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在常處于一種快速的生活節奏之中,難免浮躁之氣,難免失去最美好的追求。高雅音樂正如一劑良藥,可以撫慰人們的心靈、提升人們的品位。本文正是基于這個出發點,從何謂高雅音樂、欣賞高雅音樂的重要性、高雅音樂在中等城市的市場分析以及高雅音樂如何走進中等城市的音樂市場幾方面:進行論述,形成了將高雅音樂推入中等城市的行之有效地方法。
關鍵詞:高雅音樂 重要性 市場分析 中等城市
一、 高雅及高雅音樂的定義
高雅,指高尚雅致。表現受過良好教養的高尚舉止或情趣。比喻高超雅正。與“平庸邪惡”相對;也比喻高尚風雅,與“猥瑣粗俗”相對。在《三國志·魏志·崔林傳》中是這樣描述的:“稟自然之正氣,體高雅之弘量。”何為高雅音樂?可以說在不同的人群中有著不同的界定標準。交響樂團及高雅音樂表演機構比較嚴格地遵循著傳統的定義,即認為高雅音樂是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上半葉歐洲以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為代表的傳統音樂藝術作品。而筆者所理解的高雅音樂則是指具有高尚雅致的氣質、有一定深度、內涵,可以使聽眾得到崇高而美好的享受,不獻媚于世俗的嚴肅音樂,它是屬于經典藝術范疇之內。
二、人們欣賞高雅音樂的重要性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孔子在《陽貨》中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這不僅是論詩的功用,也是論樂的功用。列寧曾也說過:“音樂是對人們有力的教育工具”。因此音樂對于人除了審美功能、還具有教育功能,而高雅音樂正是作為這種工具的最佳選擇對象。在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大多數人還為名利所吸引,而陷入無事忙的人生循環。高雅音樂正如一劑良藥,或如一股清泉,撫慰人們的心靈,流淌在人們的心間。
三、高雅音樂在中等城市的市場分析
可以說人們欣賞高雅音樂的需要,就像干涸的大地需要雨露的滋養。然而,絕大多數人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在美國相當一部分交響樂團經營已不景氣,在中國的二級城市中要想聽到高雅音樂的現場演出簡直就太難了。多年來,在這些城市中沒有規范的音樂廳,即便是偶爾有專業的樂團或是演出團體,也只是為數不多的觀眾可以親臨現場欣賞,而且大部分人是靠贈送音樂會門票進入演出現場的,可以說絕大多數人是附庸風雅,進入演出現場成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這就完全失去了高雅音樂所應有的功能。而真正對高雅音樂感興趣的人群,如從事專業音樂工作者、音樂愛好者、以及有一定審美能力的人們卻不一定有機會或有能力購買音樂會門票。
信息社會給廣大人民欣賞高雅音樂提供了便利,人們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從電腦上瀏覽音樂網站,收聽或下載自己喜歡的音樂。還有一部分人則更喜歡在汽車中聽音樂。隨著音樂教育的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在這些二級城市中已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對高雅音樂是感興趣的,現場演奏音樂會與其他欣賞方式仍有很大區別。因而高雅音樂實際上是擁有一支潛在的消費者隊伍的。
四、高雅音樂如何走進中等城市的音樂市場
(一)有關文化機構要大力提倡對高雅音樂產業的推動
一座城市首先要有專業的音樂廳,這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品位的標志。而這就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組織人力財力進行修建。即便沒有音樂廳,也應該倡導欣賞高雅音樂的風尚。如當地電臺、電視臺制作文藝節目時,應有專門的音樂欄目,用以對觀眾進行音樂欣賞引導,從而掀起對高雅音樂欣賞的風氣。高雅音樂常常被比喻成“陽春白雪”,而“和者甚寡”,實際上并非如此。所謂“陽春白雪”是因為能夠理解其中美妙的人甚少,所以才“和者甚寡”。但如果進行推廣,人們經過長期而入目染的熏陶,使欣賞高雅音樂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那么“和者甚寡”的局面就會得到扭轉。
(二)將音樂會作為音樂課堂,定期在中等城市上演優秀的音樂會
除了引進國內甚至是國外的音樂團體的演出,也可以上演本地樂團的音樂會。制定相對適中的票價,讓老百姓有能力購買。特別是對于中小學生,可以定期、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到音樂會現場聽賞。如果結合小學音樂課教材的現場欣賞課,無疑是十分生動而有意義的。這就比家長愿意花大價錢讓孩子去觀看一些質量不高的木偶劇更具教育意義。可以說這是十分有市場的,而從小經過這種音樂教育的孩子長大以后,不僅有較高的音樂審美情趣,也是高雅音樂忠實的聽眾,他們是高雅音樂現在及未來的消費群體。同時這也是在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音樂文化環境。
(三)藝術商要調整和設計營銷策略
首先,要從更加廣義的角度去界定高雅音樂。高雅音樂除了傳統定義的古典音樂作品以外,它還包括與現代技術結合,如古典與流行相結合的形式,在中國還有我們自己所特有的民族音樂文化,這些都屬于高雅音樂的范疇。在演出形式上它甚至可以走出音樂廳,成為無所不在的文化現象,這些形式則更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藝術商在制作和打造音樂藝術產品的同時要考慮其藝術性和老百姓可接受性。另外,還可以以紀念日或節假日舉辦不同主題的音樂會、邀請名人以各種形式參與音樂會的演出。將高雅音樂以更為多樣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進入學校、體育中心甚至私人住宅區、婚禮現場,根據不同的對象排練不同的表演曲目,表演形式也可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流行現代的元素。同時,以紙質或LED播放等方式介紹演出曲目、音樂家及相關音樂背景。使音樂會具有可視性、可聽性,更具知識性。從而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使高雅音樂走進消費者的心中,使人們成為高雅音樂的忠實觀眾,也就培養了一支高雅音樂的消費者隊伍。
(四)對于專業音樂人才的培養也是促進高雅音樂市場的手段之一
在中等城市的專業藝術院校音樂系,聽賞專業音樂會是師生們所必須的,通過現場音樂會觀摩,可以使師生們得到課堂上所不能得到的收獲。同時,音樂會舞臺也是這些音樂專業師生們自身實踐表演的平臺,他們不僅是觀眾,更是演員。可以說,這也是促進高雅音樂在中等城市健康發展的重要的群體。
五、結語
高雅音樂走進中等城市,走進老百姓的生活,其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它是需要社會各界、音樂工作者、文化部門共同努力創建的一項文化工程,而不能把這個重任完全交給演出市場的運營商,任其自生自滅。否則它必將會像一些瀕臨滅絕的原生態音樂文化,當人們認識到它需要保護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