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濤,張建棟,周 聞
(青島電視臺 電視新聞制作部,山東 青島 266071)
青島電視臺新聞高清演播室于2013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該演播室是全高清、數字化、多媒體交互演播室,總面積約200 m2,其中演播廳約130 m2,導控室70 m2。目前承擔著青島電視臺的名牌新聞欄目《今日》、《今晚》、《青島新聞》等每天3 h的直播以及多種訪談類節目的錄播任務,整個演播室的視頻系統龐大,信號源眾多,外來信號復雜,多路3D前景、背景包裝,還有DLP和LED等多種顯示終端,這些都對系統的搭建與應急方案的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該演播室為多媒體交互演播室,其定位不僅僅局限在新聞播報的層面,更要進行一系列互動式訪談、特別節目的錄制,因此要保證有足夠的信號源和通路,還要考慮系統的可擴展性[1]。
1)攝像機
固定機位攝像機3臺,搖臂攝像機1臺,預留1路滑軌攝像機通路。
2)城市眼
分別在青島奧帆中心、棧橋等標志性景觀架設高清室外攝像機,用以提供實時青島城市風光,通過光纖回傳至演播室,并通過遙控面板控制其運動和參數調整。
3)播出設備
配備硬盤播出服務器4臺;應急播出服務器1臺;非線性編輯有卡站1臺;P2卡放像機3臺。
4)外來信號
一共設置6個外來信號通路,包括:播出總控調度的外來信號5路,分別為交警演播室信號、氣象演播室信號、3G連線信號、預留信號等;高清新聞衛星車信號回傳1路。6路信號分別經3臺X85的6個通道進行同步和上變換,分配后進入系統。
5)字幕及包裝
CG高清字幕機1臺;高清3D前景在線包裝2臺。
對于信號源來講,所有的故障均為單點故障,設備損壞或者出現故障后,首先要找其替代者和備份設備。若攝像機出現故障,第一時間用其他攝像機替代。字幕包裝模板2臺機器互為備份,均可實現無縫應急切換。2臺硬盤播出服務器為一組,互為備份,一組硬盤播出服務器在直播的同時,另一組可以準備下一階段的直播,這樣既可以提前檢查播出串聯單狀態,又可實現節目的無縫隙直播。應急播出服務器、有卡站和P2放像機作為其備份使用。
切換臺是視頻系統的心臟,各個電視臺對其備份往往采用切換臺加單矩陣的備份模式[2-3]。但隨著新聞節目形式的日益豐富,應急情況下的矩陣切換難以滿足諸如背景大屏幕包裝、3D字幕圖文等復雜的節目制作需要,因此采用同品牌主備切換臺互相備份,外加矩陣輔助的設計方案。主路采用Snell Kahuna 2級M/E,32路直切高清切換臺,備路采用Snell Kahuna 1級M/E,16路直切高清切換臺,這樣可以保證操作的一致性、系統的穩定性和兼容性。矩陣采用HARRIS高標清視頻矩陣,包含48路輸入,40路輸出。
所有的信號源分配后進主切換臺和視頻矩陣,一些重要的信號源,比如攝像機、硬盤播出服務器、外來信號等進備切換臺。同時主、備切換臺與矩陣設置環路,主、備切換臺均預留多路由矩陣調度進入的信號通路,有特殊要求時通過矩陣調入信號,主、備切換臺的各級PGM、PVW、CLEAN信號以及延時播出之后的信號進入矩陣,供其調度使用。
切換臺的故障往往表現為死機、斷電、與主機通信失敗、系統設置混亂等,要經常檢查切換臺的電源是否松動、按鍵是否靈敏、內部交叉點是否設置得當。若在直播前發現切換臺故障,非軟件故障可采用重啟設備等方式解決。若系統設置參數混亂,需要提前做好應急文件的備份,第一時間插入系統備份U盤,重新讀取系統存檔即可。要掌握快照、宏、抓幀等基本的操作方法,可以將不同的欄目制作成不同的快照,互為備份,能在短時間內恢復設置。
輸出通路設計時,要優化系統結構,使各個鏈路盡量保持其獨立性和安全性,保證在應急情況發生時,能以快捷、簡單的方式進行處理,減少直播風險。
采用雙2×1、雙路輸出的方式,如圖1所示,這樣設備沒有交叉,2條通路互不影響,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排查和應急的處理直觀、快捷。矩陣輸出則經過X85同步鎖相后,經過鍵控器后的信號進行嵌入處理,上跳線架,作為第三條通路。在主備切換臺均有故障發生時,跳線至播出通路,進行應急處理。演播室內節目的錄制則采用3臺HDCAM錄像機通過矩陣選擇錄制信號,目前錄制主路PGM信號、主路CLEAN信號、主路延時后的播出信號。信號的收錄則是通過1臺新聞回采服務器,通過矩陣調度,直接將主(備)PGM信號回采到網絡系統中,進行歸檔和再加工。
1)主切換臺故障
當主切換臺故障時,將備切換臺切到當前播出信號,按下2×1視頻切換按鈕,啟動備路,啟用備切換臺,同時將備切換臺的AUX輔助輸出口跳線給字幕機、在線包裝等設備輸入。
2)主通路設備故障
當主通路中設備出現問題,比如2×1、加嵌、視分故障,而主切換臺狀態正常,信號通過備2×1,仍然是雙路輸出,此時要通知播出總控,用演播室的備路信號進行播出。

