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榆泉
云錫大屯選礦分公司緊緊圍繞控股公司“1188656”的發展綱要,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導致的全球經濟低迷形勢,為應對挑戰,實現行業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在2009年7月自愿性開展清潔生產并通過了云南省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的基礎上,按照《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程序》,對企業的生產、產品和服務過程進行預防染污分析和評估,從而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量,達到“節能、降耗、減排、增效”,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目的
清潔生產是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于生產、產品和服務過程,以增加生態效率和減少人類及環境的風險。它不是一般意義上所指的在時間上連續運行,而是特別指出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長期承載能力對發展進程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對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屯選在實施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后,按照《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程序》,根據環境管理現狀以及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分析預防染污、排放情況、可能造成環境影響的程度以及制約生態效率的原因,確定從產品、原材料、技術工藝、生產運行管理以及廢物循環利用等多途徑進行綜合污染預防的機會、方案與實施計劃,不斷提高全員清潔生產意識與參與程度,促進清潔生產在屯選的持續改進。
2、“涉重”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重點
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概括起來由三個階段14個步驟組成。屯選圍繞三個階段、14個步驟,從原輔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等各生產環節的細致調查,以及對資源能源消耗情況、廢棄物產生情況的對比分析,確定清潔生產審核重點為氧化礦車間。因此,為使清潔生產審核重點做更深、更細,屯選對審核重點的物流進行輸入、輸出的測定,并繪制平衡圖,進行原因分析。
2.1生產過程物料的輸入、輸出的實測和統計
實測輸入輸出物流,主要是對氧化礦車間選礦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輔料、電、水以及生產出的產品、廢棄物進行實測。實測內容是在正常生產情況下,連續測試三個生產周期的物料、能源輸入和產品、廢棄物產出情況。同時統計出三個生產周期的物料、能源輸入量和產品、廢棄物的輸出量,包括每個生產周期各種原輔材料、電、水的用量以及產品和廢棄物的數量。將輸入的原輔料、電按標準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輸出的產品按標準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輸入輸出偏差小于5%,則平衡有效。具體實測結果以2011年5月18日~5月20日實測情況進行物料記錄、金屬平衡、用水情況、用電情況、重金屬等統計。
2.2繪制平衡圖及原因說明
2.2.1金屬平衡
平衡說明:按入選原礦含錫20.725t/天,生產的錫精礦中含錫16.904 t/天,產出尾礦中含錫3.8 t/天,金屬損失率為0.1%,錫選礦實收率為81.56%。見圖1。
損失原因分析:損失率為0.1%,主要是加工誤差及化驗誤差,不可避免。
圖1 氧化礦車間金屬平衡圖單位:t/d
2.2.2水平衡
平衡說明:進入氧化礦車間的水量為1802680m3/月;其中,新水用量251207m3/月,尾礦回水1551473m3/月;選礦耗水產品含水90134m3/月,尾礦含水1676492m3/月,損失36054m3/月,損失率為2%,小于5%。見圖2。
損失原因分析:損失率2%,主要是計量誤差,以及生產過程中部分管網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損失。可在完善計量器具,優化工藝技術,更新維護設備,培養員工的節約意識,以及加強現場管理的基礎上加以解決。
圖2氧化礦車間水平衡圖 單位:m3/月
3、清潔生產方案實施
針對物料平衡和廢棄物產生原因分析,征集、篩選清潔生產方案,投資35.525萬元實施“氧化礦1—3棟地下室電機較大,上方安裝吊環,方便操作;加大六層床旋轉器分礦桶直徑尺寸,提高處理量”等60項無/低費清潔生產方案,投資 1692萬元新建一臺¢80米濃密機,對氧系統尾礦進行濃縮,提高回水率;對團山尾礦庫北壩外坡進行土夾石覆蓋,減少風砂二次飛揚;對壩體進行削坡、平整池底、對壩坡進行覆土,保障廢水無外排3項中/高費清潔生產方案。
4、清潔生產取得的成效
按照清潔生產“邊審核、邊實施、邊見效”原則,屯選通過60項無/低費方案和3項中/高費方案的實施,產生經濟效益336.65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屯選的領導和員工對清潔生產理念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并自覺地應用到實際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改變了過去依賴被動的末端治理控制污染模式的思想,轉變為主動的污染預防模式,使“涉重”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達到了預定的效果,屯選的清潔生產工作得到持續發展,達到“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一次通過了云南省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的審核驗收。
