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嬌
(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長江大學),湖北 武漢 430100)
范小偉,王天雨,王東
(中石油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測井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1)
張洪志
(中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高升采油廠,遼寧 盤錦 124125)
致密砂巖油氣藏潛在的儲量豐富,已逐漸成為石油勘探開發的主要對象之一。致密砂巖儲層普遍具有孔隙結構復雜、測井響應特征復雜等特點,因此對碎屑巖孔隙結構特征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1-2]。為了應用測井資料實現對致密砂巖儲層滲流特性的定量評價,筆者選取了A井旋轉井壁取心樣品,開展了基于碎屑巖孔隙結構特征參數的滲透率計算方法研究。
①將旋轉取心巖樣切磨、洗油、烘干、測量長度、直徑、稱干重等處理后,采用氣測法測量巖樣的孔隙度、滲透率;②將巖樣飽和模擬地層水稱濕重、水中重計算孔隙度,再將巖心裝入巖心夾持器加溫加壓到地層溫度壓力,測量巖樣100%含水的電阻率;③從洗油后旋轉取心巖樣上取小樣,對巖樣處理后按順序裝到樣品臺上,同時記錄樣品號和安裝順序,將樣品送入掃描電鏡觀察。
由于巖石骨架和油氣都是不導電的,因此,可由毛細管理論[1]可推導出毛細管孔喉半徑、毛細管迂曲度和孔隙結構綜合指數的計算公式:

式中,R為地層孔喉半徑;por為巖石孔隙度;Rw為地層水電阻率;Sw為巖石含水飽和度;Rt為巖石中充滿油、氣、水時的電阻率;t為毛細管迂曲度;P為孔隙結構綜合指數。當巖石孔隙中100%含水時,巖石電阻率Rt為巖石100%含水時的電阻率R0。
圖1(a)所示為接觸膠結的砂礫巖,孔隙以裂縫和溶蝕孔隙為主,喉道類型以點狀、片狀或彎片狀喉道為主;圖1(b)所示為接觸膠結,孔隙中充填的高嶺石,以晶間孔為主,喉道類型以點狀、片狀喉道為主;圖1(c)所示為接觸膠結,粒間孔隙被高嶺石充填,喉道類型以點狀、片狀喉道為主;圖1(d)所示為接觸膠結,粒間孔隙被綠泥石填充。由于綠泥石多數都以孔隙襯墊的形式分布在顆粒之間,喉道類型以點狀、片狀或彎片狀喉道為主。通過圖1分析認為,A井的巖石孔隙組合類型主要為殘余粒間孔-溶孔型,是由殘余粒間孔-溶孔所組成的一類復合儲滲空間。而儲層巖石喉道類型以點狀、片狀或彎片狀喉道為主,次為管束狀喉道。

圖1 A井不同巖樣的掃描電鏡圖片
圖2(a)所示為接觸膠結的砂礫巖,巖石顆粒內的局部微裂縫,喉道類型以板狀喉道為主,這種孔隙喉道類型在本地區不常見;圖2(b)所示為孔隙膠結的含礫細砂巖,巖石內綠泥石含量高,喉道類型為管束狀喉道;圖2(c)所示為接觸膠結的細砂巖,巖石內的溶蝕孔發育,喉道類型以點狀、片狀或彎片狀喉道為主,次為管束狀喉道。通過圖2掃描電鏡分析認為,A井的儲層成巖演化階段處于中成巖階段早期和晚期,壓實作用是導致目標區砂巖孔隙喪失的主要原因。并且該成巖階段是溶蝕作用和膠結作用并存的時期,孔隙發育具有較強的非均質性。

圖2 A井不同巖樣掃描電鏡照片
將巖電試驗測量的孔隙度、100%含水巖石電阻率、地層水電阻率,分別代入式 (1)~ (3)中計算毛細管孔隙半徑、毛細管迂曲度、孔隙結構綜合指數。
依據掃描電鏡分析結果,將數據以具有點狀和片狀的喉道含有綠泥石的巖樣;片狀或管束狀喉道含有高嶺石的巖樣;板狀通道有微裂縫的巖樣;具有管束狀喉道的巖樣進行分類在算數坐標內進行回歸處理,分別得到以下4種滲透率與孔隙綜合評價指數的經驗公式。
1)具有點狀和片狀的喉道含有綠泥石的巖樣:

2)具有片狀或管束狀喉道含有高嶺石巖樣:

3)具有板狀通道有微裂縫的巖樣:

4)具有管束狀喉道的巖樣:

建立的應用孔隙結構參數計算滲透率的經驗公式都具有較高的相關性,這表明通過掃描電鏡在對巖性、膠結類型、孔隙類型和泥質成分進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再通過巖電試驗或測井所得資料,計算并建立孔隙綜合評價指數P與巖石滲透率K之間的關系,是合理的應用儲層孔隙結構特征參數實現對儲層滲透率的定量計算的關鍵。
基于上述試驗分析建立的綜合評價指數P與巖石滲透率K的4種模型,對研究地區B井進行了實際應用 (見表1)。

表1 巖心試驗滲透率與不同模型計算的儲層段滲透率對比
1)在應用測井 (巖電試驗)資料計算孔隙結構特征參數、評價碎屑巖尤其是低孔低滲儲層的滲流特性時,必須考慮巖性、膠結類型、孔隙類型、泥質成分和分布方式對巖石孔隙結構的影響,才能合理的應用儲層孔隙結構特征參數實現對儲層滲透率的定量計算。
2)實際應用表明,分類建立的滲透率模型在致密砂巖儲層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另外,應用該模型計算滲透率的同時可以初步判斷巖石的孔隙類型。
[1]陳杰,劉向君,成竹,等,利用電阻率測井資料研究砂巖孔隙結構特征 [J].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5,27(6):5-6.
[2]華東石油學院巖礦教研室 .沉積巖石學 [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