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時代周報》9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太胖了“吃,吃,吃”——中國奶奶在孩子哭喊時總是往他們嘴里塞糖果和其他美味。這是中國人讓孩子安靜的常用辦法。這一招效果顯著,但副作用也并非沒有。在中國,許多孩子超重和肥胖。 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在過去30年也呈爆炸式增長。一項研究顯示,約12%的中國成年人患糖尿病。這些人絕對數量接近1億。1980年,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仍低于1%。城市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數量過去5年增加50%以上。數據還顯示,中國每兩個成年人就有一個肥胖。肥胖與糖尿病的增加也令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上升。每10秒鐘就有一個中國人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去世。這也給中國醫療費用帶來沉重負擔。這從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報告就可看出。1993年中國政府在糖尿病治療方面的開支按今天匯率算約為2.7億歐元,2013年是500億歐元。 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過去30年經濟快速增長極大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人們吃的肉類、脂肪和糖越來越多,吸煙也比以前多。同時,人們意識不到增加的熱量應通過運動消耗。許多不必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在大屏幕平板前度過空閑時間。肥胖癥、糖尿病和高血壓在中國很少進行早期治療。預防在中國醫療體系一直不是優先。醫生應在中國健康事業中起重要作用,但中國醫生不只一次被批為壞榜樣。男醫生有一半吸煙,許多醫生超重。▲(作者費利克斯·李,青木譯)
環球時報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