endprint
云錫大屯選礦分公司緊緊圍繞控股公司“1188656”的發展綱要,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導致的全球經濟低迷形勢,為應對挑戰,實現行業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在2009年7月自愿性開展清潔生產并通過了云南省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的基礎上,按照《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程序》,對企業的生產、產品和服務過程進行預防染污分析和評估,從而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量,達到“節能、降耗、減排、增效”,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目的
清潔生產是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于生產、產品和服務過程,以增加生態效率和減少人類及環境的風險。它不是一般意義上所指的在時間上連續運行,而是特別指出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長期承載能力對發展進程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對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屯選在實施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后,按照《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程序》,根據環境管理現狀以及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分析預防染污、排放情況、可能造成環境影響的程度以及制約生態效率的原因,確定從產品、原材料、技術工藝、生產運行管理以及廢物循環利用等多途徑進行綜合污染預防的機會、方案與實施計劃,不斷提高全員清潔生產意識與參與程度,促進清潔生產在屯選的持續改進。
2、“涉重”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重點
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概括起來由三個階段14個步驟組成。屯選圍繞三個階段、14個步驟,從原輔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等各生產環節的細致調查,以及對資源能源消耗情況、廢棄物產生情況的對比分析,確定清潔生產審核重點為氧化礦車間。因此,為使清潔生產審核重點做更深、更細,屯選對審核重點的物流進行輸入、輸出的測定,并繪制平衡圖,進行原因分析。
2.1生產過程物料的輸入、輸出的實測和統計
實測輸入輸出物流,主要是對氧化礦車間選礦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輔料、電、水以及生產出的產品、廢棄物進行實測。實測內容是在正常生產情況下,連續測試三個生產周期的物料、能源輸入和產品、廢棄物產出情況。同時統計出三個生產周期的物料、能源輸入量和產品、廢棄物的輸出量,包括每個生產周期各種原輔材料、電、水的用量以及產品和廢棄物的數量。將輸入的原輔料、電按標準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輸出的產品按標準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輸入輸出偏差小于5%,則平衡有效。具體實測結果以2011年5月18日~5月20日實測情況進行物料記錄、金屬平衡、用水情況、用電情況、重金屬等統計。
2.2繪制平衡圖及原因說明
2.2.1金屬平衡
平衡說明:按入選原礦含錫20.725t/天,生產的錫精礦中含錫16.904 t/天,產出尾礦中含錫3.8 t/天,金屬損失率為0.1%,錫選礦實收率為81.56%。見圖1。
損失原因分析:損失率為0.1%,主要是加工誤差及化驗誤差,不可避免。
圖1 氧化礦車間金屬平衡圖單位:t/d
2.2.2水平衡
平衡說明:進入氧化礦車間的水量為1802680m3/月;其中,新水用量251207m3/月,尾礦回水1551473m3/月;選礦耗水產品含水90134m3/月,尾礦含水1676492m3/月,損失36054m3/月,損失率為2%,小于5%。見圖2。
損失原因分析:損失率2%,主要是計量誤差,以及生產過程中部分管網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損失。可在完善計量器具,優化工藝技術,更新維護設備,培養員工的節約意識,以及加強現場管理的基礎上加以解決。
圖2氧化礦車間水平衡圖 單位:m3/月
3、清潔生產方案實施
針對物料平衡和廢棄物產生原因分析,征集、篩選清潔生產方案,投資35.525萬元實施“氧化礦1—3棟地下室電機較大,上方安裝吊環,方便操作;加大六層床旋轉器分礦桶直徑尺寸,提高處理量”等60項無/低費清潔生產方案,投資 1692萬元新建一臺¢80米濃密機,對氧系統尾礦進行濃縮,提高回水率;對團山尾礦庫北壩外坡進行土夾石覆蓋,減少風砂二次飛揚;對壩體進行削坡、平整池底、對壩坡進行覆土,保障廢水無外排3項中/高費清潔生產方案。
4、清潔生產取得的成效
按照清潔生產“邊審核、邊實施、邊見效”原則,屯選通過60項無/低費方案和3項中/高費方案的實施,產生經濟效益336.65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屯選的領導和員工對清潔生產理念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并自覺地應用到實際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改變了過去依賴被動的末端治理控制污染模式的思想,轉變為主動的污染預防模式,使“涉重”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達到了預定的效果,屯選的清潔生產工作得到持續發展,達到“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一次通過了云南省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的審核驗收。
