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遠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積淀而成的育人條件、歷史傳統和校園氛圍等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的總和,它體現出獨特的校園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對師生的影響全面、深刻而持久,所以,優秀的校園文化對整合育人資源、拓寬育人渠道、強化育人效果和提升學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而與校園文化相得益彰的鄉土課程在育人過程中則顯得更為重要。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小學(以下簡稱“中興小學”)以嶄新的課程理念,充分發揮當地的人文資源優勢,努力進行鄉土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于是,《百年中興史話》應運而生。實踐證明,鄉土課程的開發和使用填補了全市校本教材工業文明板塊的空白。
棗莊市以煤建市、以煤興市,130多年前誕生的中興煤礦公司,不僅從經濟領域發掘了棗莊市的潛力,更在文化(工業文化、鄉土文化)領域演繹了它的輝煌。作為中興煤礦公司的子弟小學,中興小學自1923年創立以來,在9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見證了中興公司的發展歷程,而《百年中興史話》這一鄉土教材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由中興小學教師深入挖掘中興公司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編寫而成。本教材通過對中興歷史中的人物、事件和歷史遺跡的介紹,展現了棗莊市光輝的民族工業文明史、文化史和發展史,從而激發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的熱情。同時,《百年中興史話》這一鄉土教材也找到了鄉土文化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既為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創設了良好的平臺,又為學生的自主、能動發展搭建了展示的舞臺,最終促進學生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鄉土教材與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對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分析學校的辦學淵源和文化積淀后,中興小學確立了“百年中興文化,儒雅校園師生”這一學校品牌建設工程。經反復調研、論證,2012年學校達成了“文化建設引領學校發展”的共識,并對學校文化資源進行整合與提煉,即以在棗莊市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義的中興為發展基點,以“興德尚雅”核心理念為拓展半徑,畫“興在心,雅于行”的學校文化建設特色發展之“圓”,科學定位屬于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校園精神,經過四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2013年,中興小學被確立為小學特色品牌建設跟蹤指導學校。
同時,中興小學以校園文化為本,將鄉土課程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構建了以鄉土教材(《百年中興史話》)為平臺的百年工業文明實踐體驗教育、以“生命、生存和生活”為主題的三生教育;編寫了“興雅教育”為核心內容的中興小學文化讀本《興在心,雅于行》(該叢書分為《知興篇》《踐興篇》和《行雅篇》)。
二、鄉土教材與學生評價
中興小學開發的《百年中興史化》這一鄉土教材涵蓋了百年中興的發展歷程、文化精髓和歷史影響,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三個突破。其一,系統整理百年中興的歷史資料,深入挖掘百年中興的文化精髓,并以此為根基,開發、編制鄉土課程,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其二,符合學生特點和實際,滿足他們的個性差異,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其三,豐富區域校本教育資源,促進區域辦學特色的形成。
在學生評價方面,中興小學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并力求客觀、科學和全面。具體有四點。其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百年中興史化》這一鄉土教材的開發,既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又有利于他們全面認識自我,還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二,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與成長。通過對《百年中興史化》這一鄉土教材的教學,既能展開學生之間階段性的總結評價,又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還能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學生。其三,教學評價多元化。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這恰好體現了《百年中興史化》這一鄉土教材在教學評價中的獨特之處。其四,科學、合理的評價比例。在《百年中興史化》這一鄉土教材的教學中,各方評價所占的比例分別是:教師評價(包括對課堂表現及書面作業的評價)占40%,綜合實踐成績占30%,學生互評占20%,學生自評占10%。
三、鄉土教材的開發與實施
1.充分發揮校長的主導作用
由于校長是學校的領軍人物,所以,校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學校的各個方面。就鄉土教材的開發與實施而言,校長的積極和主動必然帶給教師良好的影響。基于此,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開發小組,并在充分領會課程精神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以使研發工作更加深入。
2.激發教師的智慧和熱情
教師的智慧和熱情直接影響鄉土教材的質量,只有讓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才能保證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因此,學校在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中,都將全體教師視為課程的主人,尊重他們的個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力爭為他們打造展示自我的絢麗舞臺。
3.推動教育科研的發展
學校歷時兩年編寫的山東省棗莊市首部鄉土教材《百年中興史話》,不僅填補了棗莊市地方史校本教材的空白,更被推薦參加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評選,從而推動學校教育科研的發展。
四、鄉土教材的效果與反思
學校欣喜地看到,在開發與實施《百年中興史話》這一鄉土教材的過程中,既使百年中興文化得到弘揚,又使師生素質獲得提升,還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
1.教師的專業得到發展
在開發與實施《百年中興史話》這一鄉土教材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得到發展。具體有四點。其一,打造“名師工程”,即號召資深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才能,帶動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并打造名師效應,從而形成“學校以名師為榮,名師以學校為傲”的良性循環。其二,開發“青藍工程”,即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基本功訓練與考核,并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為廣大教師實現“三年強基礎,五年擔重任,十年成名師”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其三,加強“師德工程”,即師德是教師從業的核心理念,據此,學校在校園中開展了一系列“最美教師”的評選活動,即通過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和令人難忘的瞬間,展示優秀教師的風采,這不僅鼓舞教師,更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師德氛圍。其四,打造教師團隊。學校不僅形成了一支涵蓋學習型、研究型、智慧型和專家型等各種類型的教師團隊,更為中興小學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2.學生個性得到張揚
中興小學遵循教育規律,以學生為主體,不僅夯實他們的基礎,培養他們的能力,張揚他們的個性,發展他們的興趣,更讓他們在閱讀中陶冶情操,在歌聲中釋放真情,在繪畫中暢想未來,在競技中超越自我,在思考中探索真理,在實踐中規范品行。
尤其是,中興小學的活動類課程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他們的特長,不僅側重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社交能力,更增強他們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此外,學生以社團為中心,以社團活動為依托,開展與社團活動內容相適應的實踐活動,并取得理想的成績。例如:舞蹈《七彩童年》在全省第四屆青少年杯舞蹈大賽中榮獲金獎,并代表市中區參加團市委文藝匯演;2012年,在中小學電腦制作評選活動中,學校的相關作品被推薦參加省級評選;2013年,在全區的科技創新大賽中,學校的小制作、科幻畫等作品被推薦參加市級評選。
風勁帆正好遠航,可以想見,充滿無窮活力和魅力的中興小學,必將承載著深厚文化與宏偉夢想,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小學)
(責任編輯:梁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