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編輯手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李水仙
做個“大編輯”
——“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編輯手記
◎ 李水仙
凌晨三點多,又一次從夢中驚醒,夢的內容依然是“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項目。對32個國家80余位大學女校長進行個案或群體研究,就23個國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做歷史梳理和全面考察,幾近百位作者、50本著作、幾百萬字的書稿,山一樣地壓來……
這個項目是經過長時間醞釀的,2012年起就有申請國家出版基金的想法。之前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有過成功申請國家出版基金的先例,再加上這個項目的社會意義確實很獨特——引領青年女性自我完善,提升女性領導力,助力女性突破“玻璃天花板”——經過論證,我們決定向國家出版基金再次發動“進攻”。
按照2011年國家出版基金的申報指南提前做足了功課,萬事俱備。可是等到2012年國家出版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時候,我們傻眼了——2012年申報項目要求百分之百的完稿率,大項目等特殊情況可以寬限到百分之八十!而現在充其量也就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完稿率!這意味著,按照現在的情況,成功申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按照原先的計劃,“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共有50本書的體量,申報之前有一部分完稿,剩余的在編輯加工過程中陸續完稿,這樣寫作和編輯加工兩個環節就能銜接、滾動起來,編輯和作者的壓力都會相對減小。
但是,規定就是規定,有規矩才能成方圓。于是,緊急召開項目會議,商討對策。最后決定,將計劃的50本減為40本,這樣完稿率就會增大;同時,召開全體作者會議,要求他們抓緊時間,在項目申報之前先完成稿件雛形,然后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再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
在那“黑暗”的三個月沖刺的時間里,凡是和項目有關的人員全都高速運轉起來,高層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作者給力,加班加點采訪、整理、寫作;我則負責申報工作——各種論證、找專家推薦、制作PDF文檔……
一天天過去了,40本書的書名、各位傳主,由不熟悉到漸漸爛熟于心,能隨口而出每本書的進展情況、每位作者的情況、每位傳主的情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者在晨光初現的時候,就這樣一個個盤點:和哪位作者溝通,督促哪本書的進度,需要跟領導匯報哪些問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離申報截止日期越來越近了,完稿率也在不斷攀升,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終于百分之八十了!目標完成!就這樣,不可能的事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變成了可能。身處其中,參與、見證了奇跡的發生,那份狂喜真的無以言表。當把沉甸甸的各種申報材料交到教育部社科司和國家出版基金辦公室的時候,一直高速跳動的心終于平緩下來。我們做了能做的和該做的,剩下的就是靜待花開了。
努力沒有白費,項目申報下來了。來不及高興,真正的“戰斗”開始了。
項目實施期間,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隨時都在發生。有傳主因家人病故心情不好中斷采訪的,有作者意
外懷孕需要保胎而使寫作幾乎流產的,有幾易其稿甚至推倒重來的,有中途不得不更換作者的……作者和傳主生活中的任何波動,都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發生一連串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承擔意大利大學女校長寫作任務的作者付卓打來電話,說自己懷孕了,孕檢發現自己是“熊貓血”,醫生建議臥床休息。對女人來說,孕育一個新的生命絕對是大事,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媽媽,自然能夠感同身受。但放下電話,作為一個項目執行者,煩惱卻隨之而來:當初之所以選定這位作者,因為她是教意大利語的老師,又是博士畢業,與傳主語言交流和寫作都不成問題,如果她現在退出,這個寫作任務要么換人(可一時之間哪里去找合適的人選?)要么不得不終止。
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向項目主編劉繼南校長匯報。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老太太”(我們對劉繼南校長的昵稱)急了:“我不管你想什么辦法,必須確保意大利女校長的寫作任務如期完成!”MY GOD!我只是一個編輯,而這遠遠超出了一個編輯的職責范圍。哪個人可以助我一臂之力呢?不爭氣的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
把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合適的老師篩選了一遍,甚至連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老師也考慮在內,然后費盡周折與符合條件的備選老師聯系,卻被一一回絕。思來想去,還得回到原點,接著打付卓的主意。反復溝通,反復商量,付卓還真是個“女漢子”,她尋找了兩個外援,一個是正在意大利讀碩士的學生,可以就近采訪、搜集材料;一個是學意大利語出身、已經畢業的學生,可以做前期的翻譯和資料整理工作。她自己則承擔大綱、整合、寫作任務。就這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一刻,真心有種想飛的沖動。
