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國家2001年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提出的,2010年教育部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要求中小學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從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實際考慮,各地教育發展水平不同,且該課程在我國起步較晚,屬于校本課程,需要中小學根據學校實際,在實踐探索中將此門課程開設好。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我市中小學校中嘗試實施,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經過研究思考,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資源,豐富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一、挖掘黑河歷史資源,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黑河的歷史。黑河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解放戰爭時期,王肅同志帶領一班人到黑河開展工作,建立了黑河地區第一個人民政權,在他的帶領下,地方武裝從無到有,并逐步壯大,但王肅同志因匪徒襲擊,在開會返程途中不幸犧牲,黑河人民為了紀念王肅同志,將其墓葬于黑河海蘭公園,后改名為王肅公園,大興街改名為王肅街。英雄的革命史為我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條件,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王肅事跡綜合實踐活動調查,安排學生清明節祭掃王肅墓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黑河的歷史,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跡,增強學生熱愛家鄉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愛輝歷史陳列館。愛輝歷史陳列館館坐落在愛輝古城,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每年開學初,學校都應該組織學生到陳列館參觀,給學生以心靈震撼,在書寫心得體會的過程中,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
最后,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知青博物館。20世紀70年代,我國掀起一股上山下鄉的熱潮,一大批城市青年來到農村參加生產勞動,黑龍江省共接納180多萬名知青。為弘揚北大荒精神,紀念將青春奉獻給黑土地的知青們,黑河市于2006年籌資建立了知青博物館。通過組織中小學生參觀知青博物館,讓學生感受知青所處的艱苦環境和積極拼搏的進取精神。
二、運用旅游文化資源,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黑河市是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包括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中俄民族風情園、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新勝鄂倫春民俗游、自然風景獨特的五大連池風景區和黑龍江公園等,這些旅游資源能進一步豐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針對一些中小學生寫作水平不高、厭煩寫作的實際狀況,學校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和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整合,既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又能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常態化開展。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到這些地方參觀,并要求他們將參觀的所見、所思認真記下來,學生經過親身體驗,有想法、有話說,改變以往作文千篇一律、空話套話連篇的情況,學生通過實踐探索,能提高寫作水平,增加學習興趣,也在這一過程中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利用對俄區位優勢,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黑河市位于黑龍江省的東北部,是國家首批沿邊開放城市,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這樣的區位優勢不僅為我市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且為黑河基礎教育的特色發展開辟了途徑。每年六一兒童節期間兩市都組織兒童互訪,對此我們可以充分加以利用,讓學生感受異域風光,在此過程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我眼中的布市”和“我與布市小朋友的友誼”等征文比賽。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好中俄青少年活動中心這一校外教育基地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該中心定期組織各類活動和比賽,各中小學都應積極參加,一場場中俄小伙伴之間的文藝表演、棋類比賽等都非常精彩,中俄兩國學生在交流學習的同時,也增加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四、挖掘農村教育資源,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農村教育發展與城市教育的發展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農村教育辦學的方向在哪里?如何體現農村教育的特色?這是鄉鎮中小學校長和教師應該研究的問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無疑為特色辦學開辟了一條新路,一些農村教師對這門課有抵觸情緒,認為農村的教育資源很有限,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有難度的,但他們卻沒有看到自己所擁有的獨特資源。新農村建設、三帶百村工程、農業科技園區等都可以走進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堂;農村還有獨特的風土人情、技藝精湛的農民藝術家等,在我們黑河農村這片廣袤土地上孕育了豐富的地域文化,這些都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課程資源。以三帶百村工程為例,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農業示范帶去參觀調查,讓他們將所見與非示范帶進行對比,了解農作物的長勢情況,同時還要向農技專家和父母請教相關問題,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一份有價值的調查報告。
農村特色教育資源也為城市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城市學校通過與農村學校結對子,不僅讓教師實現了“一幫一”,學生之間也可以建立友誼。城市學校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搭建平臺,帶領學生到農村參觀和實踐,使他們走近農民叔叔、走進田野,讓他們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學習,這對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都能起到促進作用,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質量。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