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要?近年來,黑龍江省的大豆產量逐年下滑,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進口大豆的沖擊。但并非黑龍江大豆不具備優勢,只是因為生產成本比進口的高,另外深加工方面也沒有更多的商品出現。但這些并不能說明黑龍江大豆就沒有競爭優勢,還需研究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黑土地;地理優勢;大豆品種優勢;競爭
中圖分類號:S565.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6-081-02
黑土地大豆產業發展的競爭力,要從國際國內產業發展格局和總體趨勢上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國20世紀50年代前,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由于在產業政策上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大豆產業發展開始放慢步伐,60年代被美國取代,70年代和90年代又被巴西和阿根廷趕超。產業發展的整體滯后,導致我國近年來一直飽受洋大豆的沖擊,有原料但價格無法決策,有市場但精深加工起步晚,有加工企業但多是外資背景。自我發展能力的落后,使國內在大豆產業的發展方向上一直存有爭議,有主張搞“兩頭在外”的世界大豆加工中心的;有主張“讓出大路,占領兩廂”,專注發展高蛋白和非轉基因大豆,舍棄“欠優勢”的高油大豆的。總之,現在我國的大豆產業還處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模糊發展狀態。究其實質,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是因為國產豆在洋大豆的挑戰面前暫時抵抗能力比較弱,以致對產業發展競爭力認識不足。比照全國,身處寒地黑土大豆主產區的黑龍江省綏化市,情況大同小異。結合專業人士分析和該市實際情況看,該省在大豆產業發展上競爭優勢還是很大的。
1?“原料產地+主消費區”的優勢無可替代
東北及黃淮海地區是我國大豆的兩大主產區。其中,黑龍江的產量占全國的40%左右,種植面積占全國的一半,基本上是“半壁江山”,綏化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黑龍江首位。除黑龍江、內蒙古以外,山東、江蘇、廣東、遼寧、浙江等主要大豆壓榨省份都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作為主要原料產地,資源優勢是非常明顯的。綏化市還身處世界大豆主消費區,而且還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進口量為2023萬t,占世界進口總量的30%。從目前水平看,我國人均消耗量和擁有量都比較低,20多kg的人均消耗量比美國低130kg,12kg的擁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市場潛力巨大,13億人每人提高1kg,就多出130萬t的需求空間。這說明我國不僅是“種豆大國”還是“吃豆大國”,擁有這兩大優勢的中國,是一般地區無法比的。“坐在大豆堆上搞加工賣產品”,成本優勢顯而易見。美國杜邦在我國先后投資了湖北的杜邦云夢蛋白公司、河南的杜邦鄭州蛋白公司和杜邦雙匯漯河蛋白公司,在投資鄭州之前,實際上已與哈高科多次接觸,最后合作未果。從產業資本的流向可以看出“原料產地+主消費區”的巨大吸引力。
2?高點起步帶動產業層次迅速躍升
我國大豆深加工起步比較晚,現在八成以上的企業生產的是初級產品。國外投資的多是榨油企業,只有美國杜邦、日本日清和不二等少數幾家涉足了深加工領域。國內企業盲目擴張和國外資本加速滲透,使重復建設和產需矛盾非常突出,產能是實際需求的1.8倍。這種過剩實際上是初級產品的過剩。由此,近年國內大豆產業轉入熊市,榨油行業已開始洗牌。但在精深加工方面,產品的市場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如大豆分離蛋白產能僅為實際需求1/3左右,大豆低聚糖主要以進口為主。綏化市大豆產業剛剛起步,加工環節鏈條式延伸特點已初步顯現,生產產品觸及高端精深加工領域。佳地集團和金龍公司等大豆科技企業快速成長,產品包括傳統豆油、豆粕生產,在開發生產皂甙、分離蛋白、異黃酮等產品上有了實質性進展。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繼續堅持高點起步的話,不但可規避初級產品生產的產業風險,還可以直接進入精深加工領域,在產業發展上形成“人無我有”的競爭優勢,提前占領市場。
3?非轉基因優勢將長期或永久發揮作用
美國和阿根廷70%以上是轉基因大豆,巴西30%是轉基因大豆,而我國是世界惟一沒有被轉基因污染的國家。雖然目前的科學手段還不足以證明它對食品安全的危害性,但不能說明它沒有危害性,這是非轉基因優勢將長期發揮作用的原因。還有一點不容否認,那就是在生態保護上,轉基因如果失控,將給物種多樣性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是除食品安全以外許多國家抵制轉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這將使非轉基因優勢永久發揮作用。不僅如此,綏化市處于中國東北寒地黑土核心區,生長于肥沃黑土地上的大豆還具有無可比擬的天然綠色稟賦,在綠色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非轉基因+綠色環保”的特性將為該市大豆產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4?寒地黑土大豆品質優良
由于氣候條件的原因,我國大豆從北向南含油量逐漸降低,蛋白含量逐漸提高。綏化市處于國家規劃的高油大豆優勢區,但蛋白含量40%以上的品種不少,其中含量45%以上的品種也有好幾個。而且該市大豆異黃酮含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更高于洋大豆,國際市場競爭力是很強的。大豆品種沒問題,品質問題主要源于混種混收。近年來,綏化市承轉了國家“大豆振興計劃”項目,按照“六統一”標準生產的大豆種植面積逐步增加,加之該市即將啟動優質農作物良種繁育及試驗基地建設,大豆品質還會有一個明顯提高。
5?生產成本的下降空間仍然很大
我國大豆種植每667 m2成本比美國低,但0.5kg成本比人家高。主要原因,一個是每667 m2產量低,北林區興福鄉是綏化市大豆產量比較高的,每667 m2產量比美國還低6 kg。再一個是美國的高額補貼從根本上扭曲了大豆的比較優勢,使國產豆一直處于不平等競爭之中。這兩方面雖有差距,但都有解決的辦法。隨著先進生產模式的推廣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每667 m2產量高于美國的180 kg是可能的。現在綏化市已經出現了大面積每667 m2產量超過200kg的村屯,提高產量不是難題。
綜合上述,綏化市大豆產業競爭力是客觀存在的,從“戰略”角度看,產業發展的風險相對較小,發展前景廣闊。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