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景
建黨節前夕,中組部公布一組最新數據:2013年全國共發展黨員240.8萬名,較上年減少82.5萬名,創下10年來發展黨員數量最低值。就在此前,新修訂的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 揭開面紗,其“控制數量、均衡發展”的要求,旨在對此前黨員發展的弊端“糾偏”,新增的多項規定,更被稱為“史上最嚴”。各種跡象表明,在各地清退不合格黨員的同時,提高黨員準入門檻,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提高入黨的門檻,要扎緊入黨的制度“籬笆”。一些人把入黨作為撈取個人好處的手段,入黨就是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為了升官發財。這是造成黨員素質良莠不齊、部分黨員暮氣沉沉的重要原因。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提高發展黨員質量,眾所周知,沒有數量的質量,沒有質量的數量,都是沒有意義的。發展黨員不是簡單地取決于黨員數量,更重要的是取決于黨員質量,取決于黨員執行黨的路線的堅定性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
控制數量,保證質量,嚴把“入口關”是關鍵。進一步明確各級黨組織和黨務干部在發展黨員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增強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責任感,這是提高發展黨員質量的有效辦法。建立健全層層抓發展黨員工作責任落實機制,把發展黨員工作列入基層黨建目標責任制考核,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強勢的責任落實,打開工作局面。重視對入黨對象培養聯系人的培育。入黨積極分子是黨新鮮血液的源泉,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引路人”的培養聯系人,又是這個源泉的直接“養護人”。其履職盡責的好壞,關乎入黨積極分子的成長進步,決定所培養黨員的質量高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