endprint
云錫大屯選礦分公司緊緊圍繞控股公司“1188656”的發展綱要,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導致的全球經濟低迷形勢,為應對挑戰,實現行業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在2009年7月自愿性開展清潔生產并通過了云南省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的基礎上,按照《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程序》,對企業的生產、產品和服務過程進行預防染污分析和評估,從而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量,達到“節能、降耗、減排、增效”,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目的
清潔生產是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于生產、產品和服務過程,以增加生態效率和減少人類及環境的風險。它不是一般意義上所指的在時間上連續運行,而是特別指出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長期承載能力對發展進程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對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屯選在實施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后,按照《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程序》,根據環境管理現狀以及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分析預防染污、排放情況、可能造成環境影響的程度以及制約生態效率的原因,確定從產品、原材料、技術工藝、生產運行管理以及廢物循環利用等多途徑進行綜合污染預防的機會、方案與實施計劃,不斷提高全員清潔生產意識與參與程度,促進清潔生產在屯選的持續改進。
2、“涉重”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重點
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概括起來由三個階段14個步驟組成。屯選圍繞三個階段、14個步驟,從原輔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等各生產環節的細致調查,以及對資源能源消耗情況、廢棄物產生情況的對比分析,確定清潔生產審核重點為氧化礦車間。因此,為使清潔生產審核重點做更深、更細,屯選對審核重點的物流進行輸入、輸出的測定,并繪制平衡圖,進行原因分析。
2.1生產過程物料的輸入、輸出的實測和統計
實測輸入輸出物流,主要是對氧化礦車間選礦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輔料、電、水以及生產出的產品、廢棄物進行實測。實測內容是在正常生產情況下,連續測試三個生產周期的物料、能源輸入和產品、廢棄物產出情況。同時統計出三個生產周期的物料、能源輸入量和產品、廢棄物的輸出量,包括每個生產周期各種原輔材料、電、水的用量以及產品和廢棄物的數量。將輸入的原輔料、電按標準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輸出的產品按標準計量器具進行測量,輸入輸出偏差小于5%,則平衡有效。具體實測結果以2011年5月18日~5月20日實測情況進行物料記錄、金屬平衡、用水情況、用電情況、重金屬等統計。
2.2繪制平衡圖及原因說明
2.2.1金屬平衡
平衡說明:按入選原礦含錫20.725t/天,生產的錫精礦中含錫16.904 t/天,產出尾礦中含錫3.8 t/天,金屬損失率為0.1%,錫選礦實收率為81.56%。見圖1。
損失原因分析:損失率為0.1%,主要是加工誤差及化驗誤差,不可避免。
圖1 氧化礦車間金屬平衡圖單位:t/d
2.2.2水平衡
平衡說明:進入氧化礦車間的水量為1802680m3/月;其中,新水用量251207m3/月,尾礦回水1551473m3/月;選礦耗水產品含水90134m3/月,尾礦含水1676492m3/月,損失36054m3/月,損失率為2%,小于5%。見圖2。
損失原因分析:損失率2%,主要是計量誤差,以及生產過程中部分管網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損失。可在完善計量器具,優化工藝技術,更新維護設備,培養員工的節約意識,以及加強現場管理的基礎上加以解決。
圖2氧化礦車間水平衡圖 單位:m3/月
3、清潔生產方案實施
針對物料平衡和廢棄物產生原因分析,征集、篩選清潔生產方案,投資35.525萬元實施“氧化礦1—3棟地下室電機較大,上方安裝吊環,方便操作;加大六層床旋轉器分礦桶直徑尺寸,提高處理量”等60項無/低費清潔生產方案,投資 1692萬元新建一臺¢80米濃密機,對氧系統尾礦進行濃縮,提高回水率;對團山尾礦庫北壩外坡進行土夾石覆蓋,減少風砂二次飛揚;對壩體進行削坡、平整池底、對壩坡進行覆土,保障廢水無外排3項中/高費清潔生產方案。
4、清潔生產取得的成效
按照清潔生產“邊審核、邊實施、邊見效”原則,屯選通過60項無/低費方案和3項中/高費方案的實施,產生經濟效益336.65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屯選的領導和員工對清潔生產理念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并自覺地應用到實際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改變了過去依賴被動的末端治理控制污染模式的思想,轉變為主動的污染預防模式,使“涉重”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達到了預定的效果,屯選的清潔生產工作得到持續發展,達到“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一次通過了云南省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的審核驗收。
endprint