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琴
2014年8月1日至4日,第24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書博會”)舉行。本屆書博會以“文耀貴州,書博天下”為主題,主會場和4個分會場吸引近20萬人現場參與,八方人士齊聚貴州感受讀書的樂趣,共同分享我國新聞出版業改革發展取得的累累碩果。此次,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解放軍和武警代表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港澳臺的參展單位800多家,共設展位2395個,比上一屆增長10%。書博會期間,讀者大會、“十大讀書人物”評選、“紅沙發”訪談、孔學堂書局和《孔學堂》雜志授牌儀式、公益傳統文化系列講座和主題論壇、國學圖書專展及國際王陽明書展等170多項活動,令書博會不斷掀起一陣陣品書、購書、追書的熱潮。
書博會主辦方圍繞“轉型過渡”這一新課題,貫徹“節儉”的辦會原則,一方面總結歷屆書博會成功舉辦的經驗,另一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調整,在更多層面上關注閱讀。主辦方認為,書博會不只是會展活動,更是文化活動,也是讀者的節日。書博會不應只是新聞出版行業系統的會展活動,也不應該只是展書賣書,而應該是文化的活動,是讀者的節日,力圖通過閱讀把書博會辦成讀書人的盛會。
新媒體各顯神通
全方位交流掀熱潮
以往書博會都是一個實體的書博會,是一個必須到現場的書博會。除了在書展舉行期間主辦方設置的國學圖書專展、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本土文化名人訪談、公共閱讀活動等多種文化活動,本屆書博會圍繞轉型過渡期,打造了“數字閱讀鬧書博”這一概念,觀眾可以通過二維碼、微信平臺等暢游“掌上書博會”。應該說,虛擬空間里的書博會是本屆書博會的一個亮點。
從7月29日開始,主辦方推出了“關注有禮,書博贈書”活動,旨在營造書博會在人們身邊的網絡氛圍,同時也讓更多人積極參與書博會的活動。人們只要關注書博會官方微博(新浪:書香貴州,騰訊:書香中國)、微信(微信號:scholarlychina),就有機會獲得免費精品圖書1本,每天送出20本。多彩貴州網在新浪微博開設話題“#第24屆書博會#,新浪微博用戶可以發送相關話題+內容并@多彩貴州網”,每天也有5本精品圖書作為贈品。多彩貴州網在書博會期間還開展曬“書”匯、“書博尋寶游戲”等多種活動,給廣大參加書展的書友更多的交流機會。
另外,主辦方還開通了“第24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官方微信、微博,充分利用現代傳播平臺,方便人們了解更多的書博會資訊。書博會期間,多彩貴州網舉辦了“曬出鏡頭下的書博會”的攝影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攝影作品,增強了全民參與性,豐富展會群眾互動活動內容,進一步增添展會文化色彩,營造了書展的良好氛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硬件設施方面,為了使線上和線下的活動緊密結合,執委會在展館內搭建了寬帶為100M的互聯網接入,場館內開放免費WiFi(視頻限制)。
出版集團相攜手
數字化轉型競技忙
書博會的第一天,8月1日,貴州數字出版有限公司與南京掃掃看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海龍囤數字化傳承項目、《漫畫二十四史》授權優酷土豆網等合作項目現場簽約。書博會首日如此陣容的簽約合作,既反映了國內數字出版領域的現狀,也展現了國有、民營數字出版力量在此次書博會的同臺競技。
