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承包部 上海 200080
BIM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果的質量[1]。然而,對于工程管理而言,發展技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管理水平,如何發揮BIM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2]。
BIM技術與BIM管理不盡相同,以具體工程為例,可以發現兩者的區別[3]。
某綜合水處理廠項目,建筑面積約3 萬m2,按照BIM“全過程、全壽命”輔助工程建設的原則,完成設計、施工和運營工作,上海建工(SCG)作為施工總承包單位參加了項目建設和BIM應用的研究。
該項目BIM應用較為常見,技術層面上都不難實現。然而,若從管理層面看待這些應用,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見表1。

表1 BIM應用在管理層面上的挑戰
BIM不是一場“技術秀”,對于施工企業而言,BIM技術在工程管理上落地生根,才能煥發其強大的生命力[4]。
SCG選擇了“構建基于BIM技術的信息交互平臺”的發展思路。其原因在于:其一,BIM的精髓在于“協同”,需要協同的平臺技術[5]; 其二,將項目工程納入平臺管理是改變傳統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徑[6]。
基于上述思考,在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我們針對基于BIM的信息交互平臺技術展開研究,通過近一年來的實踐,“上海建工三維可視化信息交互平臺”基本開發完成(圖1),目前在項目中試運行,其功能劃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圖1 信息交互平臺登錄界面
通過登錄平臺瀏覽模型,模型經過結構化處理,按照自定義的樹形結構呈現,方便瀏覽,如圖2所示。
平臺提供多種瀏覽方式:可通過計算機、上網本、智能手機等終端隨時查看。

圖2 平臺上的BIM模型和樹形結構
不同參建單位登錄平臺,在模型上發現問題,批注修改內容,項目其他參與人員可同步獲取,極大地提高了溝通效率,如圖3所示。

圖3 通過平臺批注模型
作為一種工程管理平臺類產品,資料集成功能必不可少,本平臺從傳統的二維圖紙到三維模型,從常見辦公文件到專業文件,開發建立聯系接口,目前支持:word、excel、ppt、project以及pdf等格式的文件調閱。

圖4 平臺與word的接口
除此之外,平臺還在工作流程、施工進度管理方面具備一系列實用功能,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待平臺成熟使用后,總結經驗并在工程建設中逐步推廣。
平臺在工程管理中,對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BIM技術需要走出“BIM工作室”,像傳統工具一樣,BIM技術為所有參建人員所使用,才有獲得成功的可能。
而BIM技術所需要的硬件條件和軟件限制為這一技術的推廣預設了技術門檻:能運行BIM的計算機動輒上萬元,軟件操作也相對復雜,工程管理各技術條線的人員接觸BIM存在現實的難度。
通過平臺降低了BIM技術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要求,為項目參建者提供了人人使用BIM的途徑。
工程管理中,設計方案確定和專項深化設計占據了很大的份額,技術人員利用BIM工具,提高設計施工協同能力,將大大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但目前工作中,仍無有效的溝通方式,傳統解決方案以各種協調會議的形式依然廣泛存在,會議冗長且工作效率低下。
平臺最大的優勢就在于信息交互,它提供了一個協同的工作模式,參建各方對模型進行修改批注,信息同步傳達,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程管理中,產生大量的過程資料,平臺對服務器和本地計算機上的文檔數據可進行高效的管理整合,既有效保存,又完成知識積累,形成可供調用的數據庫資源。
BIM技術既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對于施工企業而言,BIM技術必須和工程管理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其強大功能的示范作用,逐漸代替傳統工具,實實在在地為工程管理發揮巨大的作用[8]。
BIM的先進性在于協同,通過建筑信息交互平臺的建立,將BIM技術中“信息協同”的理念貫穿整個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