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禎/譯



1838年年初的幾個星期中,流傳著許多關于這種怪物外出活動的故事。據一些人說,裝扮成白色公牛,首次出現在巴恩斯,他襲擊了若干人,其中多為女性,在附近的里士滿,他已經嚇死了好幾名女子,并用鐵爪傷害過幾名受害者。同時,他在哈·史密斯以“身高6英尺,大眼睛,超長手臂的巨大狒狒形式”出現,恐嚇居民。倫敦周圍的民眾都選擇夜間不出行,以免遇上怪物。
盡管許多目擊過這種怪物的人發出過警告,但有些人認為這純粹是一種惡作劇。1830年,英國社會的主流意識認為鬼怪只會出現在偏僻的教堂墓地和鄉村的十字路口,遠離文明社會。如果真的有鬼的存在,它們應該出現在英國最偏僻的地方,而不應該出現在像倫敦這樣的大都會社區。
媒體針對鬼怪的性質展開討論,《早晨紀事》報說:“從鬼故事中可得到更多關于輕信或迷信的例證。”《西肯特衛士》報稱,怪物是“十足的騙子,他的所作所為遠遠超出可能性。”
19世紀初的倫理學家約瑟夫·泰勒認為,“很多人頭腦簡單,容易輕信無聊的傳說”。尤其小孩和婦女很容易迷信,而彈簧腿怪的受害者多為無知的女仆和柔弱的女士。媒體認為,仆人既是“郊區鬼怪”小道消息的主要傳播者,也是受害者。許多報導都說明,僅有意志薄弱的女性在遭遇彈簧腿怪時才會失去理智。
1838年3月10日,《彭妮漫畫》登出了彈簧腿怪的畫像。畫中的怪物是一個頭上長角的妖怪,他正跳越一座房屋。他穿著彈簧靴,跨跳如飛,輕巧靈活。彈簧腿怪的第二幅圖更有趣,他幾乎裸身,披著披風,頭戴頭盔,正在追逐兩名女子。《彭妮漫畫》附的文字說明所表達的意思是:被追逐的兩名女性,是當時股市上多嘴多舌的喜劇人物;而怪物的形象則是令人厭惡的妖怪,專門恐嚇民眾中最無知、最迷信的人群。
倫敦的妖怪
18世紀末,倫敦妖怪是最臭名照著的捕獵女性的攻擊者。據稱妖怪刺穿或劃破多達50名婦女的衣服。其他零星歹徒也跟著他們攻擊婦女。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1827年8月的一個下午,一位名叫安·皮爾遜的女子正從肯特郡小鎮回倫敦的路上,她遇上一名紳士模樣的中年男子。在并肩走了一段后,男子用手臂挽住了女子的腰,并著手進一步的冒失動作;女子察覺后,掙脫了男子的手臂,并威脅說要報警求助。她想自己的行為一定會激怒對方,可是男子請求她的寬恕。他恢復與她并行,直至到戰斗橋,此時,他突然轉身對著她,她立即感到左臂疼痛,原來她被刺傷了。
其實,彈簧腿怪應該是妖怪的延續,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襲擊單獨行走的女性,其手法也相同,只不過彈簧腿怪行動靈活,快步如飛,攻擊性更強。經過媒體的夸張宣傳,彈簧腿怪成為神秘的、殘忍的危險角色,使倫敦的夜晚不得安寧。
郊區的恐怖
實際上受彈簧腿怪影響最大的是倫敦的郊區。許多早期的目擊事件可追蹤至諸如巴恩斯的村莊克拉珀姆公地等區域,以及連接基尤、佩卡姆和格林威治的鄉村公路上。另一個飽受彈簧腿怪困擾的地方是哈默史密斯,據稱彈簧腿怪就是在這里首次出現的。這里是一個社區,許多年來一直遭到本地鬼怪間歇性的騷擾,人稱哈默史密斯鬼怪。彈簧腿怪是以巨驢形式出現在哈默吏密斯的,它在謝·德灌木林附近挨戶敲門,為了逃避追捕者,它輕松一跳便可越過圍欄和高墻。這些傳聞似乎有些荒謬,彈簧腿怪所采用的裝扮卻令人不可思議,并對當時的常住民眾造成了一定威脅。
或許,倫敦的一些外圍地區為彈簧腿怪從事活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環境,這里不像燈火通明,警察巡邏的倫敦市中心,鬼怪們在這里活動不必擔心被監視或逮捕。生活在倫敦大都會的媒體從業人員自然會忽視倫敦外圍民眾遭受到的鬼怪困擾,他們最多只看到工人階層對傳聞中的彈簧腿怪的恐懼,以及迷信和輕信。而生活在倫敦外圍,并遭受郊區魔鬼危害的民眾則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民眾們認為彈簧腿怪是真實存在的威脅。有關怪物的傳聞故事通常模糊了其實際存在的環境與想像的都市空間的界限,也會混淆彈簧腿怪產生的實際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