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建明
摘 要: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別于漆雕、木雕、碑文銘刻等其他陶瓷刻繪。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線條等復雜的造型上進行刻畫。
關鍵詞:雕塑;茶壺;青龍;白虎
1 前言
紫砂雕刻藝術是紫砂壺最常用的表達方式。道光初年,出現砂胎錫壺,嘴、把采用白玉琢成,工藝精湛別致。咸豐年間,許多文人墨客酷好砂壺題款,并把紫砂壺作為饋贈好友和同僚的禮品。民國時期,從事紫砂陶刻裝飾的名家大都來自書人畫師,如:韓泰、路蘭芳、邵云如、陳少亭、任淦庭等??梢?,紫砂壺的雕刻藝術由來已久,對于紫砂壺而言,至關重要 。它們相輔相成,使質樸的紫砂煥發出更為古色古香的韻味。
2 雕塑藝術及青龍白虎在紫砂壺中的運用
縱觀紫砂壺器的發展,雖然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存在時代風格情趣和藝術特色的不同。然而,紫砂壺器的裝飾更多的還是沿襲傳承,包括繪畫飾、書刻飾、雕塑飾、紋飾、釉飾、金屬飾等。這些廣泛存在的元素依然是紫砂壺器裝飾藝術的主流,使我們的紫砂壺器裝飾藝術日臻成熟,形成了獨特的紫砂壺器的藝術美。
雕刻藝術的題材極為廣泛,形式更是豐富而多樣,常見的山水、人物、花鳥圖案均可作為入畫素材。同時,雕塑作品也講究各體書法,利用正、草、隸、篆、鐘鼎、石鼓等各體不同的書法來表現于各式形體,或圖文并茂,或情趣皆有,或生動活潑,表現出作品的參差有致,體現了雕刻藝術的精髓。
紫砂器的雕刻裝飾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即謄印畫稿陶刻和直接陶刻,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印刻和空刻。印刻是將事先臨摹或創作的書法、國畫、圖案等底稿謄印到紫砂器皿表面。而雕刻經驗豐富的制陶人,常采用空刻的雕刻技法,心中所想,刀下所刻。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別于漆雕、木雕、碑文銘刻等其他陶瓷刻繪。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線條等復雜的造型上進行刻畫。若以燒成前后來分,在燒成前有絞泥、浮雕、堆繪、仿古青銅器紋樣裝飾和陶刻等裝飾手法;燒成后的裝飾則有釉彩、拋光和包銅、金銀絲鑲嵌裝飾等多種手法。
中華文化浩瀚博大,源遠流長。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青龍,亦作“蒼龍”。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里,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白虎,形體似虎,白色,兇猛無比,因此成為尊貴的象征。同時也象征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有關。民間傳說的“四方之神”,表達了人們最樸實的心愿,帶給人們心靈的歸屬與安寧,所以說,東方青龍,孕育著乾坤里的希望,便敏感地擷取這一創作元素,融合紫(下接第52頁)砂的特性,龍的文化,虎的威嚴,創制了《青龍白虎》壺,流暢的線條感,飛舞的動態美,顯得很有力度,壺身為圓形四個切面,簡潔大方,立意深遠。壺鈕雕塑白虎,惟妙惟肖;壺嘴、壺把為青龍雕塑,大方而不拘一格。青龍象征至高無上的權利,白虎則體現祥瑞安寧,整壺顯得格外溫暖,又格外安祥,同時展示了中國雄強、博大、樂觀、進取精神的視覺符號,作品也反映出所處盛世的時代風貌。此件作品將龍的形,虎的神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意境高遠,形為天地方圓合二為一。此壺構思新穎,突破傳統格調,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整壺在質感和手感間,都如流水般自然舒展,又如悅動的音符,韻律與活力同在。這是雕塑的魅力,注入平凡的茶壺中,氣韻深厚,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3總結
漫長的藝術道路上,擁有一把心愛的紫砂壺,讓你玩味,讓你心動,讓你遐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有一個自由的空間去思考紫玉金砂的巧配,沉思雕塑與茶壺的奧秘,對于制壺者來說,是快樂的事。只有堅守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保持一份對藝術無止境渴望的心,才能精益求精,發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