這一階段已經被納入中國邊疆民族研究范圍,觀點亦為明確。同時,西方民族學及其研究方法自清末以來逐步傳人后,使中國的民族研究也有了理論依據。劉師培編撰的《中國民族志》則是傳播這一理論的較早代表(參閱該書第一章),之后的國內學者也有相應的文章著作問世。貴州民族研究是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的一部分,故在一些學者的著述中得到體現,《述要》摘要介紹了幾種。一是梁啟超的《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發表于1923年《史地叢刊》,兩期連載。一是李濟的《中國民族的形成》一書,1928年美國哈弗大學出版。一是法國人薩維納的《苗族史》一書,1924年著(現有2009年貴州大學出版社譯本)。一是崔蘊奇的《苗族考略》一文,發表于1917年的《地學雜志》第八卷第五期。這些都涉及到貴州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研討了苗族的歷史、種族、地域、語言、宗教等各種狀況,代表了這一階段學界的研究動向。

對專門研究貴州民族的著述,《述要》列舉了刊于1923年《東方雜志》第20卷第13、14期曙巒的《貴州苗族雜談》一文和刊于1927年《東方雜志》第24卷第16期貴州本地學者楊萬選的《貴州省大定縣的農民》一文,作者認為是該時段較為有代表性的研究。

《述要》在第二章專門介紹了貴州區域調查中民族資料的成果。是時,貴州當局“為整飭全省各縣行政起見”,以“明晰各項政況與民生疾苦”,于1925年11月底至1926年初,派出調查委員分赴全省進行行政狀況調查,完成《1925年至1926年貴州省行政調查表》,調查44個縣,居于現今黔東南、黔南、黔西南三地的縣有19個,涉及到各少數民族。調查內容五個部分,其中有貴州少數民族分布情況,為該時段較為珍貴的資料,反映了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農業、林業、商業等生產和生活狀況。之后,直到抗日戰爭時期才有專門的民族調查,將在下面敘述。

1927年后到1949年,戰爭不斷,其中包括抗日戰爭,但中國學術界對各個學科的研究還是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就民族學研究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對于貴州民族研究,亦是整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時期。故《述要》作者用一半的篇幅,在第三章分五節著重介紹和敘述了這一階段國內、西南地區及本省的主要研究成果,并突出了民族調查和專門性研究文章這兩個方面。

第三章第一節分“中國民族史著述中的貴州民族”、“西南民族研究中的貴州民族”、“‘苗族研究中的貴州民族”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列舉了幾部《中國民族史》,著者均為當時著名學者,有王桐齡、呂思勉、林惠祥、宋文柄四人,書名一樣,出版時間在1934年至1939年之間,是中國民族學研究的重要成果,是中國“民族史研究進入一個蓬勃興盛的發展期”。四部《中國民族史》從各個角度都談到了西南和貴州的少數民族,亦有各自的觀點和方法。同時期還有呂思勉的《中國民族演進史》、呂振羽的《中國民族簡史》和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中華國族的分支及其分布》等專著和專文,均有其代表性,其相關章節對貴州民族進行了記述和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一些研究文章,有馬長壽的《中國西南民族分類》、劉介的《廣西民族研究述略》、岑家梧的《西南邊疆民族藝術研究之意義》、楊漢先的《烏蠻統治階級的內婚及其沒落》、岑家梧的《西南民族及其文化》、芮逸夫的《西南民族的語言問題》、梁聚五的《西南邊地概況》、趙捷民的《關于西南邊胞神話傳說解釋》等,論及貴州民族的族屬、婚姻、姓氏、語言、神話傳說,發表時間在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后期。第三部分《述要》作者專門列出,從研究苗族的專著和專文中來看學者對貴州其他少數民族的研究,有梁聚五的《苗族發展史》、羅宗文的《苗族考》、羅榮宗的《苗族的語言》、王文萱的《苗民的分布現狀及其類別》、王建光的《苗民的文字》等,發表時間也是在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后期。其中以貴州本省著名苗族學者梁聚五的《苗族發展史》(原名《苗裔民族發展史》)最為重要,著于40年代末,曾于1950年、1982年有鉛印本梓行,收入2010年出版的《梁聚五文集——民族·民主·政論》一書?!睹缱灏l展史》主要圍繞貴州少數民族與中央王朝斗爭而展開,是為民國以來研究貴州少數民族的重要成果。

