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華 張伯 周萃階
腹股溝嵌頓疝是普外科常見的急癥,一般需急診手術治療,對腸管未壞死者以往一般行傳統修補術,患者術后有明顯不適,而且復發率較高。目前,對腹股溝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仍有爭議,現將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股溝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的臨床經驗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0例患者均為單側疝,男31例,女9例;年齡20~92歲,平均58歲;其中斜疝34例(2例復發疝),直疝1例,股疝5例。按中華外科學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的分型標準,Ⅰ型11例,Ⅱ型19例,Ⅲ型8例,Ⅳ型2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11例Ⅰ型患者均采用平片式無張力修補術,Ⅱ型患者2例采用充填式修補術,17例行腹膜前修補術(UHS 6例,UPP 11例),Ⅲ型、Ⅳ型患者均采用腹膜前修補術(UHS 2例,UPP 8例)。具體疝分型及手術方式見表1。
手術時間為45~130min,平均時間為65min,有1例患者術中局部水腫較嚴重、疝囊巨大,手術時間較長,為防止術后積液放置切口負壓引流,切口引流在術后2d拔除,2例患者術中發現大網膜壞死行壞死大網膜切除,1例患者回腸壁漿膜破裂行漿膜修補,所有患者術前及術后均應用抗生素,患者于術后4~7d出院。術后發生尿潴留7例,經留置導尿管1~3d后拔除,癥狀消失,有陰囊水腫9例,經抬高陰囊,脫水等治療后好轉,無補片感染發生,所有患者術后隨訪半年以上,無復發及腹股溝區疼痛等不適。

表1 40例患者疝分型及手術方式(n)
腹股溝疝嵌頓是外科常見急癥,常見于老年人,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腸管壞死、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因此,原則上需急診手術治療。對腸管壞死者,一般單純行高位結扎術,對于腸管未壞死者,以往一般行傳統疝修補術,傳統疝修補術是非生理解剖性縫合修補,張力大,患者術后有明顯不適感,且不能產生真正愈合,其復發率高達10%~15%[1]。
疝無張力修補術有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復發率低等優點[2]。以往認為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術后發生感染幾率較大,故一般不主張行無張力修補術,現在腹股溝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已有不少成功經驗。Atila等[3]報道95例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術后1例發生切口感染,無深部補片感染,感染發生率為1.1%,復發率為2.6%,認為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是安全,可行的。本組40例患者,均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無1例發生補片感染。因此,我們認為,腹股溝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并未增加術后感染幾率。
術式的選擇,我們對Ⅰ型患者一般采用平片式無張力修補術,其手術操作簡單,手術時間較短,而且不用分離腹膜前間隙,不會引起腹膜前間隙的感染。對于Ⅱ型、Ⅲ型、Ⅳ型患者,因腹橫筋膜張力降低,腹股溝管后壁不完整或缺損,為降低復發率,一般采用充填式或腹膜前修補術。Tolino等[4]認為大多數疝術后感染與未及時處理切口漿液腫、血腫等因素有關。因此,術中需注意仔細操作,徹底止血,適度電凝,減少術后切口積液、積血的發生。對于術中發現局部水腫嚴重、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可行切口引流,術后2~3d拔除。另外,一般術后常規行切口砂袋壓迫,男性病人抬高陰囊。術后如果發現切口積液,應及時處理,行穿刺抽液或切口引流。
補片的選擇:我們一般選用聚丙烯補片,因為聚丙烯補片網孔較大,10um左右的巨噬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可穿行其間,可以吞噬細菌,另外新生毛細血管容易長入,血管化的補片組織復合體具有抗感染能力。固定補片時以可吸收線或普理靈線縫合,可以減少感染時細菌的殘留,Stremitzer等[5]認為,即使發生了補片感染,大部分也能通過切口換藥、引流、應用抗生素等措施來治愈,一般不需要取出補片。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只要選用合適的補片,術中操作仔細,必要時切口放置引流,術后加強觀察,發現切口積液及時處理,腹股溝嵌頓疝急診行無張力修補術是安全、可行的。
[1]肖乾虎,彭兵.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外疝應用中的幾個問題[J].中化普通外科雜志,2001,16(9):520-521.
[2]歐陽小青.腹股溝嵌頓疝無張力修補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2,18(8):110-111.
[3]Atila K,Guler S,Inal A,et al.Prosthetic repair of acutely incarcerated groin hernias:a prospective clinical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0,395(5):563-568.
[4]Tolino MJ,Tripoloni DE,Ratto R,et al.腹壁疝補片修補相關感染:病理學、治療和結局[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12):1057-1062.
[5]Stremitzer S,Bachleitner-Hofmann T,Gradl B,et al.Mesh graft infection following abdominal hernia repair:risk factor eval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mesh graft preservatio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76 operations[J].World J Surg,2010,34(7):1702-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