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界平
和諧安定的環境對一個學校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和諧是一直是我校文化建設的靈魂,近年來,我校不斷豐富和諧教育的內涵,詮釋和諧教育的真諦,用和諧文化營造濃厚的育人環境,以此來陶冶師生情操,啟迪師生思想,引領學校發展。
一、重參與,展現師生風采
為打造學校特有的文化,我校重視師生的參與,制作了多種類型的文化牌,旨在營造濃郁的學校文化氛圍。所有文化標牌無論是圖案的設計,內容的選擇,還是樣式的創造,均出自師生之手,融入了師生的智慧,展示了師生的風采。
第一,行知樓內的和諧教育長廊從安全、感恩、負責、寬容四個方面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學校和諧教育的內涵,使學校的和諧理念深入人心。致遠樓大廳的“和諧團隊笑臉墻”是學校每一名教師的頭像照片,教師們燦爛的笑容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成長的快樂,也能給自己帶來工作的幸福。
第二,各處室墻上的“全家福”照讓教師感受到了家的氛圍,在這樣溫馨的環境中,教師們一起學習,相互支持,共同進步。
第三, 每個班級的墻壁上都張貼有“百舸爭流”“揚帆遠航”“做最美的自己”“播種文明,收獲希望”等主題的文化標牌,這是各班主任組織學生開展的自我教育主題活動。這些活動或以小組為單位團隊競爭,或以個人為單位你追我趕,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與他人和諧相處,攜手前行。
二、重人文,塑造師生品行
在文化建設方面,我校一直把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放在重要位置,從學校的各個工作環節中尋求有力的配合,實施人文教育,幫助學生提高道德認識、建立道德觀念、產生道德情感,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第一,榜樣帶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啟智樓內的“校園之星”專欄是學校組織師生選出的身邊的榜樣,這些榜樣的事跡涵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師生學榜樣、比榜樣、超榜樣,學人之長,克己之短,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第二,師德推動。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觀念的深處就是師德,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文化素質更重要。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的體現。學校通過聽師德報告、學習師德文章、開展師德演講、評選師德標兵等活動使全體教師達成了共識,即教師良好的師德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也關系到學生的成長,還關系到教育的未來,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三,評價驅動。本著“評價團隊,才能形成團隊”的指導思想,學校制訂了關于“和諧年級組、和諧班團隊、和諧班集體、和諧學科組、魅力教師”的評比細則,使學校的規則內化為教師的行為。教師的良好精神狀態和積極的工作態度感染著學生,讓學生在團結、和諧、向上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三、重傳承,促進師生成長
開展校園主題活動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在開展特色主題活動時注重結合本校實際,側重活動的傳承性,循序漸進地開展。近幾年,學校緊扣“和諧”的主題開展了“我驕傲,我是實小人”“美麗實小,美麗的我”“我讓實小更美好”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第一,“我驕傲,我是實小人”主題活動側重展示學校的文化。少先隊組織隊員們以攝影、征文、演講等方式全面展示美麗的校園,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生活在校園的幸福。
第二,“美麗實小,美麗的我”主題活動側重展示個人才能。活動以引導學生“做應該做的事,做有道德的人”為目標,激勵學生從文明言行、熱愛學習、道德實踐等方面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教師則以“講講身邊的教育故事”為題進行演講比賽,展示“我”的美麗,從而影響學生的成長。
第三,“我讓實小更美好”主題活動是前兩個活動的進一步延伸,側重激發師生的主人翁意識,釋放正能量。活動包括“學生篇·做文明向上好少年”“教師篇·做學生滿意好教師”“家長篇·做優秀志愿輔導員”三大部分,旨在通過活動使校園環境更加整潔,人際關系更加和諧,言談舉止更加文明,工作學習更加主動。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實現了對師生的推動與提高,“驕傲、美麗、美好”在活動的傳承中慢慢形成。
不空喊口號,不追求華麗,積硅步,匯小流,接地氣,根基于師生的靈魂,筑就師生的成長,這是近年來我校文化建設的總結。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校有10多名干部教師參與開展了地區教育工作,為地區的教育做出了貢獻。千余名學生在市級以上比賽中獲獎,學校也先后獲得山東省規范化學校、教學示范學校、綠色學校、低碳山東標桿單位等榮譽稱號。
如今,實驗小學的師生在學校文化中品味著書籍的濃濃之香,享受著健康成長之樂,一起攜手開創學校更加輝煌的明天。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徐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