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平
摘 要:隨著事業單位財務改革的深入,對于財務管理的實用性也愈加關注,制度的構建與完善都更加趨向實用性,財務制度與財務實踐管理工作也更加契合,提高了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效率與財務管理的實用性。
關鍵詞:業單位;財務管理;實用性
引言:我國的事業單位在發展與改革中對于財務制度的改革還是相對滯后的,很多的財務制度與實踐工作存在矛盾沖突,財務管理制度的相對落后影響單位的財務管理。在財務制度中很多的財務制度不切合實際,在實踐工作中實用性不強,因此制度的施行也存在困難。在財務制度改革與完善過程中,需要針對單位的財務制度進行全面的改革,提高財務制度的實用性,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一、事業單位與財務管理
(一)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分支機
構,主要負責教育事業、衛生事業、文化事業以及相關科學事業的管理,為國家與社會的發展提供各項服務,為社會增加福利。因此,事業單位是運行發展中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單位的工作成果以及工作的價值也不會像公司等盈利組織那樣用金錢或者其他的物質來衡量單位的工作成果價值。
(二)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事業單位是不以盈利目的,但是事業單位在運轉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的財務問題,需要單位專門建立財務管理部門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一般事業單位主要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有:制定合理的財務預算制度,加強單位資金的監管與預算的執行;進行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確保單位的財政開支處于較為平衡的一種狀態,對于過度超支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對單位的各項財會項目進行核算并進行專業的會計記錄,建立單位的會計賬簿,提高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率;事業單位有很多的固定資產,財會管理人員對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管理與維護,規避單位的固定財產發生流失或者損害事件的發生[1]。
二、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在財務管理制度中預算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財務管理制度,預算制度執行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著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的有效性。但是在實踐工作中單位的預算制度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與實踐工作脫節,導致預算制度執行不到位,預算制度在實踐工作中缺乏實用性。例如,事業單位對于單位的預算指標管理不嚴格與不夠全面,指標控制不到位就無法很好地控制單位的預算。預算制度的使用性不強,在實踐管理中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很多的工作沒有遵照制度嚴格執行,預算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在單位中出現很多預算項目的執行批復不合理的現象,甚至出現一些違規違法的現象。另外單位對于預算的編制也認識不足,這在實踐工作中容易導致預案管理人員對于預算的管理只是流于形式管理,還有的單位在預案管理時制定的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是相互脫節甚至存在沖突的,這對于財政預算管理實用性提高是極為不利的[2]。
(二)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財務管理制度中針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缺乏實用性,因此管理制度在實踐工作中缺乏實用性,進而導致單位財務管理部門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較為混亂。固定資產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沒有構建固定資產的盤點制度,對于固定資產的盤點沒有制度規范,也缺乏定期盤點制度,這很容易導致事業單位大量的固定資產難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與維護,資產的折舊率以及流失率較高,另外固定資產的閑置概率也會相應提高;單位在采購上沒有建立實用的采購管理制度,單位的采購也比較混亂,缺乏規劃性,采購項目以及采購的進行也缺乏公開透明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縱容了事業單位貪污腐敗行為的出現,對于違紀違規行為缺乏有效的財務監管制度,會使得事業單位的資產流失,對國家財產造成一定的威脅;單位的固定資產在賬目登記與核準上不對應,有很多出入,會計核算信息不準確,出現資產虛增的現象。
(三)財會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不高。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以及財務制度的構建與完善對于財會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在很多事業單位中的財會人員專業性不強,對于財務的管理沒有嚴格依照制度執行,有些財會人員還會利用自身職(上接第49頁)(上接第49頁)(上接第49頁)的便利性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作出一些違規甚至是犯法的行為,對于單位的資產造成嚴重的損害。
三、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實用性的策略
(一)構建與完善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制度,提高預算制度的實用性。為了有效提高事業單位預算制度的實用性,讓預算制度與實踐工作更加契合,讓實用的預算制度來有效指導與監督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提高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例如,單位在預算制度構建中對于預算的批復制度可以細化,將預算批復的各項指標都進行嚴格細化的規定,這樣在實踐工作中預算管理人員在預算執行中就會有使用的參照指標來進行預算執行。對于專項資金的使用建立專款專用制度,對于專用款項的項目標準進行公開,財務的管理也單獨建立一個管理賬目,這樣預算的執行才會真正落實在實際,提高預算執行的力度。對于事業單位的編制構建與之配套的編制預算制度,針對編制預算進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對于單位的各個部門的職責以及工作流程在預算編制的施行方案中進行細化與明確,讓各個部門都在自身職責范圍內進行相關工作,不越權,權責明晰。
(二)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實用性,提升財務管理制度的實用性。固定資產的管理是事業單位財會人員在財務管理中重要的管理事項,也是單位在財務管理中需要重點構建與完善的管理制度。針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混亂的現象,需要管理人員在財務管理上制度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來提升固定資產管理的實用性。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與監管,對于單位的固定資產的采購制度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在采購工作中才有制度規范,采購人員依照采購制度進行采購工作,前提就是需要一份實用的采購制度指導與監督采購工作的公開透明進行,提高國家資金使用的透明化。例如,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引入折舊制度,設立一些累積折舊的資產管理項目,可以減少資產虛增等現象的出現,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凈產值也可以如實的反應出來。另外,在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上,需要單位的會計人員建立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對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與控制。對于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與維護進行內部控制,降低資產的折舊率、流失率以及損耗率,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三)加強財會人員的考核評估,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為了滿足事業單位對于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綜合素質的要求,事業單位要引進財會管理人才,提高財會管理工作的效率。財會人員通過對單位財會情況的了解來具體制定合理、實用的財務管理制度,細化財務管理制度,促使實踐工作中各項管理工作都有相應的制度指導與監管。對于財會人員需要定期進行專業培訓,結合事業單位具體財會工作的需要進行培訓活動,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在財務管理制度中需要制定財會人員的考核評估制度,對于財會人員的考核不能只到年末進行年終考核,這樣的考核缺乏客觀性以及真實性。對于財會人員的考核需要將日常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考核項目,對財會人員進行日常考核、季度考核以及年終考核,在年終將各項考核表現綜合起來進行評估。
結束語:事業單位是我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國家政府經濟以及社會事務的管理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實用性影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對于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以及資金的流動等進行監督與控制,提高財務管理制度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李茂山,溫天舒.工會建設工作問題與策略探討[J].工會管理.2010,(10):9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