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嫻慶
電子工業出版社在圖書走出去上,每年的輸出品種數量一直保持逐年遞增的態勢,品質也在不斷提升。目前,電子工業出版社輸出領域涉及科學技術、人文社科、大眾生活、經濟管理、建筑設計、藝術、少兒等相關的出版物。為不斷深入挖掘出版社產品的輸出潛力,我們利用互聯網思維,開拓思路,結合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特色展開輸出工作。
一、下沉編室密切溝通,深入選題策劃階段
電子工業出版社是一家綜合性的出版社,立足科技和專業出版,同時在社科、大眾、生活、少兒領域的產品線也獨具特色。目前,出版社的圖書輸出工作由總編辦負責,統一對外出口,這樣方便了外方與我社的溝通,但也對總編辦的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為此,我們實行了定期下沉編室的交流制度,每月收集各編室的重點新書,密切與各相關編輯保持高頻度的溝通;同時,我們也將了解到的國際市場情況及時反饋給編輯,實現在選題策劃階段就能夠找準具有輸出潛力的產品,后續聯動整體營銷。
二、運用互聯網思維,開拓輸出營銷模式
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版權輸出主要以港臺地區為主,同時不斷地積極探索輸出越南語、馬來語、英語等多語種作品;注重渠道拓展與重點客戶開發。同時,除了每周針對合作方推送新書信息之外,我們還利用多種模式開拓輸出營銷模式,例如專題推薦、同步出版、譯稿合作、數字版權授權等多種合作模式。
1. 專題推薦:借助海內外媒體加大宣傳,新書與常銷書相互呼應,多語種同步推廣
媒體互動專題推薦:以韓國為例,因國學深受韓國讀者青睞,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向諸葛亮借智慧》《跟司馬懿學管理》《曹操的啟示》均以較高的版稅條件輸出韓國。同時,為進一步促進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宣傳,2013年,出版社版權部門積極與外方溝通,促成了韓國最大媒體之一的《朝鮮日報》對作者趙玉平的重要專訪。
市場熱點專題推薦:針對國學市場需求的這一特點,2014年上半年,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辦攜手人文社科圖書分社,將近年來已出版的“百家講壇系列”及國學類圖書資料進行匯總篩選,制作成專題系列再次進行推廣,其中2009年的《俠骨柔情陸放翁:楊雨講述傳奇陸游》與2013年的《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兩本書均已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此種方式,我們又進一步結合了其他市場的特點,將國學類專題推薦推向我國香港、我國臺灣、日本、泰國、越南等市場,實現了新書與常銷書相互呼應,多語種同步推廣。
2. 同步出版:介入選題階段進行版權洽談,與海外出版社聯合重磅推出圖書
通過及時了解外方的版權需求,我們會在社內尋找相契合的選題進行推薦,促成雙方在選題階段的版權合作,從而實現本版圖書“走出去”的效率。例如,我們與臺灣出版社已實現攝影技術類產品《口袋大師索尼NEX-7》、科技類《3D打印:三維智能數字化創造》等品種的同步出版。
3. 譯稿合作:打破傳統譯稿交易概念,實現各方面的譯稿合作
譯稿使用權許可:電子工業出版社不斷加強對引進圖書的管理與宣傳,對于一些優秀的引進品種,我們會與外方就譯稿的使用權進行合作,例如,計算機領域的權威之作《代碼大全》、電子技術類的經典之作《半導體制造技術導論(第二版)》《電磁兼容設計與測試(第四版)》的譯稿使用權都已與合作方簽訂相關合同。
譯稿共享:譯稿共享主要適合港臺地區,這種方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降低雙方的出版成本。此種方式適合系列圖書的出版,但對合作方的甄選需要有足夠的判斷力,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風險。
4. 數字版權授權
作為紙質圖書的增值模式,電子工業出版社也允許向外輸出數字版權,已經輸出的數字版權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紙質版圖書的授權,例如,向韓國輸出的《向諸葛亮借智慧》與《曹操的啟示》,向越南輸出的《冷讀術》等。
三、合作出版,綻放光彩
關于與歐美知名出版企業的合作出版項目,由于受到產品領域的局限,電子工業出版社起步較晚,但勇于嘗試。目前,電子工業出版社與Springer、McGraw-Hill Education、John Wiley & Sons、Elsevier、Taylor & Francis等重要的歐美出版權機構積極探索版權走出去的新合作模式,從戰略層面進行合作,共同策劃選題,實現中英同步出版,通過這種海外授權與全球市場發行的合作方式鼓勵國內優秀作品走向世界。
2014年3月,電子工業出版社有三本圖書與國際知名出版企業正式簽署了合作出版合同。這不僅標志著電子工業出版社在與外方合作出版方向實現了重大突破,還意味著這三本印有電子工業出版社標志的英文圖書將實現全球的出版發行。
實現電子工業出版社與國際知名出版企業的同步出版或合作出版,有利于提升出版社的國際品牌形象,吸引國內外優秀譯作者資源。我們后續仍將不斷拓展與外方的戰略合作,為社內各編室搭建吸引國內外重磅作者及優秀國際資源的平臺,為深化電子工業出版社國際交流,擴大國際影響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