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 風
習近平:核心價值觀關乎國家前途命運
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堅守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我們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今參考·政界》)
李克強:清除“為官亂為”,絕不意味著官員從此就可以“不作為”了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清除“為官亂為”,絕不意味著官員從此就可以“不作為”了。“你在那兒不動,不抓住關鍵問題主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實現。”“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措施,不能‘把文件拿回去就完了,要堅決落實!”(《南風窗》)
俞正聲: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必須始終堅持的戰略方針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說,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必須始終堅持的戰略方針。我們要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擺在重要位置,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努力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和社會環境。(《組織人事報》)
郭聲琨:始終把工作基點放在隨時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上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指出,各級公安機關要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始終把工作基點放在隨時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上,按照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的要求,對當前反恐維穩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檢查、再落實。要進一步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切實做到預知預警預防,打早打小打苗頭、防微防漸防端倪,嚴防形成現實危害。(《領導決策信息》)
問 題
96.5%的人認為一些政務微博沒能直面問題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9729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6.5%的受訪者認為當下一些政務微博沒能直面問題。調查發現,排在政務微博問題首位的是“官腔嚴重,不接地氣”(34.6%)。其他問題還有:“內容缺乏實用性”“對留言反饋不及時”“自娛自樂,互動少”“更新緩慢”“良莠不齊”“表現形式單一”等。大部分政務微博比較依賴媒體和網站獲取新聞,原創內容絕大部分是領導視察、會議紀要等。(《時代郵刊》)
電子垃圾污染
與燃煤、尾氣等導致的顯性霧霾相比,另有一種隱秘的污染源及其傳播鏈條同樣危害甚重,卻沒有引起與之相匹配的重視。實際上,電子垃圾與霧霾一樣,正給中國的發展帶來與日俱增的環保壓力,對土壤、水體、大氣進而民眾健康造成全方位的侵害,但因其“難以監測”而未被納入監測和統計,形成治理的真空地帶。如何突破現有治理框架,將電子垃圾變污為寶,從根本上解決“正規軍喊餓、游擊隊污染”的現實,已成為中央及地方相關部門亟須正視的問題。(《財經國家周刊》)
捍衛“起跑線”上的公平
近年來,高考加分亂象備受社會詬病,讓高考的公平公正飽受社會質疑。體育加分、思想品德加分等各種名目繁多的加分,看似彌補了高校招生的一些不足,但由于加分制度本身設計不夠嚴密,對特權的監督如同“牛欄關貓”,運行過程不夠透明公開,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嚴重異化,一些人千方百計拉關系、走后門、蒙混過關,讓“特長加分”變成了“特權加分”,讓加分政策在有的地方成為“拼錢”“拼權”“拼爹”的游戲。作為人生中重要的一道關口,人們所希望的高考提供給考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公平公正的考場,只有報名、加分、考試、錄取各個環節都能公開透明,才能給每個學生公平競爭的機會。(《福建日報》)
趨 勢
我國將實施涉企業收費目錄清單制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我國將建立和實施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梳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年底前對外公開,并建立常態化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各地區、各部門嚴格執行目錄清單,清單之內的涉企收費,逐步減少項目數量;清單之外的涉企收費,一律不得執行。將從嚴審批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清理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及收費,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前置服務項目。(《光明日報》)
未定稿
城鎮化須解決土地增值收益公平分配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認為,在過去十幾年的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中國現在城鎮化面臨的問題是“各級政府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非常高”。不能在城鎮化過程當中損害農民利益,要解決好土地增值收益更加公平分配的問題。(《中國青年報》)
轉換政策思維最重要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說,當前經濟面臨的問題,恐怕與長期過度關注經濟有關。經濟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就經濟論經濟,無法化解長期積累的矛盾問題。在很窮的時候,經濟系統的獨立性較強,就經濟論經濟的政策思維看不出有缺陷;隨著經濟水平提高,經濟對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當前,轉換政策思維是最重要的。(《財新新世紀周刊》)
稅制改革關鍵是中央對地方“放權讓利”,解決央地財政失衡問題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指出,財稅改革到了最艱苦的時候,從改革影響范圍來看不亞于1994年改革,需要非常高的政治智慧。去年全國財政收入中,中央收入占48%左右,地方收入占51%~52%,但是支出,中央只負責15%,地方負責85%。地方財政對中央財政的依賴度太高,轉移支付的時間和數量很難和地方財政支出的時間和數量匹配。因此,這個失衡狀態要恢復一定的平衡。要想繼續推進營改增,必須同時調整分稅制。能否解決地方收入大幅度減少,加劇中央地方財政失衡的問題,這是改革關鍵。這個關鍵環節解決了,整個各項改革還能夠往前走,否則各項改革就得停滯不前。可行方案是把現在消費稅劃到零售環節。(《改革內參》)endprint
舉 措
北京市:將啟動實施2014年農業節水行動“2463”計劃
北京將啟動實施2014年農業節水行動“2463”計劃,瞄準2020年農業節水2億方的目標,實施4大高效節水工程,推廣6種節水模式,采用31項農業節水主推技術。到2020年,全市預計實現農業用水從2013年的7億方左右減少到5億方左右。(《領導決策信息》)
河南省:污染環境禁止以罰金刑代替主刑
辦工廠企業排污不達標,交點罰款就了事?今后,對環境污染者的處罰不會再如此輕描淡寫。河南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環保廳四部門聯合出新規治理環境污染。明確規定,對環境污染刑事案件,不能以罰金刑來代替主刑,同時要加大對罰金的適用力度,慎用緩刑、免刑。(《資治文摘》)
甘肅省蘭州市:網絡信訪輕點鼠標即可
坐在家里輕點鼠標,原來可能需要十幾天的投訴意見,現在幾分鐘就能送達政府部門,并得到有效反饋。今年開始,甘肅蘭州市推出網絡信訪新模式,引導群眾由信訪變網訪,提升工作效率。數據顯示,自4月開通運行以來,網上信訪大廳接到電話信訪1.55萬余件,已辦結1.29萬余件;網上信訪46件,已回復35件;微信、微博信訪各1件,均已辦結。(《組織人事報》)
數 據
每日200.69元
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通知,公布了2014年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涉及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賠償標準,具體數額為每日200.69元。2013年的國家賠償決定涉及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賠償標準,為每日182.35元。(《思想理論動態參閱》)
211億元
商務部2014年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年商務部的支出預計達257億元,其中對外援助支出預算達211億元,占商務部整體預算開支的82%,是商務部最大的支出項。(《中國新聞周刊》)
N0.46
在經歷了8年的申遺準備之后,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新民周刊》)20%
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首個《中國家庭發展報告》,指出我國約有4.3億戶家庭。有6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過8800萬戶,占全國家庭戶的比重超過20%,給家庭養老帶來挑戰。(《決策探索》)
417個
波士頓咨詢集團公布的調查顯示,香港共有417個家庭的財富數以億萬美元計,每10萬個香港家庭就有16.8戶的財產達1億美元以上,比例冠居全球。若以數量計算,美國擁有最多億萬美元家庭,共4754戶;英國第二位,共1044戶;中國則排第三位,共有983戶。(《南方人物周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