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苑

7月,烈日炎炎,防曬又成為盛年女性必須深度鉆研的一大課題。可是,你知道嗎?每天出門前按部就班地涂抹防曬霜,不等于你就把自己保護好了!
以下是防曬的 11個誤區,看看你“中彩”了幾條?
1、舍不得多涂點。
如果你要在烈日曝曬下的戶外待上一整天,你就得從早上起就涂抹防曬產品,而你全身需要涂抹的量,相當于一個小酒杯那么多——別嫌太多,人到盛年,肌膚的修復力日漸減弱,事先做足防護措施就尤為重要,所以防曬霜萬萬吝惜不得!涂抹之后,確保每兩小時補涂一次。記住,如果涂抹不夠量,標簽上的防曬指數說得天花亂墜也是空談。
2、認為“倍數越高,效果越好”。
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大家使用 SPF指數不低于 30的防曬產品。很多人傾向于購買 SPF高于 70甚至高達 100的防曬產品,并且想當然地認為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涂抹一次然后就可以持續保護肌膚一整天。事實上,只需 SPF30的產品就可抵擋 90%的太陽光線,而 SPF70的產品能抵擋 98%的太陽光線——這中間的差別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要論實用有效,還是使用 SPF30然后隔兩小時補涂一次,如此收效最好。
3、只有在海灘之類的戶外場所才需要防曬。
沒錯,如果你整日暴露在烈日下,你鐵定要比較豪氣地涂抹防曬霜。但其實防曬是一件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你以為頭頂上沒有明晃晃的太陽你的皮膚就沒有受傷害?你平時逛街、開車、在陽臺上晾衣服、坐在窗前喝茶——分分鐘都被太陽眷顧著。別小看了這些瑣碎的日曬,它們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你生活中大部分的光照來源。
4、不不重視非防曬類但含有 SPF指數的產品。
如果你每天使用含 SPF指數的護膚品,你就不必每天涂抹防曬霜。涂抹 SPF30以上的 BB霜或者 CC霜是個不錯的主意。還有一個能整天保護面部肌膚的辦法是使用具有防曬功能的粉底或蜜粉,它的好處是不會在臉上膩成一團,而且能很好地保持你的妝容。至于你身體的其它部位,專家推薦使用含 SPF指數的身體乳,或是滾搽式的防曬液,后者比常規的防曬產品更加易于涂抹。
5、忽略了身體的某些邊角部位。
有一些身體部位是被防曬產品長期遺忘的角落,那就是:眼周、鼻尖、腳背、嘴唇、鄰近發際線的位置,以及頭皮。反省一下,你平時有沒有細心地照顧到它們?
6、假定你使用的防曬產品是無所不能的。
絕大多數的防曬產品專攻如何對抗中波紫外線(UVB),使皮膚免受其侵害,因為 UVB會在皮膚上留下可見的曬痕如紅斑等。但是長波紫外線(UVA)也很厲害,它會損害肌膚,降低皮膚的免疫力,導致黑色素瘤。所以專家建議我們,最好是購買那些標注了“廣譜”的防曬產品,也就是說,選擇那些對 UVA和 UVB都有防御能力的防曬產品。
7、只顧自己防曬,忘記了孩子也需要防曬。
孩子的皮膚比你的皮膚更嬌嫩,要確保他們也涂抹了防曬產品,不受毒辣陽光的侵害。專家建議,最好給孩子購買那種滾搽式的防曬液,以便于他們自己使用。不過要注意,專家同時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宜使用防曬產品。至于6個月以上的孩子,最好只是涂抹在衣服遮不到的皮膚部位,而且,絕對不可以涂抹在眼周!
8、選擇了不適合你的膚質的防曬產品。
防曬產品直接接觸你的每一寸肌膚,在選擇產品時要慎之又慎。有些防曬產品并不適合你的皮膚類型,極有可能使你的皮膚突然之間出狀況。那么,如何確定你使用的防曬產品是適合你的皮膚類型的?原則大致如下:對于敏感型肌膚來說,最好使用無香型防曬產品;如果你是容易長痘的油性皮膚,最好選擇輕薄、不含油的配方;而對于干性皮膚來說,你的最佳選擇是含有甘油或蘆薈等成分的具有補水保濕功能的防曬乳液。
9、認為標明了“防水”就意味著你在游泳之后不用再補涂。
皮膚科醫生透露了一個真相:沒有防曬產品是能真正完全防水或防汗的。如果防曬產品有防水的功能,那么你會看到在“防水”二字后面會標注有“40分鐘”或者“80分鐘”的字樣,這就是告訴你,在皮膚浸水或流汗的情況下,你需要在 40分鐘或 80分鐘后重新涂抹防曬產品。
10、認為只要涂抹了防曬產品,無論怎樣曬日光浴都是 OK的。
熱愛美白的東方女性多數不會有此顧慮,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趣味與眾不同的女性是熱愛“美黑”的。需要提醒的是,日光浴可能使肌膚受損、過早老化、早生皺紋和黑斑,與此同時,可怕的黑色素瘤也在生成的路上。所以,如果是因為身體的需要而接受日光浴,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日曬也要適量。
11、過期的防曬產品舍不得扔掉。
盛年女性大多有節儉的美德,但有時節儉不一定是好事。查看一下,你的抽屜里是不是還存著兩年前開過蓋的防曬霜?皮膚科醫生告誡我們,使用防曬產品,一定要留意保質期,防曬產品一旦過期,某些關鍵的防曬成分就自動失效——意思就是,你涂了也白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