國有力量中,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北京出版集團、貴州出版集團等,紛紛展示傳統出版數字化轉型的最新成果。與此同時,民營策劃機構開始主動順應媒介融合大勢,在在線教育服務與支持方面發力。如經綸文化傳媒集團此次參展的2000多種圖書全部通過植入二維碼的方式實現了數字化;江蘇春雨教育集團展位的數字出版產品則包括“實驗班”小學生全學科網絡游學平臺、“學科王”教育考試網、“教考通”等面向學校的智能化教育資源平臺;山東世紀金榜則展示了其教學資源網和數字云教學資源平臺“智能教學e教室”;江蘇云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全方位展示了“云想出版發行全流程解決方案”和“云想出版發行在線交易平臺”。此外,山東梁山世紀儒源的數字出版題庫平臺、長江水滸文化傳媒的優化方案教考資源網、九春科教傳媒的九九校園管家、北京題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也同臺競技。
雖然傳統的紙質圖書閱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占據重要地位,但為尋求更持續的發展,傳統出版業也在借助數字化閱讀的趨勢,不斷地培育、拓展市場,贏得發展的動力。各方出版力量的迅猛發展昭示著,數字化閱讀正成為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數字出版的形式、形態愈加豐富,數字出版將成為出版業發展的廣闊市場和新的陣地。
線上線下齊互動
全方位預熱增人氣
本屆書博會的預熱活動精彩紛呈,不僅有豐富的線下活動,也有貼近讀者的線上活動。7月15日,書博會系列活動之“書博大篷車·多彩貴州行”在貴州省博物館啟動。在為期半個多月的活動中,書博大篷車向企業、學校、社區周邊的市民免費贈送書籍,讓圖書真正走進市民生活。書博大篷車從貴陽出發,7月15日—7月30日期間,先后走進遵義、安順、凱里、貴陽孔學堂等地,8月1日—8月4日駐足書博會主會場。書博大篷車每到一個分會場都展銷社科、文教、文學、種養殖等優秀出版物,并舉辦捐贈、閱讀互動、科普知識宣傳等活動,提高全民閱讀的積極性。書博大篷車在活動路途沿線還向企業、軍隊、學校、社區免費送書,更好地讓書籍走進市民生活,滿足民眾對文化消費的需求,使閱讀成為市民的習慣。
早在2014年4月,書博會系列活動之一的貴陽市“中小學讀書評書”活動就開始了。其間,全市中小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閱讀,并撰寫讀書心得;各中小學校充分發揮圖書館(室、角)的作用,以校園讀書社、班隊會討論、演講等形式,組織學生積極推薦書籍、撰寫書評,以及參加“我閱讀我分享”、“美作文大賽”等活動。活動期間,主辦方共收到參賽書評390篇,推薦圖書上千本,促進了“書香校園”和“書香貴陽”建設。緊接著,7月23日,書博會網絡文化傳播活動啟動儀式在貴陽孔學堂舉行,“中國十大經典讀物”網絡推選活動、“影響貴州領導干部的十本書”網絡推選活動、“網友心中的貴州讀霸”網絡展示活動也相繼啟動。書博會進行期間,1號展廳里,一間“玻璃屋”格外打眼和熱鬧——這是貴陽日報傳媒集團專門設立的貴陽網網絡直播間。多位重量級的出版人、學者、作者做客其間,通過網絡,與讀者、網友“零距離”交流,書博會盛況也在第一時間得以呈現。
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的緊密結合,貴陽書展讓更多人通過自己喜愛的方式參與了書展,擴大了書展的影響力,實現了把書展變成讀者們節日的宗旨。
展銷合一惠讀者
“紙電聯動”引發購書熱潮
本屆書博會改變往屆以展為主的慣例,在不影響訂貨和展覽的前提下,實現了展銷合一。
本屆書博會上,執委會鼓勵廣大市民觀看展覽和購買圖書,擴大圖書消費。如書博會組委會聯系各參展單位對廣大讀者到書博會主會場購書實行8折優惠,同時向讀者免費發放總計100萬元的購書券,配合折扣購書抵用,讓讀者享受購書“折上折”。臨近書展結束,參展單位的折扣越來越吸引人,各參展商紛紛將樣書低價促銷,現場掀起了一場搶購熱潮。8月4日,貴陽主會場除了零售館配區正常開放,其他展館的參展單位基本撤展,大多數的書架都空了下來,參展單位開始打包撤展。一些還沒撤展的展位則開始低價促銷政策,開始打三折,精裝本的《魯迅全集》套裝180元一套。市民前往展館購書,不僅可以以三折低價買到便宜書,運氣好還能免費“撿”到參展商留下的新書。
