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重軍
近年來,關于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特色開發研究的討論已經成為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的主動力,可以說,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所在,學校文化的水平代表了學校的整體水平,一所學校想要擁有獨特而持久的生命力,就應當不斷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以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增強自身的實力。
一、學校文化與學校特色的相關性
廣義的學校文化是以學校的地理位置為基礎,由全體師生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營造出來的具有共性的理念與精神,狹義的學校文化指傳統意義上的校園文化,即學校校園環境中的文化現象。學校文化是一種德育隱性課程,通過學校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能幫助學生在不自覺中接受道德規范的洗禮,從而實現自身道德的提升和發展。
學校特色是學校在發展中呈現的獨一無二的、與學校師生以及各部門都相關的、能夠反映教學理念和學習生活風氣的獨特風貌。它是新時期教育背景下對學校發展的要求,既注重全面發展又兼顧學有所長,追求的是培養特色人才,可以說,特色學校是一所優秀學校必備的基礎性要求。
綜上所述,學校文化建設與學校特色的形成是同一個概念的不同表述,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文化是只適用于這一所學校的特色文化,因此,我們不能先追求特色再進行文化建設,而應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從學校自身散發出來的學校特色。學校特色是學校文化長期積累而形成的,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校區別于其他學校的特征,是最能體現學校個性的方面。
二、如何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突出特色開發
1.構建教師合作文化,以軟實力促進學校發展
學校的文化建設離不開教師的文化建設,新課改強調教師的合作,注重構建教師合作文化。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合作文化難以發展,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化和改革,構建教師合作文化已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任務。
教師合作文化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共同合作,從而實現互助互益。其內容主要包括:第一,教學技能,教學技能分為課前教學設計技能、課中教學技能、課后輔導技能、分析學生技能、實際操作技能、教育科研技能、教學評價技能、社交技能。第二,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分為專業學科知識、教學方法知識、科學文化知識、信息技術知識、教育學知識以及心理學知識。第三,教育管理。第四,資源合作。
教師合作文化包含了以上諸多內容,那么,該如何構建教師合作文化呢?筆者認為,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環節,在教學環節中構成一系列的教學行為,如在備課、聽課、評課時教師要合作完成,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第二,相互討論,教師們通過討論交流,相互介紹教學經驗和方法,構建融洽的合作氛圍,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進步。第三,相互培訓,教師群體的差異性較大,學校應通過培訓的方式讓不同層次的教師在合作中受益,相互提升。如有的教師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方面水平較高,就可對其他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學校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第四,資源共享,將每位教師的教學資源通過共享豐富起來,以便更好地利用教學資源。第五,獎勵互依,獎勵互依就是將個體與團體的獎勵聯系起來,構建一個系統的榮譽體系。有些教學任務是教師個體無法完成的,需要教師團體才能完成,獎勵整個團體時每個成員也獲得同樣的獎勵,這種獎勵方式避免了因個體獎勵而形成的惡性競爭。如每學年評選“優秀年級組和優秀教研組”,此榮譽需要小組教師的共同努力,能促進教師團體的相互協作。
教師合作文化是在多樣化競爭基礎上形成的合作,對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有重要作用,并為學校特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加強基礎課程與綜合素質的培養,以科學促進學校發展
學校的基本內容就是教學,教學是學校文化的內容之一,從課程建設入手,實現校園文化的發展并推動學校的特色開發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中小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原來的“千校一貌,千生一面”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只有選擇特色化發展之路,才能培養出知識與能力共同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在課程建設方面,學校應以學生為本,以學校的特色為依據,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為理念開發課程,使基礎性與特色性、科學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突出本校特色。可實行必修選修并重的選課制度,在強調基礎課程的同時,強調對音樂、體育、美術、勞技課的落實與安排,特別是通過選修課模式,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實現不同領域的引導,以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開展自我探究,增強綜合能力。
以喬特中學為例,作為美國一流的學術型中學,該校在課程設置上體現了學術性的特點,在選修課設置上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幫助學生追求自己的興趣,體現了個性化的培養方針。選修課程包括:科學研究計劃——真正能體現實驗科學的性質,為學生提供主動、獨立的設計和實踐機會;經濟學計劃——4門特色課,一個商業實習計劃,一個年會,一系列講座以及參與商業競爭的機會;藝術濃縮計劃——為具有藝術才能的學生提供施展才藝的平臺;畢業項目計劃——允許即將畢業的學生從事多種實習。喬特中學在課程設置上充分體現了學術性與學生個性相結合的理念,以獨特的課程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
除了基礎課程以外,學校還應當加強研究性學習課程建設、第二課堂建設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建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綜合性和開放性的辦學特點,鼓勵學生開展自我探究,將學校教育的目光轉向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實現學校特色課程文化的發展。
3.建設校園文化,以文化促進學校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特色建設必須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學校特色要通過校園文化表現出來,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校園文化的魅力。學校在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時,應當以特色活動為發展主線,踐行人文關懷,致力于打造學校的人文大環境,將人本理念深入到學校的辦學理念之中,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機會和平臺。在環境設置上,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學習設施,不斷完善學習環境。在教育方面,鼓勵教師以德育人,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園禮儀文化方面,培養學生得體的言行舉止。此外,學校還應當注重開展多樣的校園活動,作為校園文化最直接的載體和展示窗口,校園活動不僅代表著校園生活的風貌,也是展示學生興趣和特長的平臺,通過開展特色化的校園活動(如主題班會、辯論、主題演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他們形成集體榮譽感,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大有裨益。
在精神文化層面,為了宣傳學校的理念和校園文化精神,學??稍诎嗉壓妥呃葟堎N名人名言來時刻提醒學生,在教室中布置諸如“優秀作文”“每月之星”的板塊來展示學生的風采,記錄他們的成長和班級的發展。在物質文化方面,堅持“環境育人”的觀念,不斷完善學校的硬件設施,保證學校的綠化面積,保持校園的整潔,完善班級環境建設,在硬件方面給學生的發展提供最有利的支持和保障,讓物質文化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以物質文化帶動精神文化,不斷促進學校文化的發展和特色的開發。
三、結語
學校文化是打造學校品牌的關鍵,學校的文化建設與特色學校的開發已成為當前教育界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只有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實現特色發展,才能不斷提升學校品味,從眾多學校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只有在個性化和特色化的校園中,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作者單位:貴州省思南縣第五中學)
(責任編輯:徐曉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