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平 石少梅 李宇 鄒火養 李天才
腹股溝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外科手術,而且在老年群體中的發生率比較高,一般對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部麻醉下進行腹股溝疝修補手術[1]。硬膜外麻醉在傳統腹股溝疝修補術中應用比較廣泛,然而這種麻醉方式卻又非常高的并發癥發生率,所以局部麻醉逐漸被臨床所關注與使用,而且麻醉效果較為理想[2],本文選取選取50例2011年9月~2013年5月在梧州市蒼梧縣人民醫院接受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治療的患者,對其實施局部麻醉,取得了比較好的麻醉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2011年9月~2013年5月在梧州市蒼梧縣人民醫院接受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治療的患者,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齡為(55.9±2.4)歲,其中有30例患者為直疝,70例患者為斜疝。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2組,觀察組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為(54.9±2.7)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齡為(52.4±3.1)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普通的硬膜外麻醉。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患者骼前上棘內側為麻醉進針處,為患者大皮丘,并進行垂直進針操作,同時每間隔2cm回抽血液,在未出現回血的情況下,將40mL 1%的利多卡因注入患者體內,以對其作局部麻醉[3]。患者恥骨節外側為后進針點,通過利多卡因對患者作局部神經阻滯,再從兩進針點間對患者進行從肌層到皮下組織的菱形麻醉[4]。根據患者需要進行麻醉操作,如果在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不理想,則需要對患者服用芬太尼與力月西等鎮靜止痛藥物。
1.2.2 手術 對患者進行常規疝修補術切口,分離疝囊,同時將疝囊內容物回納到患者腹腔,在患者疝環中置入錐形網塞,將成形補片作平整放置,在精索后方予以固定,確保固定高度比患者恥骨結節高大約1.0cm。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軟件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治療時間明顯縮短,而且平均下床活動時間明顯要早,沒有發生尿潴留,6例對照組患者在術后發生尿潴留,2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術后切口疼痛與并發癥比較,差異性比較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滿意度比對照組患者明顯要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腹股溝疝患者臨床治療結果比較
臨床醫學已經廣泛認可實施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而且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是麻醉。手術麻醉方式不同,其麻醉效果也會有一定差異性,本研究結果表明,局部麻醉對腹股溝疝無張力術臨床治療效果好,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治療時間明顯縮短,而且平均下床活動時間比對照組患者明顯要早,沒有發生尿潴留,6例對照組患者在術后發生尿潴留,2組患者手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與并發癥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滿意度比對照組患者明顯要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對于無法恢復的疝、巨大疝、復發疝以及肥胖患者,在對其實施手術局部麻醉時一定要慎重[5]。
結合本研究與相關報道,與硬膜外麻醉相比,局部麻醉的優勢主要包括:(1)存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等并發癥與老年患者,不適合硬膜外或者全部麻醉,而局部麻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施拓寬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后所出現的適應證[6];(2)局部麻醉藥物用量小,安全性比較高,而且對患者身體損害也比較小,能夠加速手術恢復進程;(3)有效節約實施手術的時間,而且手術前準備時間比較短,使麻醉風險得以有效降低,減少由于麻醉而造成的創傷,更適合在半妖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中使用[7];(4)手術操作簡單,在門診就能開展,使患者負擔得以有效降低,大大減少患者所需承擔的醫療費用;(5)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尤其是尿潴留發生率,可使患者治療滿意度得以明顯提高,增加患者術后飲食與下床等活動量,使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8]。
綜上所述,在對患者進行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治療時,局部麻醉有效性高,安全性好,能夠為患者身體恢復與手術順利實施創造良好條件。
[1]黃建,劉永強,謝偉.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手術的比較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7,14(3):312-315.
[2]石永安.局麻下無張力疝修補治療腹股溝疝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22):90-91.
[3]蘇偉.局部麻醉與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6):118-120.
[4]王林.422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的麻醉方式探討[J].重慶醫學,2011,40(5):482-483.
[5]楊春明.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斜疝68例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10):71.
[6]趙強.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治療中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1,17(32):114-115.
[7]胡曉春,王華.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人復發性腹股溝斜疝的療效分析——附28例分析[J].新醫學,2009,40(10):665-667.
[8]延生斌.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嵌頓疝31例[J].陜西醫學雜志,2009,38(10):1384-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