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已成為陜甘寧振興面臨的最為尖銳的矛盾。陜甘寧振興的戰略目標就是要破解這個矛盾,這也正是習總書記要求“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含義所在。如果不考慮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簡單地增加或轉移產能,只會加劇矛盾。陜甘寧振興必須走循環、低碳的綠色振興經濟之路。
60年前,第一代領導人正式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國家戰略目標;30年前,第二代領導人重新劃定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計劃到21世紀中葉經濟發展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陜甘寧革命老區這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仍然沒有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三步走”戰略目標的今天,探索新時期革命老區振興的戰略方向、目標和途徑,是擺在中國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陜甘寧革命老區一體化發展戰略不僅可以為優化其他革命老區發展提供示范和樣板,更可為探索其他偏遠貧困地區發展提供重要嘗試,其意義十分重大。
首先,綠色振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內容。實現陜甘寧革命老區的綠色開發、綠色振興將帶動中國西北腹地的全面轉型,為西部作出表率、提供經驗;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提供樣板。綠色振興的核心標志是資源生產率大幅提高和環境污染大幅下降,直接針對目前發展中的兩個“不相稱”現象,造福陜甘寧老區人民,蔭及西北五省區子孫。
其次,綠色振興是陜甘寧革命老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構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比例,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環境質量。更重要的是,要轉變全社會的文明和發展觀念,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主流價值觀的核心構成。在現階段,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第三,綠色振興呼喚陜甘寧革命老區67個縣(市)協同治理創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理體系,通過行政區之間的競爭激發經濟發展動力、創造經濟發展活力。這種競爭機制在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各行政區塊各自為政、缺乏合作、資源配置低效、重復建設嚴重等等問題。公共設施不足、公共服務欠缺、公共事務缺乏協調的現象說明,在健康的競爭之外,更需要合作、協調和協同行動。綠色振興,綠色經濟需要不同主體、特別是67個行政區塊之間從競爭走向合作,從并進走向協同,如此方能增進公共利益、提高整體價值。事實證明,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自我組織、市場調節和上級協調都可以產生有效的合作機制。在現階段,中央政府需要發揮權威性的領導和協調作用,有效促進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和協同發展行動。陜甘寧革命老區一體化協同振興需要區域發展體制機制的創新,也為治理創新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