圖1 輸出通路示意圖
現在的新聞制作越來越傾向于互動性,因此對大屏幕包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演播室內有DLP、LED、103 in(1 in=2.54 cm)等離子等多種顯示終端,主要為節目制作提供背景。
所有終端以DVI矩陣為核心,通過其調度來實現信號的漫游與傳輸。配備有2臺超高分辨率大屏幕顯示包裝系統,2臺iPlayer智能視景播出系統,2臺HDSDI-DVI轉換器。所有信號進入16×16 DVI矩陣,通過1臺MediaLive智能調度管理系統進行調度,分別送給103 in等離子顯示器、DLP、LED的主路。同時,1臺LED控制服務器,內置播放與控制程序,通過DVI傳輸后進入LED備路輸入;1臺DLP智能控制服務器,通過DVI傳輸后進入DLP備路輸入;1路HD-SDI信號通過HD-SDI-DVI轉換器后,進入103 in等離子備路輸入。大屏幕包裝系統示意圖如圖2所示。
1)對于背景包裝、視景播出系統和HD-SDI-DVI轉換器,所有的軟件和模板都進行備份,在1臺設備出現問題后,能第一時間互相倒換,不會影響播出。
2)矩陣、智能調度系統及主路傳輸出現問題,需要切換到備路輸入,利用備份控制服務器進行播放。
3)顯示設備的問題。若在直播前出現問題,首先要更換LED等顯示控制模塊;若在直播過程中出現問題,則需要與欄目方進行溝通,調整機位及播報方式,避開損壞大屏幕。

圖2 大屏幕包裝系統示意圖
通過多臺12路和4路的畫面分割器,對導控區監視墻以及各個必要的工位進行畫面顯示,區域的劃分要考慮工位設置,要方便、直觀。同時對重要的信號源要重點放大,通過畫面的大小區分,分組顯示。由于演播室包裝設備太多,需要對多路的AUX信號進行內容選擇,為了避免相似或相近的圖像造成操作失誤,對AUX信號進行了源名跟隨的處理。對畫面分割器預留了多路由視頻矩陣調度的信號,可以通過矩陣自由調度監視信號。對放像區、字幕包裝區、燈光區、導播區、技術監看區布置專門的顯示器,對信號和圖像質量進行監看。
顯示設備的應急主要是通過顯示器及畫面分割器的調整來實現,保證主要工位,比如導播、燈光、技術區域的監看需要。若畫面分割器出現問題,通過矩陣調度,將主要監測的信號調度到其他畫面分割器的顯示屏幕上,作為臨時監看使用。
提詞器雖然是輔助設備,但是也是新聞直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演播室共有3臺提詞器,其中2臺為AU?TOSCRIPT提詞器系統,1臺為專業廣播級提詞器。根據欄目的需要,將2臺AUTOSCRIPT提詞器顯示系統進行串聯顯示。2臺提詞器的顯示端為VGA轉SDI,經分配后,前端顯示從同一臺設備輸出,將2個遙控器的遙控地址碼設置為同一地址碼,這樣使穩定性增加,以滿足主持人走位、轉身等需要,用其中一臺作為備份,當突發情況發生時,只需要將一根視頻線接回另一臺即可,方便快捷。同時作為應急手段,主持人應該提早進入演播室熟悉稿件,要有手稿作為備份。
同步系統為整個演播室系統提供基準信號,高清新聞演播室系統采用主備雙路同步機加倒換器的方式,由總控送至2臺同步機的2路主備同步信號,經過倒換器后,經視分后分配給各個設備端使用。同步系統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同步系統示意圖
若在直播過程中出現黑場或者有跳動的情況發生,要及時查看同步系統有無問題,在很多情況下,不同步情況源于信號源本身,比如內外同步的設定,同步信號環接過多。因此,建議在搭建系統時,每一個信號源都要進行同步的測試,確定同步方案,并設置鎖定備份。另外盡量減少用設備環接的方式來鎖定同步,避免由于環接過多造成的不同步現象。在直播時,發現同步有問題,第一時間倒換備路進行同步鎖相。
主備切換臺和2×1切換信號進入TALLY&UMD控制器,經過分配后給放像機、攝像機使用。在主切換臺出現故障時,切入備路,其TALLY信號不受影響。PGM和PVW信號分別顯示紅色和橙色,有助于導演的區分,同時對AUX信號經過TALLY&UMD控制軟件做源名跟隨處理。TALLY系統如圖4所示。
主控送主備2路時鐘信號經過時碼發生器后分為2路:一路經過時鐘延時單元,為直播延時5 min,經過時碼分配后進入倒計時控制器,之后為各個時鐘終端提供基準時間信號;另一路經過時碼分配后備用。時鐘系統如圖5所示。

