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剛, 趙奇平, 游險峰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模型測繪是在分析模型結構、形狀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工程圖學的知識,繪制出模型圖樣(草圖),并標注出尺寸等內容的實踐過程,它是學習“工程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工程圖學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常,模型測繪包括兩大重要內容,其一為繪制反映模型結構、形狀的圖形;另一重要內容便是尺寸測量及標注。對于實物模型而言,尺寸的測量可通過測量工具,如直尺、游標卡尺等進行,對于虛擬模型如何實現尺寸測量呢?近年來,隨著三維建模軟件及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三維虛擬模型在教學中的應用已十分廣泛。然而,要實現采用虛擬模型替代實物模型進行模型測繪實踐的訓練,目前尚未見到較理想的途徑。如邱龍輝等[1-2]發表的“基于VRML的虛擬模型尺寸測量方法研究”一文,給出了基于VRML虛擬模型庫,使用EAI接口,并使用文本編輯添加節點的方法進行“虛擬模型尺寸測量”,該文對虛擬模型的尺寸測量進行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該方法需要對每個模型采用VRML編程來編輯添加節點[3-5],這不僅是一份繁瑣編程工作,而且需要將模型各測量點都預設好。在進行尺寸測量時,又必須按照事先預設的測量點進行“測量”,且尺寸不能直觀地顯示出來,而是在圖形下方的參數中顯示,故難以達到自主測量的實踐體驗。
經過對SolidWorks軟件建模、標注及eDrawings三維模型動態瀏覽器的分析、研究[6],在充分利用eDrawings瀏覽器實時動態三維模型交互式觀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SolidWorks軟件的標注功能和eDrawings瀏覽器的注釋功能、測量功能等,初步解決了虛擬模型尺寸測量的問題。其測量模式、實現方法和教學實踐分述如下。
在傳統的實物模型測繪教學實踐中,首先需要準備足夠的實物模型和量具,使得教學準備工作繁重,且要有大量的測繪模型儲備,需購買大量模型、量具及測繪場所。加之“工程圖學”學時減少,導致模型測繪教學難以開展或很少開展。而極為有限的模型測繪實踐教學,又往往因為學生的層次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和測繪速度的不同,致使測繪指導任務繁重,收效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模型測繪為實踐教學,其性質為個性化教學范疇,故很難通過統一的講課達到目的。因此,必須要探尋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顯然,計算機虛擬模型測繪是個性化教學的有效手段,它不需要實體模型、量具的準備,也不需要進度的統一,還可根據學習進度的不同預設不同的測繪難度及相應幫助,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循序漸進地掌握模型測繪相關知識和技能,獲得應有的實踐訓練[7-8]。
為此,將模型測繪分為3個階段加以安排。第一階段,將測繪的主要目標定在認知模型、分析模型的構成方式及結構、形狀上,其測繪內容以畫投影圖為主,測量及尺寸標注為輔;第二階段,將測繪的主要目標定在分析模型的構成方式、功能及結構、形狀上,其測繪內容以畫圖和尺寸測量及標注并重;第三階段,將虛擬模型測繪向實物模型測繪過渡,學生需要自主地進行繪圖和尺寸測量,從而達到實物模型測繪的實踐體驗。這就需要對虛擬模型及其尺寸測量也進行相應的設置。根據模型測繪不同層次、不同內容和不同要求,將虛擬模型的尺寸測量分為3種模式:分步式、直接式和自主式。
分步式:根據模型特征,預先將模型的尺寸分步驟地在模型上標注出來,測量時引導學生逐一展開,進行尺寸的分步標注。該方式主要針對教學分析和測繪的初學者,使模型測繪的尺寸標注方便、正確,從而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尺寸標注方法和步驟。
直接式:將模型的尺寸部分或全部標注在虛擬三維模型上,所見即所得,減輕模型尺寸測量的難度,提高模型測繪效率。但需要學生自己去組織尺寸標注的方法及步驟,從而加深對尺寸標注的訓練。
自主式:完全由測繪者自主地在虛擬模型上進行測量,從而獲得模型的尺寸。該方法能達到自主測量的實踐體驗,與實物模型的測繪過程類似,從而以虛擬模型替代實物模型實現模型測繪實踐訓練。
(1)通過SolidWorks軟件進行準確的三維建模,并設置好模型的材料和表面顏色,使虛擬模型與實物模型在外形及質感上相吻合。
(2)將SolidWorks軟件創建的三維建模經過SolidWorks軟件的【文件】/【出版到eDrawings(B)】,則在eDrawings瀏覽器中打開該三維模型。
(3)運用eDrawings瀏覽器中的“標注”功能,進行虛擬模型尺寸的分類標注,可根據物體特征分別標注出“長向”尺寸、“寬向”尺寸、“高向”尺寸和“圓及圓弧”尺寸等。將模型及標注存盤后,即獲得擁有分類尺寸的虛擬模型,如圖1所示。
進行虛擬模型的測繪時,只需要重新在eDrawings瀏覽器中將虛擬模型打開,運用eDrawings瀏覽器的虛擬模型實時動態瀏覽功能,便可分析、觀察虛擬模型的內外結構及形狀,從而繪制出模型的草圖,再逐一打開該模型“標注”的各類尺寸,并逐一標注,便可獲得該模型正確而完整的尺寸。

