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言雋
摘?要?中國園林有著3000年的歷史,始于商周在唐宋時期達到全盛,在明清達到了鼎盛時期。中國園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園林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為基礎,不僅匯集了自然山水之美,而且匯集了各種藝術美和人工技巧。
關鍵詞?傳統園林;發展歷程;意義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3-059-2
1?概述
園林主要是由自然景色與人為構造相結合,指在一定的范圍內,結合地形、風貌,加以改造,形成一個園林雛形,然后利用植被、建筑,以及各種符合地區特色的產品等,構建成一個和諧、自然供觀賞和享受的環境。園林的發轉狀況也是對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現狀的表現。
2?中國傳統園林的發展史
中國園林有著3000年的歷史。商周時代的“囿”,是園林的雛形,除了部分人工建造外大部分還是以天然山水景色為主體,其功能就僅限于帝王與貴族狩獵、享樂之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秦漢時出現了宮苑和私家園林,隋、唐、宋發展為宮與苑,最后到了園林藝術的鼎盛時期——明清皇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1]。
2.1?園林的發展——秦漢時期
皇家園林始于秦始皇時代,園林的發展與新興皇帝獨裁政體的政治體制相適應,體現當時的政治思想觀念,在皇家宮苑按照天上的星座進行布局,充分體現了當時“天人合一”的思想。秦漢代有代表的宮苑——上林苑、建章宮。建章宮北為太液池,《史記?孝武本紀》載:“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像中神山,龜魚之屬。”這個時期的林園構造模式對后世造成的深遠的影響。
2.2?園林的轉折期——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園林的發展進入了另外一個領域,對園林的定位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這個時期的哲學有兩大派——“玄學”與“神滅論”,這時宗教也出現了佛教與道教。文人,士族開始寄情于山水,在自然中尋求安逸、舒適。對大自然山水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在園林建設中改變了以外的主觀思想和意愿的帶入,而是更多地尊重自然特色,更直觀的表達自然景觀,修飾性和具有象征性的建筑減少,園林開始逐步的成為了一個游賞、放松的地區。
2.3?園林的全盛期——唐宋苑園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國富民強,文化藝術空前繁榮。文人參與營造園林,使園林具有的藝術性的色彩,文人造園思想與造園技藝開始相結合。園林建設具有了文化藝術的傳承。“文人造園家”的雛形在唐代即以出現。宋代的皇家園林其造園規模和氣魄不如隋唐但規劃設計較為精致。宋代造園的成就—筑山、理水、置石。宋代文人園林是唐代文人園林的傳承與發展。在唐朝園林的基礎上,宋朝對園林的建設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造園簡單而意境深遠。對大自然的風致的提煉與概括是宋代藝術的普遍風格,也是創作方法趨于寫意的表征。二疏朗:園內的景物數量不求其多,因而整體性強而不流與碎瑣,園林的筑山往往主山連綿而客山拱伏成一體,山勢多平緩,不做大的起伏。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積的叢植或群植成林為主,林間留余空地,虛實相對。建筑密度低、數量少,且個體多于群體。三雅致:在私家園林中大量栽植梅菊,出來觀賞之外也同樣具有詩畫中的“擬人化”用意。園林用石盛行單塊的“特置”,建筑物多用于草堂,草廬,草亭等。四天然:力求園林本身與外部自然環境的契合,園林內部的成景以植物為主要內容。園林選址很重視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園內建筑更注意收納、攝取園外之“借景”,使得園內外相結合而渾然一體。園林建筑的造型到了宋代,幾乎可以說達到了完美的程度,由于唐宋打下了非常堅厚的造園藝術基礎,才使我國明、清的園林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2.4?園林藝術的鼎盛時期——明清
明、清時期是我國園林建筑藝術成熟時期,表達的思想和中心更加的明確。文藝藝術成為了園林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賦予了園林景觀意境,明清時期,園林建筑在皇室和封建士大夫之間開始普遍存在。除了皇室園林以外,一些士大夫為了體現自己的地位,滿足生活需要,開始選擇山水富饒,景觀優美的地區作為園林建筑的基地,建設私人宅院,促進了園林建筑的高度發展。其中江南和蘇州的園林最具代表性,園林結合自然風景,展示自然美,同時又具有地區性的特色,蘇州更有“園林之城”“人間天堂”的美譽。明清皇家園林的主要成就如下。(1)獨具壯0觀的總體規劃。如避暑山莊的山區,分別把北國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鄉的風景名勝匯集于一園之內。(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主要是通過建筑個體和群體的外觀、群體的平面和空間組合而顯示出來。如乾隆在《食蔗居》詩所謂“石溪幾轉遙,巖徑百盤里;十步不見屋,見屋到咫尺”。(3)全面引進江南園林的技藝。
3?中國傳統園林的發展意義
中國園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極具藝術魅力,是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最。中國園林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為基礎,不僅匯集了自然山水之美,而且匯集了各種藝術美和人工技巧。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現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園林建設成為緩解壓力,實現精神享受的一個根據地。現代園林的建設要繼續發揚我國園林建設的特點和優勢,在原有的基礎上豐富園林建設,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優美的文化娛樂場所,所以加強園林建設是人們生活的需要。我們要吸取和借鑒我國古典園林藝術為今天的新型園林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孔德建. 中國園林史 [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1-20,150-16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