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濤+李唯睿++
沿河農信聯社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深入支持沿河自治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繼續深化制定了《沿河縣聯社農村居民建房貸款管理辦法》,為農民建房送上“源頭活水”。
汽車行駛在沿河烏江兩岸的公路上,一排排嶄新的樓房、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黑白相間的樓房、寬敞明亮的健身廣場……烏江邊上的移民新鎮映入眼簾。印江這個黔北小縣在“富、學、樂、美”的四輪驅動下全面小康推進進程,10多年來的鄉村巨變,與沿河農信聯社10年的支持密不可分。
一個“農”字,讓沿河農信社人殫精竭慮、牽腸掛肚,為服務三農奏響美妙樂章。
一個“信”字,讓沿河農信社人盡職盡責、負重奮進,為打造鄉村全新形象奏響新凱歌。
“支農支小”爭當主力
田旭是沿河自治縣沙子鎮巖門村村民,原來家住山上,由于生活條件艱苦,從2003年開始就外出務工,2013年賺得一些錢后回到沙子巖門建房點建房,但住進新房后卻斷了收入來源。沿河農信聯社得知這一情況后,根據“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服務農民工·滿意在農信”等活動,第一時間向田旭發放貸款10萬元支持他開辦幼兒園。
為深入支持沿河自治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沿河農信聯社針對農村住房貸款難的問題,專門制定了《沿河縣聯社農村居民建房貸款管理辦法》,為農民建房送上“源頭活水”。
根據示范點的建設特點,沿河農信聯社還創新信貸產品,推出“喜臨門”系列農村集中建房及小城鎮建設貸款產品,堅持“防風險、放得出、收得回、有成效”的原則,以誠信為紐帶,搭建起農戶與政府、金融機構的橋梁,讓“喜”臨農戶門。
今年以來,沿河農信聯社共向全縣11個示范點420戶農戶發放“喜臨門”貸款2908萬元。其中,以沙子巖門等為示范點的農村集中建房129戶595萬元;以泉壩鄉等為示范點的生態移民搬遷集中建房92戶547萬元;以客田等為示范點的小城鎮建設集中建房199戶1766萬元。
實地走訪做好服務
“縣領導高度重視農村集中建房工作,縣委書記張翊皓反復強調信聯社要加大支持力度,聯社業務發展部及集中建房涉及信用社要主動與農戶對接,符合貸款條件的要大力、及時給予支持。”沿河聯社理事長羅廷軍指出,農村集中建房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同時也是一項惠農政策,為抓好農村集中建房建設,縣聯社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理事長為組長,主任為副組長,相關科室經理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聯社業務發展部,負責全縣信貸支持農村集中建房具體工作。
為更好地做好農村集中建房信貸支持工作,支持集中建房戶獲得信貸支持,沿河農信聯社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全縣規劃實施的農村集中建房沙子鎮巖門、米溪和十二盤等11個示范點,得知目前實施的7個示范點規劃戶數250戶,有129戶已開始修建,預計投資總額5480萬元,預計貸款戶130戶,貸款金額995萬元,目前已經發放貸款25戶122萬元。
“凡涉及到農村集中建房的村組,所在的信用社會首先對該村組進行小額農戶信用貸款的等級評級、授信、發證工作,只要在授信金額范圍內的農戶,直接通過‘致富通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發放。”農信聯社對涉及到的集中建房點與貸款需求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測算,要求基層信用社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的溝通與匯報,主動對接業務,對條件成熟的,派出工作組實地辦公,切實解決建房戶的資金需求。同時,將農村集中建房與婦女小額擔保貸款、“信用鄉鎮”、“信用村組”創建相結合,加大對農村集中建房群眾信貸支持力度,保障群眾建房資金需求。
行風建設力促和諧
“個別柜面人員應加強業務學習以提高辦事效率。”
“臨柜人員應增強對辦事人員幫服的主動性”。
“對顧客的營業語太多,建議少一點”……
沿河農信聯社不斷強化行風建設,有效防范員工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案件防控能力。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開展員工職業道德和誠信教育;推進廉潔合規體系建設,在全縣每個行政村設立行風效能監督牌,在每個信用社網點設立行風評議箱;召開信貸從業人員廉潔自述會,營造“崇尚廉潔、依法合規”的良好氛圍。