圖 1 分步式尺寸測量方法的實現(顯示高度尺寸)
顯然,此種虛擬測繪模型非常適合于教學和初學者的測繪。由于尺寸已經分類標注在了虛擬模型上,在進行模型尺寸標注時,可直接根據標注的尺寸進行尺寸的分步標注,這樣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測繪中,學習到正確的尺寸標注方法和標注順序,從而降低模型測繪的難度,提高學生進行模型測繪的興趣,并可方便地安排學生大量的模型測繪。從而實現“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的“工程圖學”教學方式。
(1)通過SolidWorks軟件進行準確地三維建模,并設置好模型的材料和表面顏色,使虛擬模型與實物模型在外形及質感上相吻合。
(2)在SolidWorks軟件中,運用【DimXpert】功能直接在三維虛擬模型上標注尺寸及技術要求,使三維模型與尺寸結合在一個文件中。
(3)將SolidWorks軟件創建的帶有尺寸的三維建模經過SolidWorks軟件的【文件】/【出版到eDrawings(B)】,則在eDrawings瀏覽器中打開同時擁有尺寸的三維模型。如圖2所示。

圖 2 直接式尺寸測量方法的實現
在進行模型測繪時,只需將虛擬模型在eDrawings瀏覽器中打開,便可同時繪制模型草圖和進行尺寸標注。
顯然,此種虛擬測繪模型也適合于教學和初學者的測繪。由于尺寸已經全部標注在了虛擬模型上,在進行模型尺寸標注時,需要測繪者去組織尺寸標注的先后順序和位置,因此,使尺寸標注的難度有所增加,可使學生得到循序漸進的模型測繪訓練。
由于模型與尺寸已經全部展現出來,測繪時不需要測繪工具,使學生在繪圖的同時便可標注尺寸,甚至可以直接繪制儀器圖或進行計算機繪圖、建模等,故提高了教學和測繪訓練的效率。該種模型的尺寸標注規范,還可進行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標注,因而非常適合于機械零部件的測繪教學和測繪訓練。
(1)仍然通過SolidWorks軟件進行準確地三維建模,并設置好模型的材料和表面顏色等。
(2)將SolidWorks軟件創建的三維建模經過SolidWorks軟件的【文件】/【出版到eDrawings(B)】,則在eDrawings瀏覽器中打開該三維模型,保存為eDrawings文件,便可獲得擁有自主式尺寸測量的虛擬模型。
(3)在進行虛擬模型的測繪時,只需要在eDrawings瀏覽器中將虛擬模型打開,直接運用eDrawings瀏覽器中的“測量”功能,并配合選擇相應的過濾器(包括:選擇面,選擇邊線,選擇頂點等),便可自主地進行虛擬模型尺寸的測量,它與實物模型的測量過程幾乎完全一致,只是將實物的測量工具改成了在計算機屏幕上的光標操作。
如測量孔徑,只需要用光標直接選擇圓孔即可,如圖3(a)所示;測量兩孔的中心距,則用光標依次選擇兩圓孔,如圖3(b)所示;測量上表面與下表面的距離,可用光標分別選擇上表面和下表面,則在測量結果顯示窗中顯示出上、下表面的距離;也可分別選擇上表面的孔和下表面的孔,則在圖中直接顯示出兩孔中心距、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如圖3(c)所示。
顯然,此種虛擬測繪模型的測繪需要對eDrawings瀏覽器有所熟悉,且要有一定的模型尺寸測量經驗才能很好地運用。正如實體模型測繪一樣,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基礎和技能,要達到正確、完整的模型測繪和尺寸標注是有一定的困難的。這也正是若干年來,在工程圖學的教學中,未能全面而廣泛地開展模型測繪訓練的原因之一。

