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史涵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是將傳統檔案信息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其在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檔案的同時也蘊含了巨大的經濟開發潛能,具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
少數民族檔案經過資源整合→數字化加工→元數據描述→網絡共享→獲得社會效益的一系列環節向社會化、網絡化轉變的過程中,伴隨的是檔案資源整合知識、網絡知識、計算機知識、管理知識等多元化知識的耦合。少數民族檔案數字化信息平臺建設的過程其實是知識的流動過程。而知識管理有助于提高知識的流動速度,加速知識的系統化。因此,通過對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進行知識管理,可以促使少數民族檔案信息的儲量不斷增加,少數民族檔案信息的價值不斷擴展。
一、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與知識管理的耦合內涵
1.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平臺建設是將保存在不同場所、形式多樣、不同載體的少數民族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形成數據庫,依托互聯網,實施自動化管理和網上檢索、資源共享。
2.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通過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和對知識基本過程(包括知識生成、收集、整理、挖掘、傳播、共享、應用和創新等)以及對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要素(包括知識組織、知識設施、知識技術、知識人員、知識制度和知識環境等)的管理,充分挖掘知識的內在潛力,促進知識的全面共享,提高社會創新能力。
3.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與知識管理的耦合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與知識管理的耦合實質是: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與知識管理過程本身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存在的內在本質聯系,并且各要素緊密配合,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互相滲透,通過一個效益更高的新過程達到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二、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與知識管理的耦合特性
1.戰略性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戰略目標就是運用最優方案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檔案信息的內在價值,實現知識資源的創新,創造更高的社會效益。而知識管理實施戰略正是主要研究與分析什么樣的組織應當采用什么樣的知識管理戰略才能取勝。因此,在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中引入知識管理是兩者在管理方法和管理高度上的戰略性耦合,即利用知識這一強有力武器進行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是戰略方法的強化,也是今后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一種必然趨勢。
2.貫穿性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從資源整合→數字化加工→元數據描述→網絡共享→獲得社會效益的每個環節都貫穿著知識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從而使少數民族檔案價值得以升華和拓展。這也是少數民族檔案數字化平臺建設從傳統的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識管理模式的突破和飛躍。
3.多元性
少數民族檔案數字化平臺建設知識管理的耦合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多元化管理因素的耦合,兩個系統的運行都必須借助于人、技術、網絡等載體。二是多元化主體的耦合,兩個系統在運行的各環節中都需要不同的人來執行。
4.傳播性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知識管理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依托互聯網,通過用戶檢索獲取知識資源,并跨越時間和空間廣泛傳播,最大的實現其社會價值。
三、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目標與核心知識創造的耦合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目標是最大化挖掘民族檔案知識的內在價值,并且通過互聯網實現共享,最終實現少數民族知識資源的創新。其實現目標的重要源泉是擁有的知識資源,而核心知識資源是重中之重。
1. 基于共享程度難易的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知識分類
從知識特性和對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目標的實現程度,將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知識進行分類:一是一般知識;二是少數民族檔案工作相關人員頭腦中所具有的特有知識;三是特有知識通過創新共享等行為轉化為的特有核心知識。其中這三類知識的重要性是逐漸遞增的。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特有核心知識是應用各種工具和方法,促進一般知識和特有知識的共享,達到知識創新后的共享性和價值最大的核心資源。特有核心知識隱性程度相較一般知識更強,被共享的難度更大,就是通過互聯網,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及時實現一般知識的共享,一般知識(顯性知識)和特有知識(隱性知識)結合后,獲得特有核心知識,實現了知識創新。這同時也是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戰略目標。
2. 核心知識創造與建設過程的耦合
核心知識創造,是通過檔案工作者及其相關人員憑借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工具,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其所擁有的知識資源(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進行知識生產、知識積累、知識分類、知識組織、知識挖掘、知識開發、知識服務、知識共享、知識交流和知識創新等。從知識共享程度看,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是將核心知識進行整合,通過數字化加工實現數字轉換,形成數據庫,并通過互聯網共享,促使少數民族檔案信息實現創新和價值增值的過程,其中核心知識的形成貫穿于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整個過程。
四、基于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要素的三維耦合模型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是檔案工作者及相關人員通過運用各種先進的工具和管理方法,使少數民族檔案信息資源通過數字化加工、形成數據庫、實現網上共享等。這個過程必須依托三個要素:人、工具和對象(少數民族檔案信息資源),并且在建設中要始終貫穿知識,才能實現最終戰略目標。在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中,知識耦合于三要素之中,具體表現為人力資源知識維、平臺建設對象知識維、平臺建設實現所需工具知識維。
1. 人力資源知識維
人力資源知識維就是組織結構中的檔案工作者和相關人員所擁有的知識資源構成的維度。一是指存在檔案工作者和相關人員頭腦里的經驗類知識,這屬于隱性知識。二是和少數民族檔案相關的文獻所衍生的知識。
2.平臺建設對象知識維
主要指顯性形態存在的需要數字化的少數民族檔案知識和存在于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建設各個環節所需要的各種技術之中的隱性知識資源。
3.平臺建設實現所需工具知識維
一是指以隱性形態存在于少數民族檔案數字化需要的計算機、數字化轉換工具、數據庫工具等工具上的知識資源;二是以顯性形態存在于這些工具的說明書、使用方法和應用的知識之中。
五、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過程與知識管理功能的耦合
1.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過程與單向知識管理過程的耦合
少數民族檔案數字化信息平臺建設過程和知識管理存在單項耦合功能。例如:在數字化加工階段表現出對以顯性形態存在的數字化加工所必須遵守的規范、數字化所需工具說明書等知識的共享,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網絡知識等以隱性形態存在的知識的共享。
2.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全過程與知識管理全過程的耦合
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的全過程包括資源整合→數字化加工→元數據描述→網絡共享→獲得社會效益一系列環節。知識管理過程包括:知識獲取、知識共享、知識創新和知識應用。可見,平臺建設需要知識管理功能貫穿于全過程才能發揮其全部的作用,兩者在整個過程存在著耦合關系。
綜上,基于知識管理的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主要有三部分組成:一是對少數民族檔案知識資源本身的管理,最終形成特有核心知識;二是對少數民族檔案知識資源相關要素的管理,也就是對人力資源、平臺建設實現所需工具、少數民族檔案知識資源實施知識管理,促進效率最大化;三是對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信息平臺建設基本過程的管理,就是使知識管理全部功能總體發揮出來,促進少數民族數字化檔案平臺建設,實現資源全面共享。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