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萍 陳學洪 謝玉蘭 葉林嬌 溫芳芳
(1.江西贛州市人民醫院普外一科,江西 贛州341000 2.江西贛南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江西 贛州341000)
中心靜脈導管近年來廣泛用于腹腔積液置管引流,此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留置引流方便,可在無感染情況下長時間留管。但穿刺部位換藥卻未被重視,也少見報道,醫生和護士憑各自經驗和習慣換藥,間隔時間不一。換藥間隔時間短,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和護士的工作量;換藥間隔時間長,可能導致穿刺處局部感染,甚至逆行感染而中斷引流。為規范有效的換藥間隔時間,防止發生置管感染同時減輕醫護工作量,節約醫療資源,降低醫療費用,我科于2009年1月至今,開展對中心靜脈導管用于腹腔積液置管引流穿刺部位換藥間隔時間與局部感染的關系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197例,男性102例,女性95例,年齡3~89歲,置管時間3~9d,均為無菌性腹腔積液置管引流,患者情況(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況 (例)
1.2 材料 引流導管均為16#福尼亞牌單腔中心靜脈導管,換藥敷貼為IV3000無菌透明敷料。
1.3 方法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進行置管術和換藥,換藥人員相對固定。換藥時以穿刺點為中心,用0.5%碘伏消毒2遍,消毒直徑在10cm以上,以無菌透明敷料覆蓋,標明換藥時間。病例隨機分為換藥間隔時間為1d、2d、4d、6d四組,如遇脫落、污染等特殊情況隨時更換。
1.4 評價指標 監測體溫有無發熱,觀察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有無紅、腫、熱、痛感染跡象,有無分泌物,對分泌物細菌培養是否陽性,以上指標出現1項可診斷為局部感染;體溫上升持續3d38.5℃以上,除外其他因素感染考慮逆行感染。
表2 換藥間隔時間與局部感染情況 例(%)
結果顯示,置管引流換藥間隔1~4d穿刺點局部感染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但間隔換藥時間延遲到6d,穿刺點局部感染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
3.1 換藥間隔最佳時間為4d 目前中心靜脈導管用于腹腔置管引流換藥時間與感染的關系少見報導,臨床多數借鑒中心靜脈置管換藥間隔時間采用2~4d更換1次。也有文章[1]報道,靜脈置管更換貼膜從2d延長到7~10d的可行性。但表2結果顯示,腹部置管引流換藥間隔1~4d穿刺點局部感染差異無顯著意義,但間隔換藥時間延遲到6d穿刺點局部感染差異有顯著意義。提示腹部置管引流間隔4d更換透明貼膜是最佳的。
3.2 透明貼膜保持密閉性有效時間在1~4d 預防穿刺點感染,貼膜的密閉性是關鍵。臨床選擇透明貼膜換藥就是由于敷貼粘性好,覆蓋皮膚嚴密、防水,透明便于觀察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情況,固牢固定導管不易脫出,但在皮膚潮濕或出汗的情況下容易脫落,因此更換敷貼消毒必須待干才能貼上敷貼。而每個人正常情況毛孔都會排汗,敷貼內逐漸積有水汽而潮濕,而腹部柔軟不固定活動度大,并易與褲腰摩擦,根據臨床觀察,腹部貼膜第4天開始,四周慢慢卷邊,逐漸松動,貼膜的密閉性喪失。因此排汗多的及皮膚油性患者,不宜使用透明貼膜,可改用惠爾康泡沫敷料。泡沫敷料更具有吸水性、保持皮膚干燥,有效減少皮膚問題及局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但價格昂貴。
[1]陳永娟.鎖骨下靜脈置管換藥間隔時間與感染的探討[J].內科,2006,2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