“現在信用聯社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服務行為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群眾要提高對信用社的了解和認識。”沿河農信聯社的行風監督員說:“行風監督員的作用就是關注信用社,對他們的工作秩序、工作效率、廉潔自律進行嚴格監督,從而提高信用聯社的行風水平。”
社會責任重在擔當
據統計,沿河農信聯社目前共向11個示范點475戶農戶發放“喜臨門”貸款4500余萬元,助推建成以沙子巖門等為示范點的農村集中建房點;以泉壩鄉等為示范點的生態移民搬遷集中建房點;以客田等為示范點的小城鎮建設集中建房點。并投入60余萬元設立沙子巖門便民服務點,在具備條件的示范點逐步安裝集收款、匯款、查詢、存款、取款等功能于一體的農信銀POS機。
目前,沿河農信聯社正在大力支持全縣農戶進行春耕備耕,開展旅游產業、特色產業、美麗鄉村建設等,大力服務農民工群體,建立農民工外出務工檔案,為他們評級建檔授信并發放貸款證,幫助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同時,縣聯社積極配合政府出臺的配套政策,讓“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戶實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如今的沿河已是舊貌換新顏,一個個農家院落干凈整潔、一幢幢民居風格別致、一條條水泥路通鄉進寨,一個充滿希望、幸福祥和的沿河正在闊步向前。(責任編輯/哈文麗)
沿河農信聯社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深入支持沿河自治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繼續深化制定了《沿河縣聯社農村居民建房貸款管理辦法》,為農民建房送上“源頭活水”。
汽車行駛在沿河烏江兩岸的公路上,一排排嶄新的樓房、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黑白相間的樓房、寬敞明亮的健身廣場……烏江邊上的移民新鎮映入眼簾。印江這個黔北小縣在“富、學、樂、美”的四輪驅動下全面小康推進進程,10多年來的鄉村巨變,與沿河農信聯社10年的支持密不可分。
一個“農”字,讓沿河農信社人殫精竭慮、牽腸掛肚,為服務三農奏響美妙樂章。
一個“信”字,讓沿河農信社人盡職盡責、負重奮進,為打造鄉村全新形象奏響新凱歌。
“支農支小”爭當主力
田旭是沿河自治縣沙子鎮巖門村村民,原來家住山上,由于生活條件艱苦,從2003年開始就外出務工,2013年賺得一些錢后回到沙子巖門建房點建房,但住進新房后卻斷了收入來源。沿河農信聯社得知這一情況后,根據“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服務農民工·滿意在農信”等活動,第一時間向田旭發放貸款10萬元支持他開辦幼兒園。
為深入支持沿河自治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沿河農信聯社針對農村住房貸款難的問題,專門制定了《沿河縣聯社農村居民建房貸款管理辦法》,為農民建房送上“源頭活水”。
根據示范點的建設特點,沿河農信聯社還創新信貸產品,推出“喜臨門”系列農村集中建房及小城鎮建設貸款產品,堅持“防風險、放得出、收得回、有成效”的原則,以誠信為紐帶,搭建起農戶與政府、金融機構的橋梁,讓“喜”臨農戶門。
今年以來,沿河農信聯社共向全縣11個示范點420戶農戶發放“喜臨門”貸款2908萬元。其中,以沙子巖門等為示范點的農村集中建房129戶595萬元;以泉壩鄉等為示范點的生態移民搬遷集中建房92戶547萬元;以客田等為示范點的小城鎮建設集中建房199戶1766萬元。
實地走訪做好服務
“縣領導高度重視農村集中建房工作,縣委書記張翊皓反復強調信聯社要加大支持力度,聯社業務發展部及集中建房涉及信用社要主動與農戶對接,符合貸款條件的要大力、及時給予支持。”沿河聯社理事長羅廷軍指出,農村集中建房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同時也是一項惠農政策,為抓好農村集中建房建設,縣聯社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理事長為組長,主任為副組長,相關科室經理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聯社業務發展部,負責全縣信貸支持農村集中建房具體工作。
為更好地做好農村集中建房信貸支持工作,支持集中建房戶獲得信貸支持,沿河農信聯社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全縣規劃實施的農村集中建房沙子鎮巖門、米溪和十二盤等11個示范點,得知目前實施的7個示范點規劃戶數250戶,有129戶已開始修建,預計投資總額5480萬元,預計貸款戶130戶,貸款金額995萬元,目前已經發放貸款25戶122萬元。
