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木
陳云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1995年,江澤民同志在中共中央紀念陳云同志誕辰90周年的座談會上指出:“陳云同志的一生是堅貞不渝的共產主義者的一生。他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對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無限忠誠。”2005年,胡錦濤同志在中央舉辦的陳云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又指出:“陳云同志執著追求理想,始終忠于黨和人民。”“在陳云同志身上,對崇高理想的執著追求和為人民利益而不懈奮斗達到了完美的統一。”他們這些評價道出了陳云同志所有品格中最為突出最為鮮明的品格,也道出了陳云同志留給我所有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印象。
“共產主義遙遙有期”
我擔任陳云同志秘書的那幾年,雖然他已步入晚年,但仍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與他的朝夕相處,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堅定性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的精神。他在延安時代曾說過:“一個愿意獻身共產主義事業的共產黨員,不僅應該為黨在各個時期的具體任務而奮斗,而且應該確定自己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觀。”據當年在延安抗大聽過他講課的同志回憶,他在解釋什么叫做“奮斗到底”時說,所謂奮斗到底,就是奮斗到死,也就是奮斗到上海人講的“翹辮子”的時候。歷史證明,他自己就是這樣的共產黨人。
陳云同志身世很苦,幼年時父母便已故去,是舅舅、舅媽把他帶大的。高小畢業后,年僅14歲的他為了不加重家中的負擔,放棄繼續求學的念頭,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所文具儀器柜臺找了份學徒的工作。1925年,他學徒期滿,轉入虹口書店當店員,月薪9元。正是那一年,上海爆發了五卅運動。陳云同志在同事的介紹下,開始涉足政治。他在后來寫的自傳中說:“以前,我很贊成吳佩孚,后又很相信國家主義派是‘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看了三民主義,覺得孫中山的道理‘蠻多。”因此,他加入了國民黨,并成為商務印書館發行所分部的首創人之一。
同年8月中旬,商務印書館工人運動的積極分子卷入罷工行列。在罷工中,陳云同志肯為工友出力,深得大家信賴,所以雖然年僅20歲,卻先后被推選為發行所職工會委員長和發行所職工會、印刷所工會、總務處同人會的聯合罷工執行委員會委員長。與此同時,他經館內早期共產黨人董亦湘、惲雨棠介紹,加入了共產黨。后來,他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入黨動機時寫道:“入黨動機顯然由于罷工運動和階級斗爭之影響。此時看了《馬克思主義淺說》、《資本制度淺說》,至于《共產主義ABC》還看不懂。這些書看來它的道理比三民主義更好。罷工斗爭和看了兩本書就加入了黨,但是我自覺入黨時經過考慮,而且入黨以后,自己覺得此身已非昔比,今后不是做成家立業的一套,而是要干革命,這個人生觀的改革,對我以后有極大的幫助。”他還說:“那時確了解了必須要改造社會,才能解放人類。這個思想對于我影響很大。”從那時起直到1995年逝世,在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是在白色恐怖下做秘密工作,還是在根據地過艱苦生活;無論單獨執行特殊使命,還是身居重要領導職務;無論處于順境,還是遇到逆境,他對自己當初選定的共產主義信仰不僅從無絲毫動搖,相反愈益堅定。
記得我到陳云同志那里工作后,有一次他和我談到當時個別同志提出的“共產主義遙遙無期”的觀點,他說:“這個觀點是不對的,應當說,共產主義遙遙有期,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嘛。”他還針對當時海外有的人要求我們黨改名的問題,對我說:共產黨的名字表明了她的奮斗目標,改名字怎么能行!延安時期,就有人提過讓共產黨改名的建議,毛主席說:“什么名字好?國民黨的名字最好!可惜人家已經用了。”
“黨員集訓要補貼的人不能成為共產黨員”
改革開放后,有些人出國轉了幾天,回來便鼓吹中國不如外國,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陳云同志知道這個情況后十分重視,說:“對于這些人,我們要批評教育;對其中做意識形態工作的同志,經過教育不改的,要調動他們的工作。”1983年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召開前,他特別囑咐我,要在為他準備的發言稿里寫上這句話,并寫上“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所代替”,最后要高呼“社會主義萬歲!共產主義萬歲!”
當時,陳云同志從簡報上還看到,有些農村黨員集訓,除了給伙食補貼之外,還要發誤工費,甚至有的黨員不給錢就不去開會。他把這件事提到執政黨黨風的高度,也要求我在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的發言稿里強調一下。他說:“這在黨執政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解放前,同樣在農村,支援戰爭,運送彈藥、傷兵,非但沒有誤工補貼,而且常常因此而受傷或死亡。相比之下,現在這些誤工補貼能算合理嗎?拿誤工補貼的共產黨員應該想一想,這樣做是不是合乎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共產黨員的標準是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我看一切集訓、開會要錢的人,不能成為共產黨員。今后,全國不要再給集訓時的誤工補貼,凡屬要求誤工補貼的黨員應開除黨籍。”
有一件事,是我不在陳云同志身邊工作后發生的,同樣能反映他始終不忘共產主義大目標的心境。那時,由于有關改革開放的一系列相應的法規制度一時跟不上,加上黨內出現了只注意物質文明建設而忽視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現象,個別領導干部甚至鼓吹“一切向錢看”的理論,造成一部分人鉆改革開放的空子,社會風氣和黨風中的問題比較突出。針對這種情況,陳云同志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的書面講話中指出:“對外開放,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所用,是完全正確的,要堅持。但同時要看到,對外開放,不可避免地會有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作風的侵入。這對我們社會主義事業,是直接的危害。如果我們各級黨委,我們的黨員特別是老干部,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高度的警惕,有針對性地進行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教育,那么資本主義思想的侵入并不可怕。我們相信,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真理,一定會戰勝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作風的侵蝕。”
“整黨學習書目中要有馬列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