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林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所,遼寧大連116052)
【國際經貿】
《來自星星的你》闖入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
——韓劇的成功輸出對改善我國貿易結構的啟示
蔡德林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所,遼寧大連116052)
韓劇的熱播產生了一系列經濟學效應,對韓國經濟和貿易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已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貿易結構不合理,大而不實、大而不強。韓國以文化產業帶動經濟貿易發展的成功經驗,對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和貿易結構的改善帶來以下啟示:沒有文化產業的振興和輸出,無形貿易規模難以有效擴大;利用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及時轉型;危機意識是轉型創新的動力來源之一;文化產品輸出的關鍵在于創新。
韓劇;經濟學效應;貿易結構
正當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及亞洲熱播,引發無數粉絲的爭相追捧之時,官方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近年來,韓劇的成功輸出所產生的一系列經濟學效應對韓國經濟和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順利跨入高收入國家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成功的發展理念和經驗值得我國深入思考和研究。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1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額2.21萬億美元,進口額1.95萬億美元。該數據表明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這是我國繼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之后,在世界經濟領域取得的又一項重大突破。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可喜可賀。
在喜慶之余,我們也必須看到在這一數字背后的隱憂。一是不可持續。從國際來看,一國長期堅持以外需為主的出口導向,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貿易大國,勢必會導致貿易摩擦的增加。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從國內來看,我國許多企業仍處于世界產業鏈中低端,普遍缺少核心技術支撐和自主品牌產品,創新能力差,產品附加值低,企業規模和盈利比例不協調。這種主要依靠人口紅利,以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續的。
二是貿易結構不合理。概括而言,就是“大而不實,大而不強”。“大而不實”表現在:一是統計上的不實。當前依據原產地原則進行的傳統總量貿易統計方法存在許多弊端,一方面,由于大量中間品貿易的存在,統計跨境總量貿易而非凈增加值會產生大量重復計算;而另一方面,由于沒有反映出產品在生產環節上的流動,所以雙邊貿易統計中包含了他國中間投入品價值,也造成了大量重復計算。二是每年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為了獲得出口退稅,在海關統計中產生了“國貨復進口”現象。“大而不強”表現在:由于貿易結構不合理,導致貿易質量低,貿易附加值占整個貿易額的比重低,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的比重低。我國大部分產業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品牌較少、營銷網絡不健全,主要通過發達國家技術外溢和廉價的成本優勢,獲取微薄的利潤,并在發展路徑上長期被鎖定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導致的必然結果是:順差在中國,利潤在國外,貿易摩擦加劇。
韓劇輸出產生的經濟學效應,主要體現在通過文化營銷帶動貿易的發展,尤其是無形貿易的發展。
一是“粉絲”效應。自從“韓流”在中國風靡以來,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粉絲經濟”。韓國的服裝、化妝品一直是時尚潮流的代表,近年來,韓式料理也在國內遍地開花。《來自星星的你》中“炸雞+啤酒”成為時髦套餐,在北京一家韓國料理店,一天能賣千份以上,還有人不惜花上6~7個小時排隊購買。劇中男女主角的豪宅自然也成了觀眾關注的對象,在淘寶、京東平臺,已經出現大量與劇中風格相似的家居用品。
二是品牌效應。在韓劇中主人公所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都出自韓國品牌三星或LG。最新款數碼產品都會以特寫鏡頭出現在韓劇中。在《來自星星的你》劇中,女主角每一集都變換穿著,每一集也有新的品牌被曝光。韓劇的品牌植入和廣告效應也是傳統廣告無法比擬的。
三是旅游效應。《大長今》播出后,濟州島迅速成為旅游熱點。看《冬季戀歌》讓人們都知道了南怡島。《來自星星的你》大結局后,而其所引發的追劇效應則在旅游市場繼續發酵。已吸引不少粉絲飛赴韓國追星,繁榮了首爾旅游業及零售業。劇中都敏俊、千頌伊接吻的地方成了旅客朝圣之地。三、四月份韓國的旅游市場淡季不淡,國內一些旅行社相繼報滿,甚至供不應求。旅行社開始紛紛推出“星星”之旅。