打造立體式多渠道服務平臺無疑能更好地吸引讀者注意力。8月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國首家全系列產品展示體驗店“人教書苑貴州書城體驗店”啟動,旨在讓讀者全方位立體化地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產品的多樣性。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實體書店“紙電聯動”背后體現的是上游出版機構對渠道的深層挖掘和拓展。借助數字化手段提供立體化產品和服務的渠道模式,不僅順應了零售賣場以閱讀體驗帶動銷售的趨勢,而且能夠促進紙質圖書、數字化產品和其他衍生產品在零售渠道的銷售。出版機構深知好書需要大平臺推介才能實現價值,而書店也在創造條件打造大平臺。正如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強所說,書博會在展示交流等功能提升的同時,實質性的業務合作功能也在回升,此次山東省新華書店、各市店和部分縣店都派來了業務人員,就是加強業務合作。
民營策劃機構一直站在市場前沿,對新閱讀環境下的渠道變化更為敏感,也更有危機意識。江蘇春雨教育集團董事長嚴軍在書博會期間召開的2014經銷商大會上提出“雙贏”思路,“必須進行渠道價值再造與模式創新,打造立體式多渠道服務平臺”。
多彩活動彰顯“書博天下”的主題
書博會展期配套活動主要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牽頭的活動、書博會執委會組織的活動、分會場組織的活動及各參展代表團組織的活動等四大板塊。活動多、名人多是本屆書博會的一大亮點。本屆書博會共有170多項活動,涉及學術研討、產業論壇、新書簽售、名家講壇、演講大賽等。“讀者大會”邀請了王蒙、吳敬璉、歐陽自遠、閻崇年、曹文軒、汪洋等著名作家、學者參加,與讀者交流讀書的樂趣與心得。“讀中華圖書·愛多彩貴州”、“書博大篷車·多彩貴州行”、“逛書博·看貴州”等全民閱讀活動更是特色突出、書香味十足。
在位于貴陽國際會展中心的書博會主會場外,一幅幅閱讀主題的巨幅圖片立于路邊,非常搶眼。布置于各場館之間的“閱讀·態——最佳閱讀狀態及場景攝影展”,是本次書博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展覽開始之前,組委會面向全球征稿,62天收到來自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地382位攝影師的4832幅佳作,經過專家評選,150幅精品如期亮相書博會。在書博會貴州館外墻展出的是“中國書籍出版發展史”,該展覽借助國家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用4個篇章講述中國出版典籍的進程。一幅幅圖文并茂的展板,從結繩記事開始,展示了書籍出版經歷了甲骨、青銅、石器、竹帛、紙張等不同載體的演變,也經歷刀刻、手寫、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制作工藝的演變,生動詮釋了我國典籍的出版數量不斷增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促進了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在5號館,一幅幅色彩斑斕、富有創意的動漫作品,引市民駐足觀賞。該展廳的主題是“絲路上的中外動漫”,共展出220余幅中外動漫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來自西班牙、印度、東歐、西亞的動漫大師,通過精巧構思的藝術作品,與市民分享他們的藝術靈感和思想。
在展會現場,帶著“淘書”欲望而來的市民,不僅大過“書癮”,更在中國出版典籍發展史、“最美書店”攝影展、中外動漫圖片展、中華印刷之光展等展覽上流連漫步,發現閱讀之美。特別是“閱讀·態——最佳閱讀狀態及場景攝影展”, 聚焦人類共同的閱讀興趣,展現了全球多種閱讀狀態和場景,以鏡頭彰顯了“書博天下”的主題。
為期4天的書博會結束了,但書博會結束的是形式,閱讀無所不在,閱讀帶來的啟發、思考和智慧將伴隨更多人走過更美好的時光。自本屆起,原來一年一屆的書博會將改為兩年一屆,間隔延長,主辦方辦展的時間將更充裕。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書博會已由最初單一的圖書交易活動,發展為集出版物展銷、信息交流、行業研討和倡導全民閱讀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盛事,已經成為展示出版業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