抗戰軍興,貴州成為大后方,隨著一些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逐步遷入,不管是外省或本省從事民族研究的學者,對貴州少數民族研究進入一個較為穩定和發展的時期,《述要》作者也認為這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前貴州民族研究的一個輝煌時期,故其在該書第三章作了專門敘述。本人以為,這也是貴州民族研究的一個黃金階段,成果最多。

《述要》分三部分進行重點介紹。第一部分為專著,其列舉了楊萬選的《貴州苗族考》,1929年出版;黃元超的《貴州苗夷叢考》,1936年出版;王樹德的《石門坎與花苗》,1937年出版;貴州省民政廳編的《貴州省苗民概況》,1937年出版;丁文江編、羅文筆譯的《爨文叢刊》,1939年出版;楊森編的《貴州邊胞風習寫真》,1947年出版等。《貴州苗族考》為貴州本省學者楊萬選著,時人評為“是我國苗族人類學研究之最早著作”,是“貴州苗學研究初期階段向成熟階段的過渡”,評價很高。另一部《貴州苗夷叢考》,也是本省學者黃元超著,分兩編二十章,雖然講的是“苗夷”,實際上是對貴州多數少數民族的研究,其中對苗族、仲家、倮羅、仡佬的記述特別詳細?!顿F州省苗民概況》一書,應該是以政府部門名義編纂、較早的專題書籍,屬于專門調查的成果,分導言及生活、語文、樂器、婚葬、習性和信仰、生產、交易七部分,時人評論是“民國時期貴州少數民族情況的真實記錄,是現在研究貴州少數民族不可多得的歷史民族學資料”?!鹅辔膮部肌肥嵌∥慕谫F州“首開彝族文獻研究之先河”,“是中國彝族文字和文獻研究的前驅”,上海商務印書館列入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霭?。時人評價是“一部具有彝族歷史、哲學、宗教、語言、文字、文學研究價值的彝文巨著”。第二部分為民族調查報告。由遷到貴州的大夏大學社會研究部和貴州省邊胞文化研究會組織調查而成,分抗戰前夕、抗戰時期、抗戰之后三個時段。主要有省民政廳所派視察員田東屏根據調查寫出的《威寧石門坎苗民情況調查報告》,大夏大學社會研究部撰寫的《安順縣苗夷族調查報告》、《定番縣苗夷族調查報告》、《爐山縣苗夷族調查報告》、《爐山黑苗生活》、《安順苗夷的生活》、《荔波水家生活》、《貴州省各縣少數民族社會狀況調查報告》、《貴州省東南邊陲黑苗、生苗、侗家、水家生活調查報告》、《北盤江流域各縣苗夷社會調查報告》等。貴州省邊胞文化研究會編纂的鎮寧、望謨、荔波、平越、威寧、施秉、黃平等縣以《邊胞概況》命名的調查報告。該研究會專門擬定了《貴州省各縣市邊胞概況調查大綱》上下篇,上篇為一般概況,包括地理、經濟、教育、衛生等內容;下篇為光緒少數民族特殊狀況,包括歷史、組織、禮俗、生活等內容,各項下還有小項?!妒鲆氛J為貴州省邊胞文化研究會的這一系列調查報告,“既是抗戰勝利后新中國成立前這段時間貴州民族研究極具價值的資料,又是國民政府時期貴州民族研究的重要成果”,其結論較為正確。此外,另有梁歐第的《車寨社區調查》和楊漢先的《黔西苗族調查報告》兩篇個人所撰寫的調查報告。第三部分為研究文章,選擇性地介紹了數十篇,并按內容分為綜合性、專題性兩種,其中專題性研究文章分得很詳細,有17類,即族源、族稱及地理分布、習俗(中分綜合、服飾、食俗、婚俗、喪俗)、節令、娛樂、宗教、生育與人口、習慣法、語言文字、教育、歌謠、舞蹈、樂器、傳說、神話、經濟、婦女問題、民族問題、學術動態和其他。介紹詳盡,選擇合理,給研究者提供了較為方便的搜尋線索。