圖 3 自主式尺寸測量方法的實現
在進行基本立體及組合體投影的教學中,運用分步式尺寸測量方法的虛擬模型,讓學生充分了解立體的結構、形狀后,分步標注出模型的尺寸,從而使學生在快速掌握基本立體投影圖的繪制方法的同時,也掌握了基本立體尺寸標注的方法。測繪實例如圖4所示。

圖4 分步式尺寸測量方法的應用實例
在進行組合體的教學中,運用直接式尺寸測量方法的虛擬模型,讓學生了解組合體的結構及形狀后,繪制出組合體的草圖,并標注出模型的尺寸,再根據草圖,在計算機上繪制組合體投影圖,并標注尺寸。該測繪的重點在于分析組合體的結構,并學習正確的尺寸基準選擇方法和正確的尺寸標注方法。由于尺寸已經在虛擬模型上顯示出來,可大大節省測繪時間,使測繪的教學安排更方便,效率更高。
測繪實例如圖5所示。

圖 5 直接式尺寸測量方法的應用實例

圖 6 自主式尺寸測量方法的應用
在進行了多次模型測繪之后,學生已基本掌握了模型測繪及尺寸標注的基本方法,這時,便可安排自主式尺寸測量方法的虛擬模型測繪了。學生必須首先用目測比例繪制出模型草圖,并標注出尺寸界線和尺寸線,再在eDrawings瀏覽器上選用相應的尺寸測量過濾器,按標注尺寸的位置進行測量,并記錄相應的尺寸數值。
測繪實例如圖6所示。
上述虛擬模型測繪的方法,在所教的2012級兩個教學班中進行了對比研究。第一次測繪兩個班均采用實物模型(與圖4相同的實物模型);第二次為組合體模型測繪,甲班采用圖5所示虛擬模型,而乙班采用相同實物模型;第三次為零件模型測繪,甲班采用圖6所示虛擬模型,而乙班采用相同實物模型。要求均為在A3圖紙上畫出草圖,并標注尺寸。結果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組合體模型測繪
從表1可見,第一次實物模型測繪,兩個班進度及得優人數大致相同;而第二次差別已非常明顯,特別是在測繪的進度上;第三次差距繼續增大,測繪進度及得優人數均出現非常明顯的差距。因為采用虛擬模型,學生可以更多地得到訓練的機會。
經過多次的虛擬模型測繪實踐和實物模型測繪實踐的對比,可以認為,虛擬模型測繪是方便而高效的,在很大程度上,可實現替代實物模型進行測繪的實踐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該方法對加強培養、訓練學生的模型測繪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和途徑,可為后續的工程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無論虛擬模型多么方便,仿真度多么高超,要達到培養、訓練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目的,實物模型的測繪仍然是不可完全被替代的。正如虛擬駕駛訓練不能替代駕駛員上路駕駛訓練一樣,工程能力的訓練,也必須通過工程實踐才能達到!
[1]邱龍輝, 張惠英, 張 軍, 葉 琳. 基于VRML的虛擬模型尺寸測量方法研究[J]. 青島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 2008, 23(1): 46-49.
[2]邱龍輝, 葉 琳. 工程圖學虛擬測繪模型系統的設計[J]. 工程圖學學報, 2007, 28(6): 147-151.
[3]吳志軍, 張建富, 馮平法, 郁鼎文. 面向網絡實驗教學的虛擬協同裝配技術研究[J]. 工程圖學學報,2010, 31(4): 172-178.
[4]劉 煬, 邵 偉, 王 靜, 石鴿婭, 湯傳玲. VRML虛擬現實網絡互動仿真裝配平臺的研究[J]. 圖學學報, 2012, 33(2): 87-90.
[5]何培英. 機械零部件虛擬測繪系統開發[J]. 工程圖學學報, 2007, 28(6): 161-165.
[6]王成剛, 匡 瓏, 鄭 芳. 對PowerPoint課件中嵌入虛擬3D模型方法的探討[J]. 工程圖學學報, 2010,31(5): 118-122.
[7]楊 莉, 郝育新, 王劍華. 工程制圖測繪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圖學學報, 2013, 34(1): 116-119.
[8]湯精明. 現代制造技術與工程圖學測繪課程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 機械管理開發, 2009, 24(5):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