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是最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它是高血壓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約30%原發性高血患者合并OSA,50%OSA患者存在高血壓[1]。伴有OSA的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較高,多數為非勺型,血壓波動性也較大,單純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效果差,本研究旨在觀察對這類患者,在常規降壓治療基礎上,進行CPAP治療對患者血壓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就診的已確診并進行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選擇存在中至重度的OSA患者[2],且這些患者的OSA均經完整的多導睡眠監測所證實,共69例,其中男50例,女19例,平均(47.8±4.5)歲。排除標準:(1)妊娠,或近期準備妊娠,或哺乳期婦女。(2)繼發性高血壓。(3)收縮壓(SBP)≤140mmHg或≥180mmHg,舒張壓(DBP)≤90mmHg 或≥110mmHg。(4)3 級高血壓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者。(5)半年內有心肌梗死或明顯腦卒中等心腦腎等嚴重臟器損害者。入選患者被隨機分為2組,進行常規降壓藥物治療為對照組,維持既往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CPAP治療為治療組。入選患者的年齡,性別,高血壓及OSA程度及所服用藥物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選患者均維持既往藥物治療,治療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CPAP治療,推薦患者在每晚就寢后使用,直到次日起床,治療時間為6~8h左右,觀察時間為2個月,治療前及2個月后分別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內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觀察的合并OSA的高血壓患者男性占72%。治療2月前后的動態血壓監測結果的比較見表1。結果表明,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CPAP治療OSA,可進一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24h平均血壓,白晝平均血壓以及晨起血壓,可更加平穩有效地控制血壓,特別是控制凌晨的血壓,避免晨峰現象,糾正伴OSA高血壓患者的非勺型狀態,對夜間動態血壓下降不明顯。
OSA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患OSA時,由于反復發作低氧血癥,患者呈間歇低氧狀態,機體對于慢性缺氧和間歇缺氧的全身和局部反應有著明顯不同。對于慢性缺氧,生理系統最終可以形成適應[3],而由于長期睡眠時反復的出現低氧血癥導致的所謂“慢性間歇缺氧”,同時出現高碳酸血癥可致神經功能失調,兒茶酚胺、內皮素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及血液動力學改變,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統損害,包括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卒中[4],慢性腎功能不全,嚴重時造成認知功能障礙,性格改變等全身系統疾病。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24h動態血壓比較(mmHg)
合并OSA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較大,許多患者呈頑固性高血壓,單純應用抗高血壓藥物效果差,臨床上除服用降壓藥物外,必須對OSA進行治療,OSA的治療除戒煙酒,肥胖者減肥和控制飲食外,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CPAP,各種矯治器及吸氧及藥物治療,其中CPAP是目前治療OSA最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本研究發現,經過CPAP治療,在服用常規藥物的基礎上,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得到了進一步降低,特別是更加良好地了控制了凌晨血壓。該研究結果與巴西圣保羅大學醫學院臨床學院心臟研究所(InCor)附屬肺科睡眠實驗室的Geraldo Lorenzi-Filho博士[5],張學義[6]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其機理可能是無創呼吸機改善了患者的缺氧癥狀,改善了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協調性,減少了兒茶酚胺類物質的釋放,也降低了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水平,從而使血壓水平更進一步降低,從而降低了該疾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
近年來,CPAP呼吸機治療因療效肯定、使用方便而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OSA的治療[7]。并且隨著呼吸機技術的改善和設計的更加人性化,CPAP治療高血壓患者合并的OSA,必將更加廣泛的應用于臨床。
[1]Somers VK ,White DP,Amin R,et al.Sleep 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for High Bloo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Stroke Council,and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J].J Amcoll Cardiol,2008,52(8):686-717.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2011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1):9.
[3]Bunn HF,Poyton RO.Oxygen sensing and molecular adaptation to hypoxia[J].Physiol Rev,1996,76(3):839-885.
[4]Shahar E,Whitney CW,Redline S,et al.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cross-sectional results of the sleep heart health stud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1):19-25.
[5]Rodrigo P,Pedrosa.MD.Efecc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treatment o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 randomized trail[J].Chest,2013,Apr,18.doi:10.1378/chest.13-0085.
[6]張學義,李輝等.呼吸機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對高血壓血壓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3,34(7) :1315.
[7]余毅,馬小安.BiPAP與CPAP呼吸機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70例對比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07,36(9):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