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杰
青島啤酒廠是一個百年老廠,在經歷的110年發展歷程中,經過幾代青啤人辛勤耕耘,積淀了深厚的企業文化土壤,并孕育出了豐碩的企業文化內涵。我們常說:三流的企業做產品,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文化。到底有何種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了這個百年老店在110年的風雨洗禮中巍然屹立、基業長青,讓我們一起探尋這其中的奧秘,一同感受青島啤酒優秀的企業文化。
青島啤酒廠企業文化建設的歷史與發展
建國前期(1903-1949)東方道德、西方技術。青島啤酒始建于1903年,工廠的前身是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我們知道日爾曼人的嚴謹造就了國際上認可的德國制造、德國標準的高品質,從建廠后的幾年發展就可以看出,1906年產品在慕尼黑博展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獎,產品銷往諸多沿海城市。日本人侵占時期,1916年更名為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經營了近30年,日本的“和”文化中的和諧、互助、團結、合作等內涵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1945-1949年工廠被南京國民政府安排接管。由此可見青島啤酒文化是東方道德、西方技術相融合的產物,這個時期“好人釀好酒”、“熱愛青島啤酒,獻身青島啤酒”的企業理念和精神的雛形基本形成,這種融合的優秀文化精髓得以繼承和發揚,并對青島啤酒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計劃經濟時期(1949-1978):愛國、奉獻、自發。此時的企業文化建立在以集體主義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思想為基礎上,員工具有很強的主人翁意識,形成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計報酬、只講奉獻的美德。這些優秀的價值觀創造出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企業發展中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今天不可拋棄的優秀價值觀,當時“熱愛青島啤酒,獻身青島啤酒”的企業精神理念就是在那個時期逐步形成。
改革開放初期(1978-1992):革新與保守并存。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宏觀上使企業逐步獲得生產經營的自主權,微觀上企業由單純的生產型管理開始向生產經營型管理,企業不僅要關注內部生產,而且開始注意協調生產與市場的關系,企業的經營管理意識開始形成。受企業管理改革不斷推進的影響,國有企業文化具有明顯的革新與保守并存的特點。由于此時期是社會轉型的過渡期,各種社會價值觀念在碰撞中相互影響,企業文化在企業改革中劇烈變化著,盡管如此,社會弘揚的主導文化-集體主義文化沒有改變,“熱愛青島啤酒,獻身青島啤酒”的企業精神理念沒有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1992年至今):逐步適應。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和黨的十五大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青啤作為第一批公司制改革試點,于1993年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確立了低成本擴張,做大做強的發展戰略。企業改革也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如工廠開展的 “剝離分流,優化組合”改革舉措等,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強化企業管理,苦練內功,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不斷為公司輸出技術、文化、人才資源,為青啤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探討青島啤酒廠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
企業文化要適應青啤公司“合作競爭、互動雙贏”的戰略發展。青啤公司從實行的低成本擴張、做大做強到做強做大、雙輪驅動等發展戰略,到目前為止已發展到58家工廠,各企業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創業歷史、發展目標、經營理念、所處環境、隊伍素質等各不相同,所形成的企業文化也各具特色、互有差異。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融合,就會出現“貌合神離、形連心不連”的現象。所以只有形成“合作競爭、互動雙贏”型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更有生命力、凝聚力和競爭力。作為青島啤酒的發源地,工廠不斷輸出技術人才到兄弟工廠進行幫扶,我們輸出的不僅是技術,更重要的是企業文化,這種文化的滲透和融合為青啤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企業精神概括和提煉會更加富有個性、特色和獨具的文化底蘊。在新時期,企業精神的概括和提煉,在表達上將會越來越體現共性與個性的統一,突出個性,力求獨具的文化魅力。比如青島啤酒文化元素:誠信、和諧、開放、創新。道德觀:言行一致;質量觀:暢飲快樂;環境觀:好人有好報。近年來工廠提煉了“主動、學習、創新、執行、快樂” 的文化子元素,圍繞每年工廠目標和重點工作開展主題文化活動,突出了富有個性、特色和獨具的文化底蘊。
企業文化更加重視人的因素,實現“人企合一”。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我們要努力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強“人”的建設,增強全體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培養“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的價值觀,因此,工廠不斷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和建立健全人才管理體系,使員工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創新意識和責任感不斷得到加強,逐漸培養打造一支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的高技能員工隊伍,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文化與綠色生態文化的結合?,F代消費者更加青睞于綠色產品,綠色文化、環保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后不僅可擴大企業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形象。近年來,青島啤酒廠非常重視生態環保工作和加強環保文化建設,企業的清水苑,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甚至用于綠化灌溉,工廠因此榮獲青島市低碳環保企業榮譽稱號,多家媒體也進行了相關報道,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由此可見,綠色文化、環保文化是更高層次的人本文化,它更重視人的價值、人的生存環境和工作環境,是企業文化的的要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