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衛
(陜西黃陵二號煤礦有限公司,陜西 延安 727307)
結合相關定義,風險是指對危險性進行衡量的指標,是某一有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事故后果的組合。具體來講,工業風險管理指的是企業通過辨識、分析和評價風險,對各種風險管理技術進行組合和優化,有效控制風險,對風險導致的后果妥善處理,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如果風險可以接受,將這個狀態保持下去,擴大效益。如果風險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風險,并且對降低風險的效果進行跟蹤和監控,在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系統中進行反饋,以便促使動態的風險控制得到實現。
(1)風險辨識:對生產各環節中潛在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的辨識,只有做好這一項基礎工作,方可對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機制進行構建;要系統和科學準確的進行風險辨識,就需要合理選擇風險辨識模式和方法。我們對煤礦生產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將生產專業——管理對象——風險類型的風險辨識模式提出來,按照生產專業的不同,來劃分煤礦,對于每一個生產專業,都從三個角度來對各個類型的潛在風險因素進行辨識。點方面,主要是設施和設備;線方面,主要是作業過程和工藝;面方面,主要指的是作業崗位和操作。
(2)風險分析與評價:第一步是風險分析,科學辨識風險,主要結合具體情況,依據相關要求,來對辨識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審、整理和修改,進而再進行辨識,部分風險分類,存在著重復交叉問題,進行解決,以便更全面和準確的進行風險辨識。風險特點分析,就是采用科學方法,來分析各個類型風險的屬性和特點,結合具體情況,設計風險評價模式和方法。
其次是風險評價,安全生產風險管理不是靜止不動的過程,它是需要循環改進,經過一次性動態評價,很多風險因素無法被辨識出來,這就需要做好動態評價工作。因此,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風險評價的核心內容就是對風險評價方法、模型和標準等進行合理設計和構建。
要預防事故的發生,促使風險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就是風險管理的預警技術。要大力研究風險的預警技術和方法,這樣才能促使現代化煤礦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得到實現。煤礦企業在對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機制進行構建的同時,不僅要保證健全的系統和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還要結合煤礦生產安全工作特點,來有效預防和預控生產事故,就需要對預警機制體系進行構建和完善。
(1)風險管理預警機制:風險預警是指對作業場所風險水平進行分析,提前信息警告或警報那些危機或危險狀態。將自動或者人工的手段應用進來,通過實時監測煤礦所有潛在風險因素的風險狀態,對它的風險等級動態評價,并且將相應的警示信息提供出來,風險預警部門結合確定的風險預警等級,將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給應用進來。將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給應用進來,結合煤礦企業具體情況,對支持風險預警實施運行和循環改進的平臺進行構建,這樣風險管理預警的自動化程度以及系統性和準確性得到有效強化;并且要結合煤礦生產實際情況,對風險管理預警機制程序及文件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以便正常運行風險管理預警機制,將風險預警的效能充分發揮出來。
(2)事故危機預警:具體來講,風險管理的預警機制主要是將生產各環節中潛在危險因素監測出來,對風險等級進行確定,將差異化的風險控制措施應用過來。在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的時候,要充分結合風險概念來進行。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煤礦事故風險,突發性都比較強,無規律可循,且如果發生,后果較為嚴重。過去通常采用的是經典的風險狀態監測預警,這樣就無法準確的監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實時性就得不到保證。因此,有很多重大事故風險存在于煤礦中,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對事故危機預警進行構建,以便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狀態和事故征兆進行預警和監控。通過對煤礦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危機狀態進行監測、識別和診斷,做出報警動作,在對事故狀態進行預防和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將預警分析的結果充分納入考慮范圍,降低事故發生率。
(3)煤礦企業在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構建和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要分析煤礦現場生產狀況和環境要素,要充分重視前期的單元劃分、風險辨識和分析模式,要對煤礦的具體特點全面的分析,對相應的模式和方法進行選擇,以便保證風險管理具有可操作性,預警機制足夠的可靠。要對一系列的程序和文件體系進行構建和完善,煤礦生產,屬于勞動集中行業,并且設施設備非高度自動化,那么就需要人工管理操作現場的風險管理和預警實施,為了保證能夠有效落實風險管理及預警,就需要對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程序以及文件體系等進行構建。最后,還需要對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為了更好的對煤礦生產重大事故風險因素進行防控,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對生產自動監測和監控的力度和范圍進行增大,并且對危機預警和預測預警及時進行適當的整合,以便對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和預警機制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風險預警管理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一項技術,可以對風險狀態進行動態的評價。因為煤礦生產具備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就需要結合煤礦安全生產的要求,來對風險管理機制進行構建和實施,促使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
[1]孫斌,田水承,常心坦.事故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礦業,2003,2(1):123-125.
[2]蔣集云.礦山企業實施預警管理的思考[J].金屬礦山,2003,2(12):44-46.
[3]張興凱.安全生產危機預警初探[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