“凡涉及到農村集中建房的村組,所在的信用社會首先對該村組進行小額農戶信用貸款的等級評級、授信、發證工作,只要在授信金額范圍內的農戶,直接通過‘致富通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發放。”農信聯社對涉及到的集中建房點與貸款需求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測算,要求基層信用社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的溝通與匯報,主動對接業務,對條件成熟的,派出工作組實地辦公,切實解決建房戶的資金需求。同時,將農村集中建房與婦女小額擔保貸款、“信用鄉鎮”、“信用村組”創建相結合,加大對農村集中建房群眾信貸支持力度,保障群眾建房資金需求。
行風建設力促和諧
“個別柜面人員應加強業務學習以提高辦事效率。”
“臨柜人員應增強對辦事人員幫服的主動性”。
“對顧客的營業語太多,建議少一點”……
沿河農信聯社不斷強化行風建設,有效防范員工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案件防控能力。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開展員工職業道德和誠信教育;推進廉潔合規體系建設,在全縣每個行政村設立行風效能監督牌,在每個信用社網點設立行風評議箱;召開信貸從業人員廉潔自述會,營造“崇尚廉潔、依法合規”的良好氛圍。
“現在信用聯社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服務行為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群眾要提高對信用社的了解和認識。”沿河農信聯社的行風監督員說:“行風監督員的作用就是關注信用社,對他們的工作秩序、工作效率、廉潔自律進行嚴格監督,從而提高信用聯社的行風水平。”
社會責任重在擔當
據統計,沿河農信聯社目前共向11個示范點475戶農戶發放“喜臨門”貸款4500余萬元,助推建成以沙子巖門等為示范點的農村集中建房點;以泉壩鄉等為示范點的生態移民搬遷集中建房點;以客田等為示范點的小城鎮建設集中建房點。并投入60余萬元設立沙子巖門便民服務點,在具備條件的示范點逐步安裝集收款、匯款、查詢、存款、取款等功能于一體的農信銀POS機。
目前,沿河農信聯社正在大力支持全縣農戶進行春耕備耕,開展旅游產業、特色產業、美麗鄉村建設等,大力服務農民工群體,建立農民工外出務工檔案,為他們評級建檔授信并發放貸款證,幫助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同時,縣聯社積極配合政府出臺的配套政策,讓“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戶實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如今的沿河已是舊貌換新顏,一個個農家院落干凈整潔、一幢幢民居風格別致、一條條水泥路通鄉進寨,一個充滿希望、幸福祥和的沿河正在闊步向前。(責任編輯/哈文麗)
沿河農信聯社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深入支持沿河自治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繼續深化制定了《沿河縣聯社農村居民建房貸款管理辦法》,為農民建房送上“源頭活水”。
汽車行駛在沿河烏江兩岸的公路上,一排排嶄新的樓房、一條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黑白相間的樓房、寬敞明亮的健身廣場……烏江邊上的移民新鎮映入眼簾。印江這個黔北小縣在“富、學、樂、美”的四輪驅動下全面小康推進進程,10多年來的鄉村巨變,與沿河農信聯社10年的支持密不可分。
一個“農”字,讓沿河農信社人殫精竭慮、牽腸掛肚,為服務三農奏響美妙樂章。
一個“信”字,讓沿河農信社人盡職盡責、負重奮進,為打造鄉村全新形象奏響新凱歌。
“支農支小”爭當主力
田旭是沿河自治縣沙子鎮巖門村村民,原來家住山上,由于生活條件艱苦,從2003年開始就外出務工,2013年賺得一些錢后回到沙子巖門建房點建房,但住進新房后卻斷了收入來源。沿河農信聯社得知這一情況后,根據“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服務農民工·滿意在農信”等活動,第一時間向田旭發放貸款10萬元支持他開辦幼兒園。
為深入支持沿河自治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沿河農信聯社針對農村住房貸款難的問題,專門制定了《沿河縣聯社農村居民建房貸款管理辦法》,為農民建房送上“源頭活水”。
