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得了乳腺癌
Q我最好的朋友查出患了早期乳腺癌,她又是單身媽媽,所以經常給我打電話哭訴,我也常去陪她,跟她一起去醫院,她現在非常依賴我。可是我的孩子還很小也很需要照顧,我每天還要上班,有時不能滿足她的陪伴和傾訴要求。我很想幫助她,也不想讓她為此傷心,我該怎么做?
這個消息不僅對當事人及家庭成員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你也是一個強烈的刺激(疾病使你有可能失去朋友),因為你們的關系親密,親密感決定了這一事件關乎兩個人。其實,我覺得你現在已經做著你應該做的一切了,比如傾聽、陪伴、安慰,努力在精神層面上支持對方,你很想幫助她,并且還想為她做更多的事情。同時,你好像也不能原諒自己有絲毫的“怠慢”或不周,于是過度的擔當和責任感成為你心中沉重的負擔。客觀地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給予別人多少幫助都是有限的,無論怎樣的幫助都是有邊界的,只要盡心了、努力了就可以獲得心安。我不知道你在好友生病這件事情中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邊界線”,換一句話說就是既要重感情,更要有理性,不為此將自己的生活過度地卷入就是理性的表現。另外,完全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能支撐另一個人的,你能否幫助朋友尋找其他一些精神支持點,比如相應的社會機構,同類疾病者組成的互助團體,相信來自多方的支持肯定強于你自己,同時朋友本人也需要逐漸地接受事實,穩定情緒,與病魔作斗爭,這一點不是你所能替代的,還是助人自助吧!
等孩子長大再離婚?
Q近年來,我和丈夫關系很不好,話不投機半句多,即使同在屋檐下,也基本各過各的不相打擾。我們的兒子已經12歲了,我決定等他到了18歲能獨立了,我就跟丈夫離婚。但我擔心的是,兒子已經越來越懂事了,我和他父親的這種狀態和關系,是否會影響他的心理和愛情婚姻觀?我該怎么做能減少一些對他的負面影響?
你的擔心不無道理。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個房檐下,不可能對家庭氣氛不在乎,無所謂,只是表現形式不同。比如:有的孩子更敏感,更強烈地體會到或者更愿意表達出來。而有的孩子恰恰相反,他們可能佯裝不知、不在乎、或者說已經“習以為常”了,但他們會表現得更加容易憤怒、更加叛逆或選擇逃避,甚至有的孩子會利用父母不和達到自己的愿望和目的。孩子是聰明的,他們能觀察到很多現象,但是他們的生活閱歷尚淺,心理尚未成熟,不大可能真正理解父母的關系狀態。好像18歲是解決問題的一個理想的時間段,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其實,這可能是我們大人的一種刻板的界定,是我們心理上的錯覺。如果我們真的為孩子著想,就要尊重孩子的感覺。你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的感覺,他怎樣看待和理解父母的關系,孩子說出來的話也許不成熟,但多半是真實的,至少在感情層面上孩子基本的傾向性還是可以看得出來或值得討論的吧。當你真把孩子當作大人來看待時,他可能就有大人般的表現,至少會思考,會想到擔當。不和睦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在更多憂慮中早熟,如果已經有了一些不良的影響,母親采取更加開放、理性的態度或許是一種疏導及補救方式,幫助孩子獲得一些心理上的解脫,這一點比未來離婚從形式上得到解脫更有實際意義。
兒子抗拒比賽
Q我兒子4歲,平時有一點膽小內向,尤其不喜歡比賽。比如他跟小伙伴在一起跑步,我說看看誰跑得快,他馬上就主動放棄比賽了。這是什么心理?這個時候我該怎么做?
一方面,這跟孩子的性格有關。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對抗、競爭的性格,他們喜歡互助友愛溫馨氛圍的交往。另一方面,這么大的幼兒,常常還無法接受真正意義的比賽,他們認為自己一定要贏。能夠很好地處理失敗,需要心智足夠成熟,他們目前的發育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
這個時候家長該怎樣做呢?可以跟孩子玩競賽類游戲,比如下棋或其他體育類比賽。在開始時,要多讓孩子贏,這可以讓孩子不排斥這種活動,同時儲備一些勝利的、好的感受。這時,家長的任務是,示范如何接受失敗。這些比賽不是真的比賽,只是一種親子互動游戲。
隨著孩子長大一些,當他們能真正懂得比賽規則、懂得社交暗示時,能看出來家長是在故意讓他時,家長可以偶爾開始真的比賽,讓孩子輸一次。如果孩子發脾氣,那么就要提醒他,大人過去是怎樣接受失敗的。在結束之前的最后一次比賽,最好讓孩子贏。
希望家長能多給孩子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項,你的孩子的優勢和長項具體是什么,要怎樣體現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客觀地看待各種同齡人間的比賽和競爭。
女兒愛幼兒園勝過愛家
Q女兒剛上幼兒園,她的同學們都處在入園適應期,每天都有哭鬧的。我女兒卻從來沒有這樣過,每天都很高興和期待去幼兒園,相反周末在家時倒常哭鬧耍脾氣。難道她不喜歡和父母在一起嗎?