四是明星效應。韓劇不僅營銷造勢,還營造明星。早在幾年前《冬季戀歌》中的裴永俊、《藍色生死戀》中的元彬、《天橋風云》中的張東健等就為中國女觀眾編織著一段又一段的灰姑娘童話夢。從第一美女金喜善,到世界男人都不會拒絕的宋慧喬,再到國民女神全智賢,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造出新的明星,并且都會產生顯著的明星效應,推動旅游貿易的發展。
五是美容效應。由于韓國90%以上的影視明星有整容經歷,韓國影星們為本國整容業做了最好的“模特”,而韓劇為本國國民整容意識和整容技術作了最好的廣告宣傳。吸引了眾多外國人來韓國進行美容消費,同時也帶動了美容觀光業的發展。狎鷗亭---這個世界聞名的整形美容一條街,每天迎接的不光是韓國的愛美人士,而且還有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和歐美的客人,極大推動了韓國美容產業向海外的迅猛擴張。
從1993年中國首次引進韓劇《嫉妒》,到2003年的《大長今》,再到最近熱播的《來自星星的你》,20年間強勁的“韓流”經久不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韓國提出了“文化救國”,將文化產業列為21世紀國家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僅用12年的時間,韓國的文化與商品便席卷亞洲,走向世界。根據相關統計,文化商品每輸出100美元,就會有412美元的附加消費產生,電子、汽車和信息產業等領域的企業在海外的貿易額也明顯提高。韓國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對國內經濟的轉型和貿易結構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啟示。
啟示一:沒有文化產業的振興和輸出,無形貿易難以有效提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發展最終應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競爭,10年比經濟、100年比文化”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發展的共識。環顧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貿易強國,也都是文化產業發達、影響力強的國家。一國的產品和服務的輸出,必須有文化的輸出作為支撐,否則就可能被鎖定在產業鏈的低端而難以提升。
啟示二:利用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及時轉型。中國和韓國都屬于后發國家,韓國在其發展中充分利用了這兩種優勢。20世紀60年代初,韓國的經濟以輸出貿易為主,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出口合成板和假發。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這兩種優勢已到了臨界點。韓國發布了要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到重化工業,主要包括汽車、造船、電子等產業,造就了今天的現代、三星等知名企業和品牌。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面臨與發達國家和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競爭與追趕,韓國政府又提出了“文化救國”和“第二次科技立國”戰略,大力發展以知識經濟、向高端服務業轉型,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充分利用這兩種優勢,抓住時機,果斷轉型是韓國成功的經驗。
啟示三:危機意識是轉型創新的動力來源之一。日本國民的危機意識有目共睹,而韓國人的危機意識也并不遜色。韓國是半島國家,歷史上曾長期遭受日本殖民統治。特殊的地緣政治、旦夕巨變的緊張感、無法彌散的民族悲情決定了韓國人身上強烈的危機意識。這種國民性格,韓國人稱為“han”意識---“恨”。危機意識也激發了改革創新的精神和動力,帶來了韓國經濟的迅速崛起。
啟示四:文化產品輸出的關鍵在于創新。韓劇的價值核心是什么。在2014年的兩會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岐山談到:“其實我就考慮一個問題,韓劇為什么占領了中國?為什么漂洋過海,影響了美國,甚至歐洲。前幾年他們就出了一個江南Style,有時候我也有一段沒一段看看韓劇,看半天我發現我明白了,韓劇走在咱們前頭。韓劇內核和靈魂,恰恰是傳統文化的升華”。我們應當反思的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東方文明的主要源泉和代表。韓國文化更是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那么為什么我們這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卻在當代文化產品的輸出和影響力上抵不過韓國?韓劇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就是創新。即把傳統文化通過現代的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進行市場化和全球化運作,從而使傳統文化得以升華和輸出。環顧世界上的文明古國,現在無一例外都不是經濟和文化強國,更不是科技強國。這種現象可以用新制度經濟學中的“路徑依賴”來解釋。而走出這種困境的唯一選擇就是改革創新。一個國家沒有文化上的創新就不會有科技上的創新,更不會有經濟上的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董博雯)
F062.9
A
2095-3283(2014)08-0011-02
蔡德林(1957-),男,漢族,遼寧大連人,教授,研究方向:制度經濟學與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