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扶貧辦
根據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部署,肇慶市人民檢察院單位對口幫扶的是省級重點幫扶村、老區村——德慶縣九市鎮高村村。該村距鎮政府3.8公里,有農戶413戶,總人口1765人,其中貧困戶62戶,155人。幫扶前貧困戶人均年收入不足3500元,村集體年收入不足2萬元。
經過一年多的幫扶,高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2萬元,比幫扶前增加了3.4萬元,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6351元,比幫扶前增加了2880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教育教學環境明顯改善,公共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扶貧工作扎實有成效。
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開展一年多來,市檢察院高度重視,把扶貧“雙到”工作提上黨組議事日程,專題召開研究扶貧“雙到”工作會議12次,解決幫扶問題36個。目前班子成員集體下村3次,主要領導下村6次,分管領導下村13次,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同研究,科學合理地制定三年幫扶計劃和脫貧致富發展生產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將困難戶落實到科長以上的院務會成員,開展一對一掛鉤聯系幫扶,駐村干部具體抓,形成幫扶合力。
為使扶貧開發“雙到”工作落到實處,市檢察院通過調研摸底,聽取民意,結合高村實際,與縣、鎮、村一起共商制定幫扶項目。
為提高村“兩委”班子隊伍綜合服務水平,市檢察院投入52萬元興建了一幢三層總面積362平方米的村“兩委”綜合服務樓,改善了村委辦公條件,方便了群眾辦事議事,夯實了群眾基礎,鞏固了基層黨組織陣地。
為盤活現有資源,發展村集體經濟,在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后,市檢察院結合村的實際,將村委會原舊辦公樓和舊禮堂拆除,重新布局,回填魚塘400多平方米,投入55萬元興建了集體商鋪。從今年8月開始,集體商鋪出租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多元以上,達到了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目標。
市檢察院將62戶貧困戶全部落實到科長以上領導干部,每人負責掛鉤幫扶一戶。對27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投入幫扶資金每戶1.5萬元,幫扶解決生產投資問題;為貧困戶155人購買醫保,為83人購買新農保,助學2人,助醫2人。根據貧困戶的意愿,采取能種則種、能養則養的原則,主要扶持種植肉桂、柑桔,發展養雞、養羊及養蜜蜂等多渠道發展家庭經濟。針對農戶缺種養技術問題,該單位積極與德慶縣農業部門協調,邀請農藝師為村民傳授科學種養技術;根據種植季節適時張貼種植科學技術知識宣傳欄,有效地提高農戶科技種植技術水平。
投入35萬元對高村小學進行改造修繕,將學生課桌椅和老師辦公臺進行更新,配置籃球架、兵乓球臺、電腦等設施。這些舉措極大地改善了該村小學的教學環境,得到了村民和師生的好評。
投入16萬元將高村村道路面擴寬,增設了25個會車平臺,改善了村民車輛行駛會車通行困難問題;投入25萬元改村廁所、垃圾池,建排水溝渠等公共設施,改善了衛生條件;投入12萬元建設農田水利灌溉小型水閘17個,解決村民耕種用水難問題。
肇慶市檢察院不但在物質、資金上扶持,而且在凝聚正能量上下功夫,注重村黨支部建設,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貧隊伍。為提高村干部服務和領導能力,該單位組織了村“兩委”干部到廣寧縣洲仔鎮倉豐村和德慶縣官圩鎮五福村、馬圩鎮上彭村學習交流經驗,使村班子形成團結、實干、服務群眾的領導集體?!皟晌边x舉換屆工作后,迅速組織該村黨支部學習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把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貫徹到村黨員隊伍和村干部中去,不斷提高村班子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充分調動了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村黨員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