孩子這樣很正常,這說明孩子對幼兒園適應得很快。當然,有些孩子會在最初表現得很適應,然后過一兩周,又突然表現得很抗拒,這些都很正常。
初入園的孩子,常常回家后比過去有更多情緒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在幼兒園做了大量的自控,以適應集體環境、配合老師指令,而自控是會消耗人的能量的。回到家終于可以放松了,這時,他們的心理能量已經消耗太多,很難繼續自控,就表現為有更多情緒問題。等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們適應幼兒園生活,很多事情,比如排隊喝水等等,已經成為習慣無需自控,這時,在幼兒園他們就不會感到很累了,會更加享受集體生活。回到家也可以做得比較好了。
至于平時在家哭鬧,有很多可能原因:比如,家長溝通方式不夠理性、孩子缺少玩伴、家人對孩子關注過少或過多、必要時沒有給孩子指出界限……其實,學前幼兒的一大課題,就是情緒管理能力的學習,這需要家長持續地做。
形狀VS質量
Q我的閨蜜新交了一個男友,她說她男友的陰莖最前端龜頭部位是彎曲的,就像A片中的外國男主角那樣,這種彎度更讓她感到舒服和過癮。是有這么回事嗎?
可以說每個男人的陰莖形狀都是不同的,龜頭也是這樣:有些人的龜頭比較細小,看上去尖尖的,像是蛇頭;也有些人的龜頭粗大,看上去就像個蘑菇頭;大多數人的龜頭形狀則普普通通,整個陰莖偏細而且上下一般粗細。嚴格地劃分也許可以有更多的形態。至于說什么樣的龜頭形狀更讓女性容易享受到性的歡愉,蘑菇頭形應該更有優勢,因為它比陰莖干粗大了一圈兒,那么在抽動過程中自然對陰道具有更加強大的刺激作用,女方當然會青睞這樣的龜頭形狀,但是這樣的形狀所占的比例不會太高,不足20%吧,所以才會稀罕。你閨蜜的意思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因為龜頭比較粗大,那么在向陰道內頂進時或前壓時可能有一定的所謂“彎曲”?當然,你也不必太羨慕,因為物質條件絕不是性生活質量的決定因素,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更多的還是情感、態度、知識與技巧。
高潮時的脹痛
Q我最近幾次在性生活快到高潮時,感到恥骨部位有些類似充血一樣的脹痛,高潮過后就沒事了。這是怎么回事?
在人類性反應過程中,性興奮之后盆腔器官會充血腫脹,到性高潮來臨之際充血將達到最大限度,于是出現相應的憋脹甚至不舒服的感覺,應該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一般不必在意。高潮之后充血將迅速消退,所謂“癥狀”也就會自然地自行消失。有的時候,局部具有慢性炎癥時也會造成充血,在性興奮時或過后憋脹等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有所加重,但是這種情況一般在平時就能感到種種不舒服,而且高潮后也不會馬上消失。
射精量減少是怎么回事?
Q我丈夫40歲,近半年來,我發現性生活時他射精的量比以前少了快一半,我們是用安全套避孕,所以我應該沒有看錯。這跟我們夫妻生活次數少了,他工作比較忙累有關嗎?精液量太少會影響我受孕嗎?
你丈夫的情況跟他工作比較忙累可能有關,也可能與他的身體狀況比較差有關。但是與夫妻生活次數少應該無關,因為性生活次數少,精液量應該積攢較多,而不至于減少。此外,這個年齡也不至于造成精液體積減少。再有的另一種可能性就是精液在性生活外“外溢”了,比如說他近期是否有較頻繁的手淫?另外,射精管阻塞也會造成精液體積明顯減少。
至于精液量太少是否會影響女方受孕,要在精液檢查之后做出判斷和結論。一般而言,精液體積不是決定生育能力的最關鍵因素,雖然精液減少了但仍有活躍健康的精子,不會因此影響生育。
不會逢迎混不出頭?
Q我的性格比較內向,屬于悶頭干活不太善于左右上下逢迎的。經常有資格老的同事告訴我,現在在職場不搞人際關系,人脈不夠廣,業績再好也是混不出頭的。是這樣嗎?
我不清楚你的年齡和工作資歷,感覺你應該是職場新人。你可以看看身邊,混出頭的不一定都是性格外向只會耍交際手腕的人,所以不要去聽別人的忽悠,你人生的每一步都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肚子里沒有料,手上沒本事,認識再多人也沒用。人脈只會給你機會,但抓住機會還是要靠真本事。所以啊,修煉自己,比到處逢迎別人重要得多。
閑話會傳到老板耳朵里嗎?
Q我跟單位一個同事很合得來,幾乎無話不說,有時難免會在一起議論職場是非,包括對老板的。她跟單位其他幾個同事關系也很好,我有點擔心,她會不會把我們的悄悄話告訴別人?
別奢望你私下說的話老板就聽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這是真理。并且這個真理適用于整個職場,只要你不是一個人自言自語,就得擔心談話對象會把話傳出去,不管是對老板的還是對同事的。而經驗告訴我們,每一句對公司的議論(尤其是負面議論),最后都會傳到老板耳朵里。所以你跟任何人說話時,都要好好想想,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不該說的絕對不能逞一時嘴痛快了就說。
碰不到好上司
Q我換了好幾份工作了,都是跟上司處不來,我怎么就碰不到一個投緣的、賞識我的上司呢?
現在像你這樣情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停地跳槽,換工作、換上司,換來換去像是碰運氣,但是卻越來越糟糕。因為你或你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與上司的溝通能力是職場人最需要具備的一個基本能力,所以,無論你是喜歡或討厭你的上司,你都無法回避這個事實:他是你的上司。而衡量一個上司是不是好上司的標準,并不是他是否能和你投緣。如此頻繁地跳槽,說明你在每一份工作中都沒能踏實地去做,當然可能也沒有展示出自己的工作能力,那又憑什么要求上司賞識你,他又該賞識你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