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杰
摘 要:藝術的宗旨是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這個藝術情感豐沛的紫砂家園里,人們似乎更容易接近心靈深處的真諦。
關鍵詞:傳統;創新;美感;方器;線條
1 前言
宜興丁蜀,美麗的魚米之鄉,分布著一種陶土。因為質料中石英、云母、赤鐵礦等礦物質豐富,在陽光下能發散出一層以紫色為主的五彩光澤,所以得了一個“紫”,同時不管是因為泥料如何的細膩,壺的表面尤其是橫截面都會有礦物顆粒形成的砂質感,故又得了“砂”。宜興就是這樣以陶都之名,聲揚海外。
筆者從藝20多年,最初在學徒考核中憑借現場制作的《小報春》作品嶄露頭角,后入得顧紹培大師工作室學習壺藝。在此期間,廢寢忘食,沉浸在藝海生涯中,桌上的泥巴,構筑了心中偉大的紫砂王國藍圖,酷暑嚴寒,伏案桌前,樂此不疲。我常說,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份賞悅,上帝總立即賜下萬道源泉;對每一個音符凝神,上帝總是傾下整匹的音樂如錦。生命的厚禮,只賞賜給那些敢于嘗試創新的人。
2 傳統方壺及創新作品的比較
俗話說“光器最見功底”,筆者摯愛的是方壺,獨具一格的造型,絲毫不遜色其他器物。方壺展示出了它固有的陽剛之氣、鐵骨柔情。作品《方升》、《亞明四方》,造型古樸大方,線條簡潔有力。采用傳統的手工鑲嵌接法,壺身和壺嘴,都是用泥片鑲接成型。而手工工藝鑲接法,既體現了紫砂工藝的優良傳統,又鍛煉了自己的基本功,整個壺的線條看起來力度飽滿,挺拔有力,精神十足。
紫砂方器造型變化眾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說,主要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隨方、寓方等幾種基本形狀。在創作新的壺型時,筆者都要嚴格計算尺寸,先畫出樣板,再對壺身,壺蓋、壺鈕處反復進行修改,達到所要表達的主題,最后審樣,確定好正式規格的圖紙,開始裁剪,泥片的厚度和角度都要十分精確,然后進行鑲接,在鑲接時都要嚴格控制泥片的干燥程度,壺身鑲接好以后用拍子在壺身上平穩地拍打一下,使壺身的結合部受力,再放到陶缸里潤一段時間,再出來拍打一下,這樣反復多次,使作品完成后顯得挺拔光潔。在不斷的修改中,追求完美。筆者的創新作品《四方玉璽》以紫砂方器造型為特征,整體形象更穩重,更大方,壺把渾圓端正,便于執握。壺蓋線面挺括,磊落大方,層次分明。壺鈕端莊穩健,憨厚可愛。壺嘴與壺身銜接處的圓角處理,技術復雜,工藝要求極高,施藝嚴謹,張弛有度。“玉璽”是皇帝用的印璽,運用到紫砂壺的工藝中,象征了它的威嚴,權威性。整體的外形下半部分大,上半部分小,中間有如意紋的精細裝飾,壺蓋上的祥瑞,栩栩如生,氣勢磅礴。
而作品《祥龍福虎壺》,注重細節處理,巧妙地勾勒壺體的輪廓美和韻律美。壺底為直面直角,壺腳和壺底的銜接處理得簡潔清楚,壺嘴和壺身的銜接處,弧曲線的運用恰到好處。幾千年來,龍和虎一直都是人們喜愛的吉祥物,它們在紫砂的裝飾中顯示出極佳的創意性,壺嘴上虎的造型霸氣十足,柔韌而蘊力。壺蓋上的龍,俏皮而又狂野,機警而又蓄勢待發。整把壺寓意“吉祥如意,富態安康”,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一把小小的紫砂壺讓我們自是感覺壺小乾坤大,一把帶有龍、虎故事的壺又似乎把我們帶入上古時期,思緒萬千。想我中華,泱泱大國,五千年的風雨,五千年的文明,從最初知識貧乏,到今天科學發達,神物再次與藝術相結合,更是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祝愿。此壺還有一個絕佳的特點是充滿靈動感,不對稱的外形線條,從普通方器裝飾的煩瑣中脫穎而出,有情趣,有生命,有新意。整體氣韻向前,象征著奔跑中的紫砂文化,向全世界傳播東方藝術美的決心。
在這個藝術情感豐沛的紫砂家園里,人們似乎更容易接近心靈深處的真諦。受岳父顧紹培大師作品《豹方壺》《龍跳天門》啟發,動感的《翔云壺》凝固著整體內涵,剛毅之韌性,搏斗之力量,形態之俊美,透露著一種精神個性:陽剛之氣,力量之美!在壺鈕的設計上,《翔云壺》橋形壺鈕大膽創新,由圓向直過渡,線條流暢。設計巧妙,動靜結合。傳統的造型在線條的流轉搭配中,綻放出異樣的光彩。壺身造型獨勝一籌,運用傳統的素材加以創新,方中寓圓,飽滿豐腴,壺嘴設計直而立,壺把向上延伸,流露一種張力和魄力。壺腹運用浮雕工藝,鋪砂手段,可見作者匠心獨運,纖云流巧,舒卷自然,我鋪飾金色砂點,色澤艷麗,那一圈圈不規則遍布的砂點,猶如夜空里閃耀的星星。紫砂藝術的星空,繁星閃耀,于品茗中把玩,好不愜意!作品《翔云壺》,深入其境,品讀其情,舒展大方,裝載濃濃的祝福,祈福歲月安好,國泰民安。“飛翔”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翔云壺》再現了藝術之于人類精神的鼓舞魅力,讓人深深打動,過目不忘。
3 結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傳統紫砂的虔誠仰慕者,更應肩負起當代壺藝推陳出新的重任。在繼承先輩的傳統技藝上,追求出作品的新和美,展現出壺藝的風姿神韻,是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筆者從生活中所想所得,例如貓狗瞬間撲出去的一剎那的肢體形態,又如飛鳥起飛時的展翅形態。這些都可以用方器中的不對稱線條和動態線條來體現。《四方玉璽壺》、《祥龍福虎壺》及《翔云壺》是從傳統方器的線條到創新方器線條的探索,是對稱線條到不對稱線條的變化,是靜態線條到動態線條的革新,從而追求由靜止到動態,由平穩呆板到生動活潑的變化。很多藏家都認為,筆者對壺藝審視近乎嚴苛。對筆者而言,壺如生命。而這些向我們展示出一把把完美的紫砂壺是如何地汲取藝術精髓和時代風貌,正因如此,才使筆者的創作狀態與壺藝之作永遠處于巔峰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