前述《述要》作者在每一章中,均專門列出一節列舉各個時段地方文獻特別是地方志中對貴州民族研究的記載,是為該書一大特色,可見作者對地方文獻的重視,也是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所必需具備的,反映了地方文獻的重要性。中國地方志源遠流長,是留存歷史資料的主要載體,為治史者常引用。貴州地方志在有清一代的編撰最為規范和規模,道光后全省府、州、縣各級志書很多,是研究貴州歷史文化的主要參考資料?!妒鲆吩诿恳徽聦TO一節,分述三個時段貴州各級地方志中對貴州少數民族研究的狀況,基本上已經把所有編成、未刊、現存各種版本志書囊括,實際上是從民族研究這一角度對貴州地方志的一個間接的評介,有助于讀者對貴州地方志的了解。

清道光至光緒年問,是貴州地方志編纂的黃金時期,可列為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名的志書均產生于這個時候?!妒鲆吩诘谝徽碌谌澃淳幾霑r間進行了述評,其中府志有《思南府續志》(1840年),《遵義府志》(1841年)、《大定府志》(1849年)、《貴陽府志》(1850年)、《安順府志》(1851年)、《興義府志》(1854年)、《黎平府志》(1891年)、《石阡府志》(1876年)、《興義府志續編》、《銅仁府志》等;州志有《廣順州志》、《永寧州志》、《永寧州志補遺》、《續修正安州志》、《黔西州續志》、《平遠州續志》、《永寧州續志》、《平越直隸州志》、《鎮寧州志》等;廳志有《松桃直隸廳志》、《古州廳志》、《普安直隸廳志》、《增修仁懷廳志》等;縣志(稿)有《安平縣志》、《荔波縣志稿》、《畢節縣志稿》、《荔波縣志》、《湄潭縣志》、《天柱縣志》、《務川縣志》、《余慶縣志》等?!妒鲆芬卯斎皇侵緯嘘P于民族的記載,如《思南府續志》是關于土司沿革,《遵義府志》是關于土官制度,《興義府志》是關于民族風俗、苗族種類、方言苗語,《大定府志》則用專篇“水西安氏本末”記載安氏土司和土官,《貴陽府志》則專列土司傳和苗蠻傳,《安順府志》則專列風俗、苗俗、苗語及苗族種類,《黎平府志》則專列風俗、苗蠻、土司等項。州志中,以《平越直隸州志》記載資料較多,有該地民族之風俗,諸苗之分布,并有“咸豐以來兵事始末”專章,分析了咸同時期貴州各族人民大起義的原因和過程;《續修正安州志》專章敘述了李化龍平播過程,亦列有土司、風俗欄目。廳志中,以《古州廳志》記載民族資料最詳,其地理志中有苗寨、苗種、苗語,田賦志中有古州少數民族服勞役之苦,紀兵一章中有改土歸流經過,因古州為清政府改土歸流之重點地區。卷末有“咸豐同治師旅本末”,詳記咸同農民起義一事;《普安直隸廳志》則記載羅羅、仲家、焚人、爨蠻等少數民族風俗方言??h志中,《荔波縣志》有土司欄目,介紹境內蒙、皮、雷三姓土司沿革及其后裔情況;《湄潭縣志》地理志有關于咸同起義記述,較為客觀;《荔波縣志稿》為貴州大儒鄭珍所撰,其記載民族風俗最詳,有“諸夷風俗”專章,記水、佯、伶、侗、徭、僮六種民族情況。

《述要》第二章第六節主要引用的是該段時間編纂出版的縣志,有獨山、甕安、施秉、普安、黃平、石阡、威寧、大定等縣縣志,除《大定縣志》石印本外,余均未刊行。其中《獨山縣志》第十三卷風俗苗蠻,記述蠻人、仲農、水家、苗家等民族的“婚喪祭暨世俗玩好”,每記述完一個民族的風俗后即加以解釋,極為詳細;《甕安縣志》第九卷有風俗、苗蠻兩個欄目,記述“夷多漢少”到“漢多夷少”的演變過程;《黃平縣志》有風俗、土司等欄目,分16個類別,記述民族生產、生活狀況,可了解其風俗之與別地區的相同與不同,黃平土司的盛衰過程,黃平在雍正、咸同、光緒、宣統各個時期的民族起義和苗變等事件以及田賦稅收等;《石阡縣志》第十卷風土志中有風俗、方言、方物等均涉及民族,卷十八土司志記載石阡長官司、龍泉長官司、葛彰長官司、苗民長官司之始末及所屬民族之種類及習俗;《威寧縣志》之土目欄目風土志則專門介紹了威寧境內少數民族的來源和風俗;《大定縣志》卷四食貨志戶口欄目,記載人口詳細數目,資料較為珍貴,另外該志記有彝族等八種少數民族語言,是研究民俗學、民族語言學的原始資料??h志外,該時期有幾部縣志稿如《貴定縣志稿》、《思南縣志稿》、《水城縣志稿》、《都勻縣志稿》均有不同的記載,提供了不少少數民族資料,其中《都勻縣志稿》民族種類及分布、習俗內容較為詳細。

