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山海
有關部門表示:北京將鼓勵非全日制醫生以固定時間到其他醫院兼職工作,甚至允許醫生跨省多點執業。北京將探索建立醫生自主創業制度,允許在職醫生開辦私人診所。
醫生在其他醫院或私人診所坐診,有利于緩解居民看病難、看專家難的問題。這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好處非常明顯。首先,醫生為多家醫療機構提供服務,服務人群擴大,患者獲益。其次,多點執業讓優質醫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和報酬,有助于提高工作積極性。其三,醫生跳出單位的條條框框,更多地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職業計劃,更有利于成長。最后,醫院能夠以靈活多變的形式聘用醫生,使其人員結構更加合理。
不過,多點行醫,開私人診所,說易行難。
多點行醫的關鍵是,醫生首先應該成為自由職業者,才可能和各家醫院相對平等地探討工作方式和條件。而現實是,醫生大多屬于單位人,基本不具備和原單位談條件的資本。醫生固定在醫院,醫院也難以根據自身需要,聘請更加合適的醫生。
私人診所開設成本過高,也是一大門檻。此外,我們國家也缺乏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檔案,醫生的能力缺乏衡量的尺度,醫生的認可度,與自身水平可能并不相關,而更多取決于所在醫院的知名度。而且按規定,醫生必須是副高以上職稱,并在該技術職務上連續任職工作2年以上,才可多點執業和開私人診所。所以許多履歷平平但醫術高超的醫生,難以得到多點行醫和開診所的機會。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