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瑞芬
難治性或頑固性高血壓[1]是指在應用利尿劑同時、多種常規抗高血壓藥物聯合使用1個月以上,仍不能控制在正常上線以下的一類疾病。在國外報道中并不少見。主要病因包括避孕藥、嗜煙酒及繼發性高血壓病因胃得到有效控制等。筆者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來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白塘衛生院治療的64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加用螺內酯片治療,效果不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來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白塘衛生院治療的128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年齡40~68歲,平均(52.2±9.9)歲,其中男76例,女52例。患者均符合診斷學難治性高血壓診斷[2]標準無誤,除外其他繼發性或假性難治性等類別高血壓,病程7~18年。告知患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等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4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體基本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無糖尿病和腎功能不全等影響試驗結果的系統疾病,無相關藥物禁忌證。
1.2 方法 全部患者進行非重體力勞動、低鈉飲食、治療病因及誘因處理,在硝苯地平(10mg,1 次/d)、氫氯噻嗪(10mg,2次/d)、馬來酸依那普利(10mg,2次/d)常規治療下,研究組加用螺內酯片 (10mg,2次/d),所有患者治療前、治療后每2周測量血壓,隨訪半年,并統計記錄不良事件的發生,治療前后用穩態模型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顯效:舒張壓下降>2.66kPa或者下降超過1.33kPa而至正常;有效:舒張壓下降>1.33kPa或者降至正常范圍;其余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的數據應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整理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血壓下降水平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并且明顯降低HOMA-IR,使得胰島素抵抗得到改善,且不良反應少。除對照組1例男性乳房發育,停藥后逐漸消失外,無其他不良反應出現。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高血壓、糖尿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雖然難治性高血壓雖然在高血壓患者中比例不高,但因其降壓長期失效,使得病程較長,往往對患者心腦血管影響很大,這使得相關治療方案顯得尤為迫切。

表1 2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后效果比較[n(%)]
有相當比例的患者是“假性難治”,如患者因擔心長期用藥的花費,往往不能遵醫囑長期堅持服藥,或者本身血壓正常,因“白大衣效應”造成的精神緊張導或袖帶不合適致測量不準確,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引起水鈉潴留而干擾藥物降壓作用,又或者常規降壓藥物選擇不當,而這個是最常見的。故找出影響效果的具體原因并及時相應正確的處理才是最重要的。
高血壓發病機制中,包括交感神經系統亢進,胰島素抵抗等,與生活習慣和遺傳都有關,但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作用重要[4],甚至導致繼發性高醛固酮增多癥或醛固酮逃逸現象,這與血壓的升高密切相關,常規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使得醛固酮重新上升到治療前水平,導致血壓控制困難,醛固酮在肝、肺、腎疾病發生發展中涉及纖維化過程,水鈉潴留,激活交感神經和抑制副交感神經。醛固酮拮抗劑可減少心肌纖維化、心肌重塑、血管順應性增加[5],減弱血管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加壓反應,非選擇性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片物美價廉,是一個不錯的藥物。
當然,在降壓的同時,也要注意靶器官的保護,對危險因素進行控制,并注意血鉀的檢測。本研究結果證明,螺內酯片聯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難治性高血壓治療效果明顯提高,可改善胰島素抵抗,不良反應少。
[1]王蘇芳,閆晉康.難治性高血壓38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20):594-595.
[2]曹建中.卡托普利與螺內酯聯合用藥方案治療原發性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3):5-6.
[3]張后民,熊剛.RAS阻斷劑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醛固酮逃逸現象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09,38(21):2703-2706.
[4]李琳,陳良華,宋尚明.醛固酮拮抗劑在頑固性高血壓治療中的地位[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1):55-58.
[5]李小軍.卡維地洛和美托洛爾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09,3(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