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來自廣州的邵永亮5月23日獲得2014希望賽西安站男子組冠軍。這位目前在美國大學深造的中國小伙子是校隊的年輕驍將,此前,他在2012年和2013年的希望賽青島站先后兩次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第一次來到西安,在海拔高、落差大的秦嶺壹號高爾夫球會能打出如此漂亮的好成績,著實令人眼前一亮。
對于秦嶺壹號這個極具挑戰性的純山地球場,很多球員發揮并不是十分理想。然而,第一次打這個球場的邵永亮認為:“這個球場很有特色,打這個場不能求距離,而是要求穩,把成績穩住就有可能進前三。”善于思考的邵永亮依據他對球場的了解和判斷,比賽策略趨向于保守。
正在美國求學的邵永亮是南卡萊羅那州州立大學校隊的一名隊員。回首過往,邵永亮稱:“正是去年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場AJGA比賽的冠軍讓我獲得了該大學的入場券。”而在過去的一年,也是他球技進步和心態成熟的一年,在美國校隊,他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高爾夫球世界。
“一進大學,發現這是完全不同的地方。頭幾次比賽都沒進前五,而且剛去的時候打的那幾場比賽,不是刮風就是下雨,但一些球員即便在那樣的情況下也能打出很好的成績,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差距,這有些刺激到我,也鼓舞了我。”正因為這樣的刺激和鼓舞,邵永亮開始真正體會到比賽競爭的殘酷性,也開始給自己更多壓力和動力。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句話用在邵永亮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在逆境中不斷學習和成長的他顯得謙遜而隨和,他堅信有競爭的比賽才有進步。“高爾夫比的不是你打得有多好,而是打得有多差。打得差的時候是否能調整過來,是否能扭轉局面。”為此,他把今年美國大師賽的第二名喬丹·斯皮思(Jordan Spieth)奉為榜樣,“最后一輪他真的打得很不好,不是掉沙坑就是進樹林,但打完后9,他又回來了。”
在分享他的高球之路時,他認為爸爸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位。即便在美國打比賽,爸爸也會經常打電話鼓勵他。“當我打得不好的時候,爸爸會跟我說,你回頭想想哪些地方沒打好。”勤于思考成為他多年打球養成的好習慣。
不同于在國內有父母及家人照料的愜意,正在修讀金融學專業的邵永亮在美國的學習和打球生活要忙碌和充實得多。“每天上午上課,中午稍作休息,下午便開始練球,練完球還要補習功課。”邵永亮對于這種充實而忙碌的生活早已習慣,他第一學期的成績收獲了“4個A,1個B。”
未來幾年,他將繼續在美國完成他的大學學業,在大學期間更多地磨練自己的球技和心態而并不急著轉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