《述要》第三章第三節介紹敘述地方志記載的民族研究資料,以民國《貴州通志》為主,該志為民國期間編纂的少數省志之一,歷時近30年,成書105冊171卷,其中風土、土司、土民三個專志均涉及貴州少數民族,是歷代記載民族資料最多的省志。此外,則是縣志。自上世紀20年代末至40年代,在編纂《貴州通志》的影響和帶動下,全省縣志的修撰持續高潮,繼有綏陽、平壩、興仁、麻江、息烽、德江、沿河、晴隆、劍河、興義、岑鞏、鎮寧等縣志的編纂和出版,另有用新法編纂的《遵義新志》。在這些縣志中,《述要》重點介紹了1932年編纂的《平壩縣志》,該志第二卷民生志記載民族資料較詳,有民族人口、語言等并作出較為正確的分析;1940年成書的《息烽縣志》,該志專列諸夷志,分土司、苗族二卷,其對少數民族的分類,較為詳實;1944年刊行的《劍河縣志》卷七民政志記載了該縣民族的禮俗、語言、宗教等;1947年刊行的《鎮寧縣志》,卷二宗教志記載有縣境內有釋教、道教、回教、巫教、花燈教等宗教及苗族信教的情況,卷三民族欄目記載了縣境內漢族、夷族、苗族、穿青、李民子、回族、革僚、屯堡人的種族來源和分布;1948年刊行的《遵義新志》為新型地學著作式地方志,其對遵義歷史時期劃分(夜郎、牂柯、播州、楊保前期、楊保中期、楊保后期、老城期、沙灘期、新城期)均涉及少數民族的族屬、族源、姓氏等及明萬歷問楊應龍叛變事件?!妒鲆吩谠摴澲?,還列舉了該時段編撰、出版和存藏的各種志稿、志略、訪冊、訪稿、資料稿及界于地方志和鄉土教材問的一種載體——鄉土志,如1936年編印的《冊亨鄉土志略九章》、1943年未刊的《貴州省榕江縣車江鄉志》、1949年未刊的《貴州省榕江朗洞分縣志》等地方文獻中記錄的貴州少數民族資料,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述要》在全書最后,對民國時期由日本東亞同文書院編纂發行的《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卷》(上下)作了專門介紹。該志除少部分文獻資料外,多為實地調查資料編成,1941年出版。當時該志的出版,是為日本侵略中國服務,但不失其參考價值。1948年編纂出版的《貴州通志》記載止于清末,故貴州民國時期歷史尚無一集中的書籍行世,所以《新修支那省別全志貴州卷》(上下)一書也就成為研究民國時期貴州重要文獻和史料集成。該志其中關于貴州少數民族的記載集中于第二編和第三編,第二編中有“土司制之廢止及特編苗夷民保甲”、“苗夷的分布”、“種族及其習俗”等欄目;第三編“都市”欄目,對多數縣的少數民族種類、人口作了介紹。該志原為日文版,國內無譯本,近由貴州民族大學楊德芳翻譯,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列入該館所編《民國貴州文獻大系》叢書,即將出版,將為研究民國時期貴州歷史和貴州民族歷史提供豐富的資料。

上述評介,純屬個人意見,介紹多于評論。且本人抄錄《述要》所列舉各種書籍文章,覺得民族研究資料散布各處,搜集不易,有的已很罕見,該書所列舉可給研究民族歷史文化者和讀者提供一個線索,查找便捷。至于該書的實在價值,也待讀者自行辨識。且瑕不掩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述要》仍不失一部研究貴州民族研究的好書。

責任編輯:張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夜色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玖玖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在线八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欧美激情福利|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成人| 成人午夜天|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日本免费a视频|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色|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58av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91 九色视频丝袜|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伊人网址在线|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91原创视频在线|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日本国产在线|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www.91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免费|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丝袜亚洲综合|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久久国语对白|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亚洲成人播放|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第五页|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亚洲欧洲综合|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天堂av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