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杰
摘 要:大數據開啟了一個時代的轉型,給人們帶來一場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時代的變革需要以大數據為視角理解數據與信息。本文介紹了大數據時代出現的必然性,分析大數據時代數據的特點,從而闡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的特點。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經濟社會的發展帶領我們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必然帶來新的變革與機會。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需要重新理解數據和信息的定義與特點,從而實現生活、工作和思維的變革。
一、大數據時代的必然出現
大數據的概念最早由麥肯錫咨詢公司提出,顧名思義即數量規模龐大的數據,體現數據的規模性、多樣性、高速性和價值性四大特點。大數據是信息處理與計算技術的延伸,也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信息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活動實現了數字化。隨著數據生成的自動化、數據生成速度的快速化,數據量隨之迅猛增長。存儲設備、內存、處理器等電腦元件成本的不斷下降,使之前昂貴的大數據存儲和大數據處理更加便宜,為數據量飛速增長提供了有效的保證,從而使得大數據的存在成為可能。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數據的生產、存儲提供有力的基礎,并且允許數據形式的多樣化,從而促進了大數據時代的產生和發展。隨時隨地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上傳和下載、發布或共享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各種形式的數據,越來越多各種形式的數據提供給人們使用。數字化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與生產過程必須依賴硬件設備和人力資本一樣,企業的業務活動、創新、成長也越來越離不開大量數據的支持。也就是說,社會生活中的任何一項業務活動都與大量的數據緊密相聯,每一個人都是數據的產生者,同時又是數據的使用者。數據量與日俱增,數據結構繁雜多變,數據產生速度越來越快,數據帶給我們的價值遠遠超過以前,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的時代。
在大數據時代,有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可以分析處理更多的數據,甚至可以處理某個特定范圍的所有數據。隨著數據數量的不斷增加,使我們的思維有所改變不再只關注數據的準確性,不再關注數據的之間的因果關系。大數據為工作、生活和思維帶來了改變,所以需要對數據和信息的重新界定。
二、大數據時代帶來大規模的數據
數據的一般定義為,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獲得的和用于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隨著數據定義的發展,不同研究領域數據已不再單純局限于數字本身,它是載荷或記錄信息的符號,并且是按照一定規則排列組合的符號,除數字以外,數據表達方式也可以是文字或圖像,甚至是任何代碼。數據無所不在,充斥于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在使用數據。數據的海量生產、共享和應用已經成為必然。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具有傳統數據所不具備的獨特特點。
首先,數據產生數量龐大。數據量非常大是大數據的首要特點之一,大數據時代的數據量不再用TB為存儲單位,而是以PB、EB、ZB為存儲單位。社會生活中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已經遠遠超過過去每7年所產生的數據量。企業的磁盤存儲量及個人電腦和筆記本的存儲量超過了7EB字節。經濟社會被如此龐大的數據量所包圍,這也正是大數據時代下重大變化之一,即用數據來表示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
第二,數據增長、變化速度飛快。這既是大數據時代所具有的獨特之處,也給大數據的處理帶來機會與挑戰。大數據環境下,數據產生、存儲和處理、并不斷更新的速率十分驚人。因特網上每秒鐘產生的數據量超過了20年前整個因特網所存儲的數據量,可見大數據產生速度之快,數據處理變化之快。數據生產量飛速增長的同時,要求創新出更快更好的數據處理技術。才能滿足這個用數據說話、競爭異常激烈的大數據時代對數據的要求。通過快速地有效地處理不斷更新不斷變化的大規模的數據量,才能獲得競爭優勢,才能在大數據時代發展和進步。
第三,數據表示方式越來越多。多樣性也是大數據的重要特點之一。大數據以多種多樣的形式涌現,文字、語音、圖像、視頻等形式。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新的數據來源與數據形式會不斷出現。如此多樣化的數據對數據非結構的存儲要求更高,從而要求改變傳統的數據庫。另一個方面,大量、繁雜的數據中卻保存著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這也是數據多樣性帶來的數據價值的體現。
第四,數據具有較高的價值。數據數量巨大并且價值總量也很高,但價值密度卻很低。連續不斷的視頻數據中,有用的數據可能僅僅只有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數據的數量多,進而帶來更多的價值,但是從繁雜的大數據中找到有用、有價值的準確數據也是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挑戰。
三、有意義的數據才是信息
在很多情況下,數據和信息兩個詞常被賦予同樣的定義。嚴格意義上講,二者間是不同的。數據是對信息數字化的記錄,是一種表示的符號,其本身沒有實際意義。信息則是指把數據放到一定的背景下,對于數字進行解釋并賦予意義,也就是說信息是有意義的數據。但在進入信息時代后,人們趨向于把所有存儲于計算機上的信息,無論是數字還是音樂,甚至連視頻都統稱為數據。
信息具有價值性,有意義有價值的數據才是信息,信息是使用者可以利用的數據。信息是真實的,可以客觀地反應現實世界的,相反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信息是沒有價值的。反應客觀事實并且不虛假的數據才是信息。信息比數據更有時效性,過期的數據對現實沒有用處不是信息。如果反應客觀事物的所有數據都可以找到那么這樣的信息就是完整的。不同的載體可以承載相同的信息,與數據相同信息具有多樣性和變換性。信息可以被共享,共享后的信息價值相對會下降,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必須尋找新鮮的信息。
迅猛增長的數據數量,快速涌現的新數據,千變萬化的數據表現形式,不斷增加的數據價值,以及不斷創新的計算機技術給大數據時代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標志著數據化的必然趨勢,也標志著經濟社會已經邁入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時代對數據和信息的理解要有所變化,需要我們重新審視,重新區分數據和信息,這樣有助于我們在大數據時代獲得更多更好更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大數據時代獲得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姜奇平.大數據時代到來[J].互聯網周刊,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