循規蹈矩,是以前的我的常態。換個角度,整合資源,迂回曲折,則呈現出另一番景象。也許,不被逼到一定程度,四十多歲的我總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安于現狀。感謝那段痛并快樂的日子,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想問題、處理問題也變得愈加靈活。
黃世仁,在我的概念中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但“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項目自2012年成功申報國家出版基金以來,作為項目的執行人,自己也開始扮演“黃世仁”的角色。
當初申報的時候,覺得兩年的時間綽綽有余。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項目進展并不像預期那般順利。運作過程中,項目不斷調整,最后又回到計劃的50本書,涉及近百位作者,研究對象涵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的80余位大學女校長。國內的女校長相對來說不存在語言、文化等問題,容易一些,外國女校長則比較麻煩。每次和作者溝通,作者都有各種頭疼的問題:有的是聯系不上傳主;有的傳主則認為研究她是侵犯了她的個人隱私,不愿配合;有的傳主倒是很配合,但是寄過來的資料,經過重重關卡,到作者手中的時候,已經被檢查得面目全非……
時間不等人,還是得想一切辦法,往前推進項目進程。
催稿大法一:通過電話保持密切聯系。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與沒有交稿的作者或者已經進入稿件修改階段的作者,每個月通一次電話。內容大致有四:通報項目的整體進度;詢問具體項目的進展情況;約定交稿的截止日期;最后聊聊家常,梳理一下作者的心緒。到2013年下半年,電話訪問的頻率不得不增加,最后幾乎是一周一次。
催稿大法二:電子郵件聯系。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期項目簡報發給每位作者,內容大致是:一段時間以來,項目的總體進展情況,項目組的最新要求,每個子項目專家的反饋意見等。是信息的溝通,也是無聲的催促。如今,無數的簡報綜合起來,直觀地展示了整個項目推進的軌跡。
催稿大法三:無處不在、無所不用其極法。龐大的作者隊伍其實歸納起來就兩類:一類是校內作者,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不經意間總會在校園的某個地方不期而遇,不管剛開始的話題是什么,最后的落腳點一定是“女校長”這個項目;一類是校外作者,他們的構成比較復雜,有京外的,有京內的,有高校教師,有業界精英。和他們交流溝通,就得采取不同的渠道:飛信、微信、QQ……不同的渠道,殊途同歸,目的達到就好。
現代人的壓力大,一個人恨不得肋生雙翅、三頭六臂,以應對同時砸過來的各種不得不做的事情。
參與項目的作者大部分是高校教師,備課、上課是規定動作,課題、研究雖說是自選動作,但在現行的考核機制下,誰手里不同時運轉幾個科研項目?除此之外,正值壯年,為人父母、子女,方方面面都需要兼顧,幾乎每個人都是一腦門子的官司。
就我個人來說,作為一個編輯,根據出版社的考核要求,得完成文字工作量、圖書出版品種量、回款工作量,因此,在正常狀態下,手里基本上得同時運轉十幾本書,策劃、約稿、發稿、編輯加工、排版、封面、印刷、營銷,每個環節都得有條不紊、順暢運行才行。
“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項目和平常一般的項目有所不同,需要深度地介入和參與。前期的作者人選、寫作過程跟蹤、稿件質量把關,每一個細節都得做到心中有數,否則,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就會影響項目的整體進度。
除了編輯和項目執行人的身份之外,我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作者!早在項目啟動之前我就答應劉繼南校長承擔原北京外國語大學陳乃芳校長的傳記寫作任務,項目申報下來之后,自己既是債主也是負債者。一時間,手上正在運行的十幾本書繼續運轉,和作者(及潛在的作者)、排版、封面設計、后期印制各個環節各色人等溝通、合作,保持正常的出版節奏;深度介入這個項目,開會、催稿、解決意想不到的問題;生活上,母親突然病逝、女兒要參加中考……巨大的壓力面前,不得不隨時調整心態,盡量讓自己松弛下來,合理安排時間,把握工作和生活的節奏。
就這樣,在壓力與動力之間,或身體力行,或借助外力;或單打獨斗,或團隊合作,解決了一個個意想不到的難題。回首想來,這種經歷與體驗,是人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使自己在面對紛繁復雜、突如其來的問題時,從心態上、能力上都能夠坦然處之。這份淡定與從容,滋味美妙,也是一份不小的收獲。
規模如此大的項目,在我們出版社的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單憑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力量,顯然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
在項目前期申報的時候,社領導就積極籌劃、全力參與,使得項目得以成功申報。進入編輯環節,社領導更是非常重視,項目負責人蔡翔社長打破編輯部之間的界限,親自挑選精兵強將組成編輯團隊,責任到人,把項目作為社里的重大工程來做。項目總監制閔惠泉教授從圖書的開本、版式、封面設計、裝幀,到稿件的審讀把關、項目的整體推進,都傾注了極大的心血。王進總編輯則親力親為,主動承擔編輯任務。
2014年第二季度是項目的攻堅階段,也是“十二五”教材出版的高峰期,又恰逢中國傳媒大學60周年校慶,項目要按時完成、慶典用書不能逾期、教材也需要及時出版,每個編輯恨不得不眠不休。但是,大家沒有抱怨,不計個人得失,雖然每個人的辛苦不同,但目標只有一個——圓滿完成這項重大任務。
做過了大項目,才會更真切地感受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協作才是一個團隊的力量所在,也是一個集體的凝聚力和活力所在。
書出了,可以踏踏實實做個好夢了。但一切不會隨夢而逝,留下的是實實在在的感悟:原來,做一名編輯,不只是改正錯別字、梳理語句,還得學會統籌全局、調動資源、理順關系、協調團隊、管理時間,更要把握好工作生活間的輕重緩疾、調適好自己的狀態和情緒、善于編輯自己的生活……沒錯,編輯只是一種職業、一個崗位,但事情雖小,空間巨大,只要格局大、胸懷大、付出大,也能成為“大編輯”把編輯做成一門學問、一種智慧、一種修行,成就由我們自己書寫、編輯、出版、發行的獨特人生!
(李水仙,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