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0100-01
如今的語文教學中,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為了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大部分教師還是沒有把學生從繁瑣機械重復抄寫中解脫出來。語文家庭作業書面作業多了,機械訓練多了,既不能豐富生活積累,培養創新思維,更不能很好地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所以我們布置語文家庭作業應該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書面的,也要有口頭的,既要有動腦思考的,也要有觀察生活的,既要有語文活動的,也要有將語文學習與其他各門學科交融的。在少教多學的語文課題研究中 ,我們就小學高年級家庭作業多樣化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讓學生樂于接受,促進了語文課堂教學。
一、高年級家庭作業應在生活實踐上有突破
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學習的觸角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把家庭作業設計與社會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社會實踐、家庭生活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創新能力。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將生活充實到學生的家庭作業中,就為語文家庭作業注入了新的內涵,賦予作業新的生命。要改變傳統的家庭作業的內容,就要布置一些與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具有時代氣息的作業。如教學《鳥的天堂》前,我按照導學案布置了一道“我是小小導游”的家庭作業。我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寫解說詞,然后讓學生在家里做演講準備,為學生課堂小組交流做準備。這樣的家庭作業,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把生活與課本知識有機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也為學生習作提供了素材。又如教學學校地方教材《最美家鄉油菜花 》時,我精心設計了“挑戰節目主持人”的家庭作業。我在家鄉舉辦油菜花節之際,讓學生利用放學后時間或周末去油菜花旅游地踏青、賞花,了解當地土特產并拍成圖片;再讓學生分成小組將收集到的資料、圖片或實物進行展示;然后讓學生在家里嘗試做節目主持,為課堂教學做好了充分準備。因為學生參與了這些有趣的體驗式活動,課堂中的學生參與意識濃厚,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高年級家庭作業在學生自主上應有所選擇
對于層次不同的學生,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因此,在小學語文課改實踐中,我在設計家庭作業時克服了以前的硬性作業,避免了“一刀切”,設計了“階梯式”家庭作業。教師在設計時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內容和形式的家庭作業,針對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的差異和個性特點,設計不同等級的作業,給予學生自由選擇作業的空間。例如教學《北京的春節》后,我給學生設計了如下作業內容:1.查閱資料,你了解了哪些民族的什么風俗?2.拓展性閱讀:仔細品讀梁實秋和斯妤筆下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么不同。3.課后作業:(1)習作《家鄉的春節》。春節剛剛過去,鞭炮聲還回響在耳邊。大家一定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那么,請大家課后都來寫寫屬于自己的春節。要寫出自己的個性,要寫出自己的特點。(2)辦一期民風民俗的手抄報。我給同學提出學習要求:以上三題作業,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至少一道題的家庭作業自主完成。
三、高年級家庭作業應體現學生的主動性
其實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他們已經有一定的能力給自己布置適合自己的作業。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老師為什么不把布置作業的權利交學生自己呢?記得學完《竊讀記》一課,我這樣嘗試讓學生自己給自己布置家庭作業。我問學生:“學完這一課,你們想做些什么?”學生紛紛發言。有的說:“我一定要找《城南舊事》看一看。”有的說:“這個周末我一定去我們書店去竊讀一下,體驗林海音小時候的那種竊讀的感受。”一位作文寫得比較好的學生說:“我想把課文中感人的句子摘抄下來,寫作文時用得著。”我們班劉婉聰同學和她的同桌迫不及待地說:“我們悄悄商量過了,下課找幾個同學來分角色演一演《竊讀記》。”學生們思維如此活躍,確實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但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學生的想法不正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這一基本理念嗎?
總之,在教學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主動地完成家庭作業,并讓學生在作業中,在語文生活實踐中嘗到學習的樂趣,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研究,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大膽地嘗試,充分挖掘語文學習的各種資源并不斷創新,語文教學才會有“柳暗花明”的全新境界。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