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楊榮 頡建玲
(1.新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 ,新疆 喀什844000;2.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830011)
護士工作倦怠是指在長期的慢性工作應激刺激下導致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和低個人成就感等,不但對護士的身心造成傷害,由此引發的工作效率和熱情降低也降低了對患者的護理質量。而正念療法(Mindfulness)作為認知行為療法的第三浪潮,強調個體有意識的體驗此時此刻的感覺而不去進行判斷,從而達到內心的平和。為降低我院護士的工作倦怠感,創優質護理服務,我院使用正念療法對護士進行為期8周的整體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使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我院6個內科科室的所有護理人員,共92人,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7.84±9.93)歲,工作年齡1~25年,其中護士41人,護師26人,主管護師25人。
1.2 方法
1.2.1 12min呼吸空間 閉上眼睛,掃描自己的身體,感知一些緊繃、不舒適的感覺,承認這些不舒適的存在;然后感知自己的呼吸,感受隨著呼吸空氣通過鼻端的氣流,感受氣流在呼吸道的運行,胸部隨著呼吸緩慢起伏;慢慢加深自己的呼吸,假設深度的呼吸可以將這些不舒適消融在每一次的氣流運行之中。
1.2.2 軀體掃描 參與者平臥,放松身體,閉合雙眼,使用輕松的音樂引導其逐漸放松,以舒緩音樂作為背景,語言引導參與者將注意力依次集中于身體的各個部位,由腳到頭,首先腳趾、腳掌、腳跟,直到眉毛、眼睛、睫毛、鼻子等,最后到頭頂。采用客觀的方法用心去體會觀察這些部位,參與者內心不能平靜時,采用假設觀想的技巧,參與者可以觀察到一些煩惱事件可以隨著呼吸而離開自己的身體。
1.2.3 葡萄干練習 囑參與者放松身體,放空精神后,根據錄音內容進行對葡萄干的關注,具體步驟:(1)想象自己是從火星來的拜訪者,從來沒有見過葡萄干(停頓10s);(2)將它放到手掌中,用食指和拇指夾住它;(3)仔細觀察,就像從來沒有見過葡萄干一樣(停頓),觀察它的顏色、光澤、凹陷和褶皺;(4)把它放到鼻子的下面,深吸一口氣,仔細品味它的氣味;(5)慢慢地咀嚼它,感受物體形狀的改變,體驗每一次咀嚼味道的變化;(6)將葡萄干吞咽下去,感覺到它向下移動到胃,而且也意識到身體增加了一個葡萄干的重量。
1.2.4 瑜伽練習 請瑜伽老師為護士進行瑜伽示范和指導,每周1次,每次2h,共分為3個主題,回歸到自己的身體、引導你的心、享受愛與平和等。護士可以免費參加,每次練習完成后為護士布置家庭作業,要求根據授課內容每周練習4h以上。
1.2.5 家庭作業和小組心得交流 將葡萄干練習、軀體掃描的音頻拷貝給參與者,要求參與者每周練習6次以上,每次至少45min。要求參與者將12min呼吸空間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天至少進行一次。利用每周的例會進行小組心得交流,大家根據團體正念干預的效果和自己練習的心得體會進行討論學習,鼓勵每位同志講出自己的正性或負性感受,相互學習、評價和建議。
1.3 評價指標
1.3.1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 該量表適用于睡眠障礙患者、精神障礙患者以及一般人睡眠質量的評估。共1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其中18個自評條目參與計分,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和日間功能障礙7個維度。總分0~21分,得分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經驗證,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3.2 Maslach職業倦怠調查普適量表(MBI-GS)采用李超平國內修訂版[1],該量表包含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和低個人成就感3個維度,共15個條目,其中情緒衰竭5個條目,去人性化4個條目,個人成就感6個條目。采用Likert 7點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比較進行團體正念干預前后參與護士的睡眠質量、工作倦怠程度,將所得數據輸入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描述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非參數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干預前后護士的睡眠質量PSQI得分情況 (分)
表2 干預前后護士的工作倦怠得分狀況 (分)
表3 干預前后護士的工作倦怠程度檢出率 (%)
3.1 團體正念療法 團體正念療法包括經典的正式訓練和非正式訓練,其中正式訓練技術包括軀體掃描、坐式冥想和瑜伽三種技術。本研究選擇正式訓練和非正式訓練結合的方式,增加葡萄干練習、家庭作業和小組討論交流的非正式練習內容。結果顯示,團體正念療法提高了護士的睡眠質量,降低了職業倦怠程度,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暴露、接受和自我管理,有效減少了各種刺激帶來的恐懼反應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回避行為,促進個體更好地適應不良狀態和對環境做出回應。
3.2 團體正念干預可提高護士的睡眠質量 護理職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時也是一個高風險行業,每天高強度和高壓力的工作性質以及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倒班的工作性質等,導致護士睡眠質量下降,從而引起工作疲勞感[2]。調查顯示,除了睡眠障礙與安眠藥物使用兩個維度之外,其余五個維度均較正常成年人高。而睡眠質量的下降又會造成焦慮、疲憊,影響第2天的工作狀態,工作熱情和效率降低,如果無法合理調適,引起壓力增大,會降低下個周期的睡眠質量,導致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到護士的身心健康和護理工作質量。本研究進行團體正念干預,使護士能夠客觀地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境況,并且客觀地接納自身的感受,引發更為積極的認知,增強自我管理能力。護士通過自我調整,減輕了自身的心理負擔[3];而瑜伽鍛煉通過呼吸、心靈的平靜,達到改善護士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協調能力,使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
3.3 團體正念干預可以減輕護士的職業倦怠 本研究證實,經過團體正念干預,護士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兩維度和工作倦怠總得分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職業倦怠的總體檢出率降低,中重度檢出率明顯減少。說明正念減壓療法能夠緩解護士心理壓力和改善職業倦怠狀況,可以輔助護士的日常工作,幫助他們對繁重的工作和壓力情境進行積極合理的認知調節,從而減輕壓力和促進問題解決;而在對情緒調節方面,當護士在面對抱怨、痛苦時,可以保持一種平和的心境和樂觀的態度。
[1]李超平,時勘.分配公平與程序公平對工作倦怠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3,35(5):677-684.
[2]付光蕾,陳偉菊.三甲醫院護士夜班與職業倦怠的關系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37-639.
[3]龐嬌艷,柏涌海,唐曉晨,等.正念減壓療法在護士職業倦怠干預中的應用[J].心理科學進展,2010,22(10):1529-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