根據示范點的建設特點,沿河農信聯社還創新信貸產品,推出“喜臨門”系列農村集中建房及小城鎮建設貸款產品,堅持“防風險、放得出、收得回、有成效”的原則,以誠信為紐帶,搭建起農戶與政府、金融機構的橋梁,讓“喜”臨農戶門。
今年以來,沿河農信聯社共向全縣11個示范點420戶農戶發放“喜臨門”貸款2908萬元。其中,以沙子巖門等為示范點的農村集中建房129戶595萬元;以泉壩鄉等為示范點的生態移民搬遷集中建房92戶547萬元;以客田等為示范點的小城鎮建設集中建房199戶1766萬元。
實地走訪做好服務
“縣領導高度重視農村集中建房工作,縣委書記張翊皓反復強調信聯社要加大支持力度,聯社業務發展部及集中建房涉及信用社要主動與農戶對接,符合貸款條件的要大力、及時給予支持。”沿河聯社理事長羅廷軍指出,農村集中建房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同時也是一項惠農政策,為抓好農村集中建房建設,縣聯社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理事長為組長,主任為副組長,相關科室經理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聯社業務發展部,負責全縣信貸支持農村集中建房具體工作。
為更好地做好農村集中建房信貸支持工作,支持集中建房戶獲得信貸支持,沿河農信聯社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全縣規劃實施的農村集中建房沙子鎮巖門、米溪和十二盤等11個示范點,得知目前實施的7個示范點規劃戶數250戶,有129戶已開始修建,預計投資總額5480萬元,預計貸款戶130戶,貸款金額995萬元,目前已經發放貸款25戶122萬元。
“凡涉及到農村集中建房的村組,所在的信用社會首先對該村組進行小額農戶信用貸款的等級評級、授信、發證工作,只要在授信金額范圍內的農戶,直接通過‘致富通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發放。”農信聯社對涉及到的集中建房點與貸款需求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測算,要求基層信用社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的溝通與匯報,主動對接業務,對條件成熟的,派出工作組實地辦公,切實解決建房戶的資金需求。同時,將農村集中建房與婦女小額擔保貸款、“信用鄉鎮”、“信用村組”創建相結合,加大對農村集中建房群眾信貸支持力度,保障群眾建房資金需求。
行風建設力促和諧
“個別柜面人員應加強業務學習以提高辦事效率。”
“臨柜人員應增強對辦事人員幫服的主動性”。
“對顧客的營業語太多,建議少一點”……
沿河農信聯社不斷強化行風建設,有效防范員工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案件防控能力。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開展員工職業道德和誠信教育;推進廉潔合規體系建設,在全縣每個行政村設立行風效能監督牌,在每個信用社網點設立行風評議箱;召開信貸從業人員廉潔自述會,營造“崇尚廉潔、依法合規”的良好氛圍。
“現在信用聯社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服務行為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群眾要提高對信用社的了解和認識。”沿河農信聯社的行風監督員說:“行風監督員的作用就是關注信用社,對他們的工作秩序、工作效率、廉潔自律進行嚴格監督,從而提高信用聯社的行風水平。”
社會責任重在擔當
據統計,沿河農信聯社目前共向11個示范點475戶農戶發放“喜臨門”貸款4500余萬元,助推建成以沙子巖門等為示范點的農村集中建房點;以泉壩鄉等為示范點的生態移民搬遷集中建房點;以客田等為示范點的小城鎮建設集中建房點。并投入60余萬元設立沙子巖門便民服務點,在具備條件的示范點逐步安裝集收款、匯款、查詢、存款、取款等功能于一體的農信銀POS機。
目前,沿河農信聯社正在大力支持全縣農戶進行春耕備耕,開展旅游產業、特色產業、美麗鄉村建設等,大力服務農民工群體,建立農民工外出務工檔案,為他們評級建檔授信并發放貸款證,幫助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同時,縣聯社積極配合政府出臺的配套政策,讓“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戶實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如今的沿河已是舊貌換新顏,一個個農家院落干凈整潔、一幢幢民居風格別致、一條條水泥路通鄉進寨,一個充滿希望、幸福祥和的沿河正在闊步向前。(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