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預測說,30年后中國的老年人口數將會達到目前的3倍以上。如果真的如此,中國社會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把視線轉向日本,這個65歲以上老人人口數已經達到人口總數四分之一的“世界第一長壽大國”。
“各位市民,一位居住在附近的80歲男性走失了。他身穿綠色毛衣和灰色褲子。如有線索,懇請告知市政府!”
這段時間,我們在日本街頭聽到類似廣播的幾率越來越高。眾所周知,人類上年紀后,身體和大腦都在衰老。對于那些大腦衰老到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人,我們習慣于稱其為“認知障礙患者”。如今,日本的認知障礙患者已經達到了800萬人——較過去20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了6倍。現在每15個日本人中就有1個認知障礙患者。
認知障礙的第一個癥狀是“健忘”。比如,患者會不記得自己什么時候吃過飯,明明剛吃過,沒過一會兒又吃一頓,其結果就是體重急劇增長。又比如,患者明明沒有吃飯,但卻誤以為自己已經吃過了,這樣“節食”就會導致患者體重急劇下降。除此之外,忘記銀行卡的密碼無法取錢;去超市買回和昨天一模一樣的東西;放在冰箱里的東西忘了吃,最后只能白白扔掉,等等,都屬于這類情況。
認知障礙的第二個癥狀是“亂走”。有些患上認知障礙的人雖然記憶力衰退,但是身體還依然十分健康。如果他們耐不住寂寞外出散步,很有可能走著走著,就忘記了回家的路。最后,他們只好在住宅區附近“瞎轉悠”。
以前在晚上走過住宅區,我們經常會看到癱倒在路邊或是步履蹣跚的醉漢。但是現如今,我們遇到的一般都是“穿著睡衣散步”的老年人。在他們的衣服口袋里大多會放著一張卡片,上面寫著“他住在×××。如果您發現了他,請致電×××”。但是,如果他們出門的時候忘帶卡片,即使被找到了,也無法被送回住處。
另外,還有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夫婦雙方都患上認知障礙的案例急劇增多。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夫妻雙方認知障礙”。據統計,在日本的80歲以上的夫婦中,每11對夫妻中就有1對都患有認知障礙。而在這對不幸的夫妻身上,悲劇很容易上演。比如,妻子忘記自己正在用煤氣灶做飯,而丈夫也忘記了關火,那么這樣就一定會引發火災。或者夫妻都忘記打掃房間,忘記定時丟垃圾,那么家里的垃圾就會堆積如山。更有甚者,這種“夫妻雙方認知障礙”還會引發一方把另一方殺死之類的惡性犯罪。
現在,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還會在超市偷竊,也會傷害他人或者殺人。日本的監獄已經變成了滿是老人的“敬老院”。但是,這些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卻并不記得自己犯了罪。
如此一來,如果家里有認知障礙的父母,子女就只能辭職在家看護。這樣的情況也有一個稱謂:“認知障礙停職”。很顯然,伴隨著這種認知障礙停職案例的增多,日本經濟肯定無法持續發展下去。
最近,經常有醫生在電視上說,沒有可以完全醫治認知障礙的藥物,即使是有標榜著“特效”的藥物也只能達到延緩病情發展的效果罷了。
伴隨著少子化老齡化的加劇,日本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轉變為“認知障礙國”。所以,每當我想起自己雖然置身于這樣的社會,但還能提筆撰文,頓時深感至幸!
(摘自《Vista 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