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身心健康,實在不易。在一個快速涌動、炸裂的風險社會中,身體消耗太大,心靈也霧霾叢生。用作家閻連科的話說:“今天的社會最不穩定的是所有的人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極其分裂,人性的崩潰已經到了邊緣。”用官方學者的話說,今天的中國進入了一個極度不公正、高風險的社會。
在這樣一個風險社會,要活著,就得調整身心的狀態。對付身體的病態,有兩句話:管住嘴,邁開腿。而對付心靈的病態,就得靠價值觀的引導。
人心多樣,價值觀也必須多樣,才能各取所需。執政者提出24字的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內容太多,但也說明,執政者明白,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多元共存的社會,提出多種而不是一種價值觀,供各個層面選擇使用,也是大勢所趨。
有人說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一條,就是公正。從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上說,這是正確的。然而,公正得有基本的經濟基礎、文化基礎、生活基礎。不然,公正就可能淪為毫無生命力的口號和授人以柄的丑陋標簽。
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公民自發演進、總結出來的根本準則和行動標準,不是某個政黨、組織強行推進能達到效果的。特別是在風險社會,如果推行不好,還可能會加劇社會的斷裂和沖突。要想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有點效果,就看看人心都在向往什么,心靈的底色是什么,心靈的安全感在什么地方,人性的本質是什么。在此,做一做公民素養培育方面的功課,讓公民的權利受到切實的尊重,讓公民的行動有法治規則可循,應該會讓身處風險社會的人“心安理得”些。
(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