圖4 TALLY系統示意圖

圖5 時鐘系統示意圖
1)重視矩陣的作用
隨著新聞演播室系統的日益龐大,信號的調度顯得非常重要,在搭建系統時,要求盡可能多的信號進入視頻矩陣,矩陣要有足夠的輸出口,需要調度時,能夠立刻進行信號的調取,方便快捷。同時對常用的調度通路外設矩陣的輔助面板,一些輸入輸出口實現一鍵切換,提高安全性與效率。
2)合理設置故障監測點
系統通路中所有的交叉點都要進入跳線,在應急情況發生時,能準確判斷故障,為應急處理節省時間。同時,在跳線盤中設置了多處重要的故障監測點,比如主、備切換臺輸出,加嵌,延時播出,主通道分配等,有了這些監測點,可以通過監視器直接查看信號的傳輸,排除故障一針見血。
3)外接AUX面板
AUX信號是切換臺用以進行視頻輔助輸出的關鍵信號,該演播室內僅在線包裝和背景包裝就需要8路AUX信號,而且使用相當頻繁,若全部依靠導播一人操作,肯定影響導播的正常切換。于是,將字幕崗位和背景包裝崗位分別設置外接AUX面板,由他們對當前需要的信號進行選擇與控制,大大減輕了導播的工作壓力,提高了節目切換的準確性。
4)主、備設備輪換使用
演播室中備份設備,比如備切換臺和一些板卡,可能幾年都不會用到,因此這類設備也最容易出問題。要求所有備份設備必須和主設備一樣加電熱備運行,每周有固定幾期錄播節目,全部啟用備路設備錄制,這樣就會及時發現備路系統的問題。
5)機房環境
設備的穩定性除了自身的內部構造外,與運行的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將所有的演播室設備安放在中心機房內,有3臺專業空調全天候運行,專業防靜電地板,標準機架安裝,機柜下送風設計,風量循環順暢,溫度控制在22℃左右,濕度控制在35%~45%之間,配備有遠程計算機監控與手機報警裝置,溫度濕度超范圍后能第一時間報警。設備在這樣的無塵、恒溫、恒濕的環境中,運行良好,故障率大大降低。演播室中心機房如圖6所示。

圖6 演播室中心機房
6)嚴格試機流程
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總結、歸納了一套詳盡的試機流程,包括每一個崗位、每一臺設備、每一個鍵、每一個狀態參數都要一一測試,特別是一些容易出現直播隱患的點和設備,都重點標注,對試機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責任到人,規范管理。通過實施這一管理流程,在直播前的故障檢出率大大提高,直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7)制定延時播出管理規定
為了保證直播的安全性,將所有的直播節目延時5 min,配置專門的運維和技術主管,負責突發情況的延時播出應急處理。但這不能成為直播節目的保護傘,于是,制定了延時播出管理規定,規定哪些情況下可以使用延時播出,比如政治事件、重大節目的編排等,應遵循什么樣的流程,處理后具體的獎罰,整改措施是什么,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8)嚴格遵守先應急后處理的原則
在直播前發現的設備故障和安全隱患,需要在第一時間排除解決。在直播過程中發生的故障,掌握的原則就是先應急后處理或不處理,直播結束后再處理。總結了一套最為簡單、快捷的判斷、應急處理方案,制定了應急預案,包括演播室系統中主要設備的故障如何判斷,有什么具體的應對措施,要求所有人員熟練掌握,從而提高了應急處理能力。
:
[1]張健.黃石電視臺高清演播室的設計[J].電視技術,2013,37(20):59-62.
[2]賈中原.高清演播室建設的思考和視頻系統建設實踐[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0(9):68.
[3]楊楓,劉明,焦飛.黑龍江電視臺350平米高清演播室系統設計與實現[J].現代電視技術,2010(2):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