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佳琪,張孟楊,楊胡江,王四海
(北京郵電大學 理學院,北京 100876)
基于三基色LED的色匹配實驗
麻佳琪,張孟楊,楊胡江,王四海
(北京郵電大學 理學院,北京 100876)
基于色度學的基本原理,利用三基色LED燈在不同的電流值下合成某種色光,其與所給出的色光正好相匹配,并實現了色匹配實驗儀的設計與制作.該實驗旨在通過加法混色原理,讓學生對色合成及匹配的原理及過程有更直觀清晰的認識.
色匹配;LED;色度坐標
傳統的加法混色實驗一般都是將光分成3路或采用3個溴鎢燈,分別透過紅、綠、藍三基色的濾光片,形成紅、綠、藍三路光,在某種條件下合成一種色光[1].但是,這樣的實驗裝置演示的實驗效果并不是很明確,光屏上接收到的光既包含紅、綠、藍三色光又包含其混合光(交疊區域)[2],在界定混合色光時必定會產生誤差.因此,本文設計了基于三基色LED的色合成及色匹配實驗儀,做為光電綜合實驗,可以啟發學生進一步改進實驗或是用于其他物理實驗研究.

圖1 色匹配實驗儀
色匹配實驗儀如圖1所示,最左邊的儀器提供待配色光,調節右邊儀器面板上的3個旋鈕,控制三基色LED的電流大小,使其在中間儀器上顯示的色光與左邊儀器的色光相匹配.
表1中列出了用彩筆自制的濾色片的匹配結果及計算所得的色度坐標.表中I為不同色光對應的三基色LED電流值,x和y是相應的色度坐標,在介紹計算方法之前,先引入色度學原理的相關概念.

表1 不同色光的匹配值及x,y刺激值
色度學是研究人眼對顏色感覺規律的學科,它以色光對人眼的刺激強度來度量.1931年,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研究三原色(R,G,B)的角度觀察效果,加以平均,規定了CIE 1931標準色度觀察者光譜三刺激值,并據以繪制出偏馬蹄形曲線的色度圖,稱為“1931 CIE-RGB系統色度圖”,后經修改被推薦為1931 CIE-XYZ系統,為國際通用色度學系統,稱為“CIE標準色度學系統”,如圖2所示.

圖2 1931CIE-xy色度圖
顏色匹配可用顏色方程表示為

式中C表示待配色光,(R),(G),(B)代表產生混合色的紅、綠、藍三原色的單位量.R,G,B分別為匹配待配色所需要的紅、綠、藍三原色單位量的份數,這個份數被稱為顏色刺激值,C的數值表示了相對亮度.
在顏色匹配實驗中,為了表示R,G,B三原色各自在R+G+B總量中的相對比例,引入r,g,b:

r,g,b稱為色度坐標,從上式可知r+g+b=1.但在實際應用中,CIE-RGB系統使用十分不便,所以需要轉換成CIE-XYZ系統(又稱XYZ國際坐標制).其轉換關系如下[3]:

除顏色的明度可直接由Y表示外,其余的3個色度坐標分別為


由于x+y+z=1,故色度坐標一般只選用x和y即可.由x和y繪制的偏馬蹄形曲線的色度圖如圖3所示[4].

圖3 不同色光在色度圖中的位置
色度圖的x坐標相當于紅原色的比例,y坐標相當于綠原色的比例.因為z=1-(x+y),則藍原色的比例就無需給出.圖中的偏馬蹄形曲線是光譜軌跡.凡是偏馬蹄形曲線內部的所有坐標點(包括這條封閉曲線本身)都是物理上能夠實現的顏色.
在本文提出的計算x,y的計算方法中,要先將白光的R,G,B分量值進行歸一化,以確保其在色度圖中的位置為(0.333,0.333),其他色光的刺激值都是相對于白光利用坐標轉換關系計算得到的.
根據表1中的x,y值在CIE-xy標準色度圖中標注的各顏色的位置信息如圖3所示.將圖3中標注的各色光位置信息與圖2進行對比,可知結果比較符合理論.
待配色光是通過溴鎢燈加濾色片實現的,匹配利用三基色LED燈實現.采用LED主要是因為LED具有伏安特性(即流過PN結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特性)[5].當電壓超過某個閾值時,電流會出現指數式上升,而LED的照度與正向電流又成正比(如圖4所示).所以根據這一特性,記錄電路中各支路電流表的讀數,然后轉化成三刺激值,即可驗證匹配的準確性.
由于LED燈的功率比較小,而且性能容易受溫度的影響,考慮到這兩方面的因素,圖5所示的電路中,電源的供電電壓為交流220 V,驅動電壓為-12~+12 V.其可以在不損壞LED燈的情況下實現LED燈電流在0~100 m A范圍內可調,調節精度為0.1 m A.電路由集成雙運放(TL082)和三極管(TIP-31C)組成的反饋調節系統,在調節時可以使得LED的電流變化在0~100 m A更明顯,這也是實驗研究的關鍵創新.儀器內部的總電路由這樣3個相同的電路并聯而成,可以實現3個LED燈的獨立控制與調節,發光裝置3個燈呈三角形排列,然后經過1個LED乳白燈罩即可獲得均勻柔和的混合色光,進而實現不同色光的匹配.

圖4 LED的照度與正向電流的關系

圖5 LED控制電路圖
基于三基色LED的特性設計并制作了色匹配實驗儀,并對實驗儀的測量結果進行了分析.實驗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基色LED實驗裝置的顯示效果要比以往提出的光屏接收的混合色更佳,而且LED的調節范圍更廣,能夠獲得更多顏色的匹配值及色度坐標.實驗裝置涉及了光電的綜合應用,實驗儀的側重點是光顏色匹配,但也包含了光顏色合成實驗,因此在色度學教學實驗中,是很好的應用.
[1] 王書穎,平澄.色度學實驗[J].物理實驗,1999,19(3):10-11.
[2] 宋曉亮,蘇來曼·艾,朱江,等.基于LED的色度學實驗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2011,10(5):36.
[3] 荊其誠,焦書蘭,喻柏林,等.色度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272-301.
[4] CIE:Measurement of LEDs.Publication CIE127-1997[S].
[5] 周志敏,周紀海,紀愛華.LED照明技術與應用電路[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29-30.
[責任編輯:郭 偉]
Chromaticity experiments using tricolor LEDs
MA Jia-qi,ZHANG Meng-yang,YANG Hu-jiang,WANG Si-hai
(School of Science,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lorimetry,tricolor LEDs were adopted to produce a different colors which matching given colors.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methods of the instrument were presented.To make students have a more clear and di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color synthesis and matching,the additive color mixing method was used.
chromaticity;LED;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O432.3
A
1005-4642(2014)04-0042-03
2013-07-13;修改日期:2013-10-17
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No.X-201110013119);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研究創新基金;北京市共建項目專項資助
麻佳琪(1990-),女,甘肅天水人,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
指導教師:楊胡江(1976-),男,四川樂山人,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從事物理實驗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