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
當前滬指呈震蕩格局,偶爾創出階段性高點,但2250點一帶的壓力市場已經形成共識。這個位置如果不持續放量突破,則仍會反復震蕩。戰略上筆者繼續看高滬指到2300點。但是戰術上,筆者認為需要做好暴跌建倉的準備。
為什么要說暴跌呢?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因素:
一、 真正的牛市行情,往往是慢漲快跌。目前的行情仍處于筆者之前說的盤整格局。主要是滬指上漲1成,以及創業板近60倍市盈率都需要盤整,短期不要期望過高。持續上漲耗費的動能太大,機構的倉位如果短期提高太快,往往會被動。其中私募基金相對靈活,進場利索,出場也會很凌厲。只有暴跌,才會給予多頭更多的動能,才能真正勾引出空頭的籌碼。
二、前瞻性指標顯示樂中有苦。整體看,從匯豐和官方7月的制造業PMI值看,都處于樂觀情緒之中。但匯豐7月份服務業PMI創9年來新低,并不很樂觀。市場普遍認為是房地產增速下滑引起的。筆者認為,服務業跟制造業是相對而言的,服務業的下滑,起碼在景氣度方面并不支持創業板的持續上漲,筆者預期創業板會有一個快速回歸的過程,主板也一起跌,比較好的買入機會,或許就是暴跌之后,預期在8月底或9月上旬。
三、流動性預期或有反復。央行公布數據,中國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852億元,遠低于市場預期的7800億元,并且該數據還同比少增3145億元。目前人民幣面臨熱錢流入,雖然在正回購方面進行引導資本價格下行,但是如果熱錢的流入達到超預期規模,則管理層不排除在一定范圍內,采取流動性對沖措施。而這個過程將會使得原本的定向寬松預期面臨反復,A股波動振幅自然會加大。
四、樂觀的市場情緒,需要時間蓄勢。當前老股民忙著找回賬戶,新股民忙著開賬戶。這說明市場本身的賺錢效應,讓民眾看到了家庭財產再優化配置的希望。但真正牛市的形成,需要樂觀情緒的持續蓄勢,目前看仍需時間反復考驗。既然要考驗,只有暴跌才是試金石。
五、期權交易的市場沖擊效應難料。8月20日的新股再次開閘以及期權交易的預期也能一定程度影響市場心理。關于新股開閘,這個預期之前就有,邊際效應遞減,壓力或許不大。而期權交易對A股的沖擊力度,目前無法判定。從工具本身看,對市場沒什么大的壞處,相反好處很多,但是投資者教育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當年股權期貨推出后,暴跌的心理陰影仍在,心理沖擊是客觀存在的,具體需要市場驗證。
整體看,考慮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對投資的拉動效應,出口改善預期,以及機構看好后市,維持A股震蕩上行的觀點。但預期短期震蕩幅度會加大,建議做好暴跌建倉的準備。即:中長線看多,短線不追漲,等暴跌的機會,或許更能體現實戰精神。具體策略上建議先做防守板塊如農林牧漁、飲料食品、旅游酒店等,后布局進攻的板塊如券商、有色煤炭、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